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华

作品数:32 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0篇玉米
  • 7篇配合力
  • 5篇杂种
  • 5篇杂种优势
  • 5篇自交
  • 5篇自交系
  • 4篇蛋白玉米
  • 4篇玉米自交系
  • 4篇杂交
  • 4篇白玉米
  • 3篇氮素
  • 3篇氮素利用
  • 3篇性状
  • 3篇玉米产量
  • 3篇玉米杂交
  • 3篇玉米杂交种
  • 3篇杂交种
  • 3篇施肥
  • 3篇热带
  • 3篇种植密度

机构

  • 23篇广西农业科学...
  • 8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作物遗传...

作者

  • 32篇谭华
  • 25篇黄开健
  • 24篇黄爱花
  • 21篇韦新兴
  • 21篇郑德波
  • 21篇邹成林
  • 20篇莫润秀
  • 16篇吴永升
  • 10篇蒋维萍
  • 10篇韦慧
  • 4篇文仁来
  • 3篇陈国品
  • 3篇谢铭
  • 2篇吕巨智
  • 2篇陈天渊
  • 2篇张述宽
  • 1篇廖恒登
  • 1篇覃兰秋
  • 1篇钦洁
  • 1篇周瑞阳

传媒

  • 6篇南方农业学报
  • 5篇广西农业科学
  • 5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玉米科学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种业
  • 1篇Agricu...
  • 1篇全国农业科技...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发展优质蛋白玉米迎接未来挑战
本文阐述了玉米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性,研究了优质蛋白玉米的遗传效应,同时介绍了优质蛋白玉米的发展前景及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谭华张述宽
关键词:蛋白玉米营养价值
文献传递
隆玉2号、桂糯2006、超甜GT002等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中试
文仁来杨为芳吴子恺李体琛程伟东黄开健廖恒登覃申晓吴霁月袁文邝伟生曾凡洪郑希阎飞燕覃兰秋谭华罗兴录蒋益敏农作静黄军舰蓝必宽梁启新张志超
该项目为广西科技厅攻关项目,合同编号:桂科攻0322007。为了解决目前广西玉米生产上存在的品种结构搭配不合理、优质专用型品种数量少等问题,以广西近年育成的专用型优良玉米品种隆玉2号、南校18号、桂糯2006、超甜GT0...
关键词:
关键词:玉米中试
两个热带玉米复合群体相互轮回选择遗传改良效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半同胞相互轮回选择法对桂综3号和桂苏综两个热带复合群体进行两轮改良后,选用黄早四、掖478、丹340、Mo17等4个测验种作母本,各轮改良群体作父本,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测交种,对各轮群体、群体间杂交组合和测交种进行选择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桂综3号、桂苏综及其杂交组合产量平均每轮增效分别为53、645、390 kg/hm2;群体组合超亲优势由5.7%提高到13.5%。C2群体与C0相比,桂综3号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从-5.32增加到-1.55,桂苏综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从0.10增加到6.55。桂综3号、桂苏综与掖478、丹340的特殊配合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其他农艺性状随各轮对产量相互轮选择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出籽率和千粒重是随轮次改良向增加方向发展,秃尖长也随着减少,其他性状变化不大。
黄开健莫润秀黄爱花吴永升韦新兴谭华邹成林韦慧蒋维萍郑德波
关键词:玉米配合力杂种优势
桂单22号玉米的特征特性及栽培
1998年
桂单22号是广西玉米研究所组配选育成的半紧凑长穗型单交种。几年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成熟时青株蜡秆,是一个粮饲兼用型的优良玉米杂交种。适宜广西及华南地区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05~110天,秋播85~90天。幼苗长势较强,叶色浓...
杨华铨黄开健黄艳花谭华韦国能
关键词:玉米栽培
叶面喷施硒肥对甜玉米籽粒富硒、重金属含量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7
2019年
【目的】探索外源施硒对鲜食甜玉米籽粒硒含量、重金属含量、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鲜食甜玉米生产中合理使用硒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甜玉米品种桂甜612和硒肥"锌硒葆"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3个叶面喷施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主处理和6个硒肥浓度[0(CK)、0.66、0.80、1.00、1.33和2.00 g/L]副处理,在甜玉米吐丝授粉23 d后测量籽粒中硒、镉、砷含量和籽粒糖度及鲜穗产量。【结果】不同时期喷施硒肥,鲜食甜玉米籽粒硒含量均随硒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叶面喷施硒肥可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甜玉米籽粒硒含量。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均能提高甜玉米籽粒糖度,其中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喷施0.80~1.00 g/L硒肥的增甜效果较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处理的籽粒镉含量和砷含量均高于或等于CK,抽雄期的镉含量低于CK。随硒肥浓度的增加,拔节期的鲜穗产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的鲜穗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0.80~1.00 g/L硒肥的增产效果最佳,高浓度(2.00 g/L)硒肥则引起叶面灼伤而造成减产。【结论】适宜生育期叶面喷施适当浓度的硒肥不仅可提高甜玉米的籽粒硒含量、改善甜度口感,还可提高其鲜穗产量,其中以甜玉米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硒肥"锌硒葆"0.80~1.00 g/L的效果最佳。硒肥是否对甜玉米重金属含量产生影响与硒肥喷施时期有关。
黄爱花黄开健彭楷黄世欢毕献灿翟瑞宁莫润秀郑德波邹成林韦新兴谭华
关键词:甜玉米叶面施硒重金属含量
广西主要玉米自交系氮利用效率评价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对低氮胁迫和正常施氮条件下玉米植株的生理指标、产量性状与耐低氮的关系进行研究,为玉米自交系氮利用效率进行有效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96份广西主要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通过两年一点两个水平的田间试验,鉴定玉米自交系在低氮和正常氮水平下的产量、吐丝期穗位叶SPAD值、低氮农学利用效率(LNAE)、株高、穗粒数、百粒重和ASI值等性状指标,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遗传力等,对玉米自交系氮利用效率进行有效评价。【结果】在低氮和正常施氮条件下,各性状遗传变异较大;铁7922、9046、金黄55、P1201-1-1-6、89-1、D黄212、Su137-3P798-1-3-1-3、M017和越F1-1等玉米自交系氮利用效率较高,应充分利用。低氮条件下,各遗传力较高,正常氮下则较低;穗粒数与产量相关性最高,达0.76。【结论】低氮条件下选育自交系的效率更高;低氮农学效率(LNAE)可作为玉米自交系氮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选择与产量相关性较高的性状,能提高选择材料效率。
吴永升周瑞阳韦新兴黄爱花莫润秀邹成林谭华郑德波黄开健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氮利用效率评价指标
发展优质蛋白玉米迎接未来挑战
1 玉米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性玉米不仅是食粮,更是重要的饲料和适于深加工的原料,更多地用于养殖转化为肉、蛋、奶及水产品,提供社会需求,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在过去社会经济水平低下农业生产相对较落后,人们主要追求获取更多产品数量...
谭华张述宽
文献传递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优质蛋白玉米近等基因系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扩增优质蛋白玉米育种新种质,用普通玉米种质转育创制优质蛋白玉米(QPM)近等基因系;利用SSR标记phi057进行辅助选择,以优质蛋白玉米种质为o2基因供体,转导、构建来自不同遗传背景普通玉米种质为受体的QPM近等基因系。结果表明:利用共显性SSR标记引物phi057在o2基因供体自交系与普通玉米受体自交系间表现多态性,能区分O2O2、O2o2和o2o2等3种基因型,来自不同遗传背景种质所构建获得的QPM近等基因系赖氨酸含量有不同程度提高,赖氨酸含量达到0.36%~0.42%,不同遗传背景受体自交系赖氨酸增加幅度9.1%~64.0%。普通玉米种质导入供体o2基因后能够提高种质赖氨酸含量。
谭华郑德波邹成林韦新兴黄爱花吴永升莫润秀蒋维萍韦慧黄开健
关键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优质蛋白玉米近等基因系
玉米杂交种产量水平与穗粒结构关系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对广西玉米研究所1986年以来玉米联合产比鉴定的杂交组合和试种区内外68个玉米新杂交种的穗粒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分析表明,随着玉米产量的提高,穗长,穗粗,穗行数和穗粒数都有所增加。在较高产量水平时,对玉米产量起主要作用的是穗长,穗粗和穗粒数,在较低产量水平时是千粒重,穗行数和穗粒数起主要作用。在广西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下。
谭华
关键词:玉米栽培穗粒结构
水肥一体膜下滴灌对玉米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为探讨水肥一体滴灌对玉米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以玉米杂交种‘桂单688’为材料,列区设计,设4个灌水量(A1,A2,A3,A4)和4个施肥水平(B1,B2,B3,B4)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灌水量由A4(1237.5 m3·hm-2)提高到A1(2 250 m3·hm-2)时,玉米产量由7 682.2 kg·hm-2提高到8 640.7 kg·hm-2,A1灌水量(2 250m3·hm-2)与B2施肥水平(纯N 191.25 kg·hm-2、P2O576.5 kg·hm-2和K2O 153.0 kg·hm-2)组合可获玉米产量9016.9 kg·hm-2,是最优水、肥配合选择。随着灌水量由A4提高到A1,玉米籽粒蛋白质由9.01%提高到9.92%;同一灌水量下,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B1>B2>B3>B4;随灌水量增加,氮素利用率、氮素农学效率、氮素生理效率均有所增加,随施氮量增加氮素利用率、氮素农学效率、氮素生理效率均有所降低,同一施肥水平随密度增加氮吸收利用率、氮农学效率、氮生理效率均有所提高。合理的水肥协同优化组合可以提高水分、养分利用效率,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谭华郑德波邹成林韦新兴黄爱花吴永升蒋维萍韦慧莫润秀黄开健
关键词:玉米膜下滴灌籽粒蛋白质含量氮素利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