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中阔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雷暴
  • 3篇雷暴云
  • 2篇电场
  • 2篇电荷结构
  • 1篇电磁
  • 1篇电晕
  • 1篇电晕放电
  • 1篇探空
  • 1篇探空系统
  • 1篇通道形状
  • 1篇起电机制
  • 1篇强电
  • 1篇强电场
  • 1篇放电
  • 1篇分形
  • 1篇辐射场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5篇赵中阔
  • 2篇张彤
  • 2篇郄秀书
  • 2篇张廷龙
  • 1篇张广庶
  • 1篇张鸿发
  • 1篇孙宝来
  • 1篇佘勇
  • 1篇王勇
  • 1篇卞建春
  • 1篇张其林
  • 1篇王怀斌
  • 1篇郭凤霞
  • 1篇冯建伟
  • 1篇窦志强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次典型单体雷暴的电场穿云探测
<正>2008年7月19日,在甘肃平凉地区观测到了一次典型单体雷暴过程。气球携带的探空仪可以提供探测路径上的垂直电场、温度、湿度和GPS定位数据,地面一部大气平均电场仪用来监测雷暴的发展演化;中科院平凉雷电与雹暴实验站(...
赵中阔张廷龙张广庶张彤张鸿发
文献传递
雷暴云内电场探测仪及初步实验结果被引量:18
2008年
雷暴云内的电场探空是了解雷暴电荷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定量了解雷暴云内的电场分布以确定雷暴的电荷结构,本文根据强电场环境中尖端放电原理,制作了尖端放电电流传感器。该电流传感器包括两根长度均为1m的同轴电缆和一个时间常数为0.1s、量程±16μA的精密电流放大电路;两根同轴电缆悬空垂直于地面,相对放大电路对称布置,两个尖端的长度为5~6cm。利用该电流传感器,同时配合温度、相对湿度、GPS等传感器,组成了雷暴云内电场综合探空仪,并于2007年夏天在甘肃平凉地区进行了初步实验。利用雷暴天气条件下的大气平均电场仪与尖端放电电流传感器进行的地面同步观测记录,得出了大气电场尖端放电电流的拟合关系,发现负电晕放电(尖端为阴极)的阈值电场和正电晕放电阈值电场存在一定差异,且负电晕放电的阈值较低。本文认为这一差异源于正、负电晕放电机制的差异。利用气球携带的电场综合探空仪进行了探空实验,得到了一次空中电场的初步探测结果,在此基础上,对探空路径上可能存在的电荷区域进行了分析。
赵中阔郄秀书张广庶张廷龙张彤郭凤霞窦志强
关键词:雷暴云
强电场探空系统及其对雷暴电荷结构的实验研究
雷暴云穿云电场探测对了解雷暴云内的电荷结构具有其他遥感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本论文根据电晕放电原理,设计集成了一套雷暴云强电场综合探空系统,并选取甘肃平凉地区作为实验区域,进行了雷暴云穿云电场探空实验,成功实现了雷暴云内的...
赵中阔
关键词:雷暴云电荷结构电晕放电
一次单体雷暴云的穿云电场探测及云内电荷结构被引量:20
2009年
自行设计制作了携带GPS的强电场探空系统,可以获取探测路径上的电场垂直分量、温度、相对湿度和GPS定位数据.2008年夏季,在地面大气平均电场仪以及一部X波段天气雷达的配合下,在甘肃平凉地区进行了雷暴云内的电场探空实验,获得了中国内陆高原地区雷暴云内的电场廓线资料.通过对一次过顶雷暴活跃阶段的探空资料分析,表明在雷暴云及其下边界存在4个电荷区域:在海拔高度4.3~4.5km之间(云底)存在一个负屏蔽电荷层;在4.5~5.3km存在一个正电荷区,对应3~2℃温度层;在5.4~6.6km存在一个负电荷区,对应温度–3~–10℃;在6.7~7.2km存在一个正电荷区,对应温度–11~–14℃.本文提供的观测结果支持中国内陆高原地区雷暴云内(0℃层之上)存在三极性电荷结构,但下部正电荷区较正常三极性结构要强的结论.
赵中阔郄秀书张廷龙张彤张鸿发王勇佘勇孙宝来王怀斌
关键词:雷暴云电荷结构起电机制
分形闪电通道模型的建立及其电磁辐射特征被引量:11
2010年
基于高速摄像系统获取的自然闪电通道形状,利用分形方法构建了分形闪电通道模型,分析计算了闪电通道的弯曲对地面附近不同方位、不同距离处回击电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m到10km的近距离范围,不同方位的回击垂直电场峰值之比为0.8~2.3;而当距离增加时,这种差别逐渐消失。但无论距离远近,地面水平磁场随方位角都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不同方位的回击磁场峰值差异达到2~4倍。与假定通道笔直的回击模型相比,分形闪电通道模型能很好地再现回击过程电磁辐射的高频分量和次峰等细微现象。
张其林冯建伟赵中阔卞建春
关键词:通道形状分形辐射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