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明云
- 作品数:11 被引量:13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一种重金属-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炭‑超富集植物联合修复抗生素‑重金属污染土壤并阻控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的方法,属于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生物质炭与超富集植物伴矿景天的联合作用,可以有效吸附钝化土壤中的抗生素和重金属,同时为微生物...
- 王芳付玉豪贾明云生弘杰卞永荣蒋新
- 文献传递
- Zn^(2+)吸附引发腐殖质分子凝聚的激光散射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利用光散射技术研究了Zn2+吸附所引发的腐殖质分子凝聚的动力学及凝聚形成的聚合体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腐殖质凝聚过程中光强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反映凝聚体受到的布朗力与重力得相对强度的动态变化.②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腐殖质的凝聚速度显著增加,所以本实验中腐殖质的凝聚机制为反应控制团簇凝聚机制,即RLCA机制.③腐殖质凝聚体的分形维数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说明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形成的腐殖质凝聚体的结构越疏松,结构中孔隙的开放度越大.同时,本实验再次证明,天然腐殖质单体分子的平均有效粒径的确位于100~300 nm之间.
- 田锐刘艳丽李航贾明云李睿
- 关键词:腐殖质光散射动力学分形维数
- 土壤胶体颗粒相互作用的光散射研究
- 土壤中的无机、有机和微生物胶体,是土壤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土壤具有肥力和生态功能的物质基础。其大小主要集中于几十到几百个纳米的介观尺度范围内,具有特殊的界面尺度效应。土壤中各种有机、无机和微生物胶体的相互作用深刻地影响到...
- 贾明云
- 关键词:光散射技术分形维数
- 文献传递
- 土壤有机/无机胶体凝聚的光散射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有机/无机复合体是土壤中最重要的物质形态。本文在不同浓度的CaCl2作用下,对黄壤、胡敏酸、黄壤/胡敏酸混合胶体的凝聚动力学和凝聚体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壤、胡敏酸、黄壤/胡敏酸混合胶体的凝聚与否均强烈地依赖于体系电解质CaCl2浓度,其临界絮凝浓度(Critical flocculation con-centration,CFC)分别为1.38 mmol L-1、45 mmol L-1、15 mmol L-1。当CaCl2浓度高于CFC时,3种胶体的凝聚均表现为快速的扩散控制团簇凝聚(Diffusion limited cluster-cluster aggregation,DLCA)机制,形成分形维数分别为1.45、1.76、1.46的疏松凝聚体;当CaCl2浓度低于CFC时,3种胶体的凝聚过程对电解质浓度非常敏感,表现为慢速的反应控制团簇凝聚(Reaction limited cluster-cluster aggregation,RLCA)机制,形成分形维数高至1.58、1.86、1.56的相对紧实的凝聚体。凝聚速率越快,形成的凝聚体越疏松。在悬液中黄壤胶体自凝聚形成的结构很疏松,但是非常不稳定,而胡敏酸自凝聚体的结构非常稳定。胡敏酸的参与没有改变黄壤胶体凝聚体的结构性质,但显著促进所形成的凝聚体结构的稳定。
- 朱华玲李航贾明云田锐
- 关键词:有机无机复合体光散射分形维数土壤结构稳定性
- 秸秆生物质炭吸附溶液中Cu^(2+)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6
- 2014年
- 生物质炭在吸附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关于生物质炭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以小麦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炭,分析了生物质炭和溶液性质对水溶液中Cu2+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可有效吸附Cu2+,且不易解吸。Cu2+吸附量随pH和Cu2+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高温炭对Cu2+的吸附随离子强度增强而增大;柠檬酸抑制低温炭对Cu2+的吸附,而腐植酸促进Cu2+吸附;生物质炭灰分对Cu2+吸附无显著影响。
- 贾明云王芳卞永荣杨兴伦谷成刚宋洋蒋新
- 关键词:热解络合作用离子交换
- 生物质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及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53
- 2017年
- 生物质炭是一种利用废弃生物质材料在缺氧或厌氧环境中热化学转换制备的多孔级富碳固体材料。因其吸附能力强,制备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且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探究生物质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理和规律,对于评估其环境行为和应用价值至关重要。着重综述了目前研究报道的生物质炭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理,包括分配作用、表面吸附作用和孔隙截留等。一般低温生物质炭对非极性有机物的吸附机制以分配作用为主,这种非竞争性吸附机理可以解释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在生物质炭上的吸附过程。表面吸附是一种非线性竞争性吸附作用,是有机污染物在生物质炭表面有效吸附位点上形成静电作用或通过氢键、离子建、π-π相互作用等结合的过程。孔隙截留是另一种生物质炭固定有机污染物的微观机制,有机污染物在孔隙内部的分配和吸附也是生物质炭吸附能力的重要体现。而在实际复杂的污染环境中,各类生物质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过程需要多种机制共同解释。此外,本文对吸附机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生物质炭自身理化特性决定了其应用价值,生物质炭的性质与有机污染物的极性、芳香性和分子大小等相匹配才能更好地实现吸附固定,不同的吸附环境如吸附介质、p H和共存离子等也会对吸附机制和吸附效果产生影响。最后,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生物质炭吸附有机污染相关研究未来应着重解决的问题,以及生物质炭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 李晓娜宋洋贾明云王芳卞永荣蒋新
- 关键词:生物质炭有机污染物
- 利用秸秆生物质炭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土霉素的方法
- 利用秸秆生物质炭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土霉素的方法,将生物质炭以1:50~1:100的固液比(g/mL)加入到含土霉素和Cu<Sup>2+</Sup>的水溶液中,调节pH3.5~7.5,并搅拌24~48h。本发明以农业作物秸...
- 王芳贾明云蒋新卞永荣宋洋谢祖彬杨兴伦谷成刚
- 不同电解质体系中土壤胶体凝聚动力学的动态光散射研究被引量:23
- 2009年
- 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在不同浓度的KNO3和Mg(NO3)2中土壤胶体颗粒的凝聚过程动力学.通过分析凝聚过程中光强和有效粒径随时间的变化得到:(1)根据凝聚过程中光强的稳定与否,可以判断土壤胶体凝聚过程中碰撞的发生是由布朗运动支配还是由重力作用支配;(2)在不同的电解质体系下土壤胶体凝聚表现为快速凝聚特征或不同的慢速凝聚特征,并且在慢速凝聚中存在一个对重力敏感的电解质浓度;(3)两种电解质作用下的土壤胶体凝聚特征相似,但对Mg(NO3)2体系浓度变化的敏感性远远大于KNO3体系.此外,通过分析凝聚平均速率随电解质浓度的变化,找到慢速凝聚与快速凝聚的电解质浓度转折点,即临界絮凝浓度(CFC),提供了一个实验测定CFC的可能方法.
- 朱华玲李兵熊海灵李航贾明云
- 关键词:动态光散射土壤胶体动力学
- 光散射技术在土壤胶体颗粒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0年
- 由于测试手段的限制,目前对土壤中粒径为0·001~1μm的"超微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效应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散射角和悬液颗粒密度两个方面讨论了光散射技术在土壤胶体研究中的应用条件,探讨了土壤胶体颗粒凝聚动力学机制及形成的聚合体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对于本实验所用黄壤悬液,应用光散射准确测定的散射角范围为90°~135°,初始颗粒密度范围为1·90×10-3~0·119gL-1。(2)在自相关曲线平滑地衰减至基线且散射光强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可以用光散射技术准确测定土壤胶体颗粒凝聚过程中有效直径、最可几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变化,反映凝聚动力学规律。(3)在298K、90mmolL-1KNO3体系中用动态光散射测得黄壤胶体颗粒凝聚动力学为扩散控制团簇聚集机制,用静态光散射测得形成的聚合体分形维数为1·56±0·02。
- 贾明云朱华铃李航
- 关键词:光散射动力学分形维数
- 利用秸秆生物质炭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土霉素的方法
- 利用秸秆生物质炭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土霉素的方法,将生物质炭以1:50~1:100的固液比(g/mL)加入到含土霉素和Cu<Sup>2+</Sup>的水溶液中,调节pH3.5~7.5,并搅拌24~48h。本发明以农业作物秸...
- 王芳贾明云蒋新卞永荣宋洋谢祖彬杨兴伦谷成刚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