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莹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电
  • 3篇CT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血管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
  • 2篇血液流变学
  • 2篇头颅
  • 2篇头颅CT
  • 2篇脑血
  • 2篇TCD
  • 2篇超声
  • 1篇电生理
  • 1篇电图
  • 1篇蝶骨
  • 1篇蝶骨电极
  • 1篇动脉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血管性头痛
  • 1篇血流

机构

  • 9篇哈尔滨市第一...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9篇赵莹
  • 5篇张彩娃
  • 4篇张东旭
  • 3篇葛蕾
  • 2篇于聪敏
  • 2篇史桂珍
  • 2篇郝晓茹
  • 2篇关承学
  • 1篇张爱萍
  • 1篇关承华
  • 1篇孟淑敏
  • 1篇杨亚芹
  • 1篇高乔
  • 1篇王国华
  • 1篇徐金芝

传媒

  • 7篇哈尔滨医药
  • 1篇CT理论与应...

年份

  • 1篇2017
  • 4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3
  • 1篇199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脑电图、听诱发电位、头颅CT及血液流变学对早期高血压病人的脑损伤敏感性研究
1998年
本文通过早期高血压病组108例与正常对照组38例进行脑电图、听诱发电位、头颅CT及血液流变学等四项检测早期发现高血压病人脑损伤的最佳敏感试验,以便早期预防及治疗。试验显示,最敏感者为脑电图,其次为血液流变学,而听诱发电位及头颅CT扫描显示二组无差异性。由此可以推断,脑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检查可为早期高血压病人的脑损伤做早期预报和警示,这两项试验均早于听诱发电位及CT,提示脑损伤形态学改变出现要较晚。
张彩娃王国华赵莹张东旭葛蕾
关键词:高血压脑电图血液流变学听诱发电位头颅
12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1997年
本文报告12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血液流变学检查发现此两方法有较大的临床意义。120例中血液流变学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者104例占86%,TCD不同程度异常改变者105例占91%,以上经X^2检验均为P<0.01皆具高度显著差异。由CTD可直接观察脑内各大血管的收缩与扩张状态。通过血流变学的十项指标(ηb、HCT、ηr、ηP、PFC、IR、TK、VAL、MST、TEL)测定能了解到血管内血流的情况。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指导临床医生的合理治疗,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赵莹张彩娃葛蕾
关键词:血管性头痛血液流变学TCD超声波诊断
健康成人小脑后下动脉的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报告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 为临床医生提供小脑后下动脉疾病经颅彩色多普勒超(TCD)的明确诊断佐证。方法 我们在一年中对经几次干部体检筛选出来的100例健康成人进行小脑后下动脉(PICA)的正常检测,我们采用德国EME—2000TCD仪,通过常规操作,取样深度54—62mm,检出双椎动脉后便发现两条与其相反血流方向(即朝向探头)的左、右PICA血流信号,依次记录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PI和RI)。结果 男女性别差异显著(P<0.05),故分别取值。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ICA是椎动脉最大的分支。其闭塞常见原因为心源性栓塞及动脉粥样硬化(AS)。可有许多临床症状,最常见为Wallerberg症状群。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TCD可帮助临床医生较准确定位,同时指导临床治疗,我们所测得的正常值可以为临床提供一项十分重要的客观指标。
赵莹张彩娃孟淑敏于聪敏
关键词:小脑后下动脉TCD彩色多普勒超声
乙醇中毒神经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及CT的研究
1998年
目的 慢性乙醇中毒神经病(Chronic Alcoholic Nervous Disease,CAND)近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应引起各界的重视。方法 我们对52例病人进行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及9例头颅CT或核磁共振(MRI)检测。结果 肌电图(EMG)及神经传导(CV)异常改变显著,脑电地形图(BEAM)及CT异常改变一般,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体感诱发电位(SEP)、事件相关电位(P300)、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轻微。结论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对CAND的诊断、治疗、预后有很大意义。它不仅早于临床,而且指导临床医生制定正确的治疗方 案。
赵莹张东旭葛蕾
关键词:乙醇中毒神经病神经电生理CT
弓形虫感染的脑电与头颅CT对比观察
1998年
弓形虫病(toxoplamosis)是由刚地(gandi)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世界各地广泛分布,中国从1957年开始报告临床病例,但脑电改变报告不多。本文拟就探讨其脑电及CT的变化.所有24例病人均经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查明确诊断,并做脑电检测及头颅CT扫描。结果发现24例脑电全部为程度不等的异常,异常率100%。头颅CT扫描20例中有8例阳性病灶,阳性率40%。结论是系统症状的弓形虫感染者其脑电异常率明显高于CT。脑电特殊检查法——蝶骨电极会进一步提高其阳性率,从而明确神经系统是否受侵及侵犯的程度。
赵莹张彩娃张东旭
关键词:弓形虫病脑电头颅蝶骨电极
透明隔间腔及Verga腔的CT和临床
1990年
透明隔间腔(Cavum Sipti Pellucidi)以及Verga腔分别称为第5脑室和第6脑室。有关它们的CT报道不多,对其在临床上的意义也不一致,有的还认为是正常变异。我们在58000例头颅CT扫描中,发现第5脑室1100余例,约占总数2%,我们随机统计了500例第5、6脑室的病例,发现CT扫描中脑外伤、头痛、癫痫患者第5、6脑室出现率较高,报告如下。
关承学杨亚芹郝晓茹张爱萍赵莹史桂珍
关键词:透明隔间腔CT
脑功能康复仪(脑康仪)对脑血流动力学和脑功能的影响
于聪敏赵莹张彩娃王桂兰张秀华牟书芳孙作东
36例颅内结节硬化症的CT诊断被引量:1
1993年
结节性硬化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临床上以皮脂腺瘤、癫痫、智力障碍为其主要表现,我们在1985年至1991年80000余例颅脑CT检查中,发现36例颅内结节性硬化患者,报告如下。
郝晓茹关承学徐金芝高乔赵莹史桂珍关承华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症颅内CT
脑血管性痴呆患者脑形态和机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本项研究选择无心脑血管疾病及神经系统疾患的健康人30例;罹患组30例均根据临床症状、智能检测及Hachinski局部缺血评分法判定为血管性痴呆。两组病人均做头部CT,事件相关电位和脑电地形图检测,对血管性痴呆病人的脑形态与功能发展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倾向性,为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张彩娃赵莹张东旭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脑形态脑电地形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