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昌飞

作品数:2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主义
  • 6篇马克思主义
  • 5篇哲学
  • 3篇德育
  • 3篇生态
  • 3篇西方哲学
  • 3篇现代性批判
  • 3篇逻辑
  • 3篇建设性后现代
  • 2篇审美视域
  • 2篇生态文明
  • 2篇维特根斯坦
  • 2篇马克思主义研...
  • 2篇马克思主义哲...
  • 2篇美学
  • 2篇美学视域
  • 2篇建设性后现代...
  • 2篇国外马克思主...
  • 2篇国外马克思主...
  • 2篇高校

机构

  • 21篇东北师范大学
  • 9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25篇谢昌飞
  • 4篇韩秋红
  • 2篇枫叶
  • 2篇王临霞
  • 2篇孟丹丹
  • 2篇王宇飞
  • 1篇佟轶材
  • 1篇于爽
  • 1篇孙红

传媒

  • 4篇东北师大学报...
  • 4篇长春理工大学...
  • 2篇道德与文明
  • 2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理论探讨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云梦学刊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马克思主义理...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均衡发展的有机马克思主义路向——基于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宣言被引量:1
2016年
有机马克思主义是以怀特海过程哲学思想为视角,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相结合,并积极融入后现代主义世界观而形成的建设性后现代的开放的新马克思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美国学者菲利普·克莱顿其著作《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灾难与资本主义的替代选择》可视为建设性后现代的扛鼎之作,书中提出了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宣言,宣言抓住了资本主义根本性质和目的,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政治模式展开了现代性批判,向我们诠释了有机马克思主义关注阶级不平等、摒弃贫富差距悬殊以及人与生态共同福祉的均衡发展的路向。在某种意义上突出了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路,在生态灾难和资本主义的替代选择上更是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政府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王宇飞谢昌飞
语言与意义的“类”之别——维特根斯坦“可说与不可说”的“类”逻辑
2012年
维特根斯坦的"可说与不可说"的划分是对语言与意义之内在关联的典型呈现。立足于"类"之别探讨语言与意义之关系,认为在"全类"的意义上,语言与意义各司其职、各安其位而又相互关联——语言的实现领域为意义奠定基础,意义领域的明确则为语言逻辑的使用提供保障;在"空类"的意义上,语言与意义之间的异质性和非对称性区别表达语言之可说与意义之不可说的界限;在对这一关联和界限把握的基础上探索"可说"的语言如何为"不可说"的意义寻求新的理解方式。
谢昌飞韩秋红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可说与不可说
从形上之辨到理气分殊——《朱子文集·答黄道夫书》与宋明理学的思想逻辑
2012年
道、形、器关系构成先秦哲学之基本逻辑,盖道与器统一于形,以形构成道与器之分殊与融会,如以形人手揭示古典哲学之逻辑可打开先秦哲学思想逻辑之开阔地(参见《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专题)。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潜在的思想逻辑——并非去逻辑化或白描式的界说,
谢昌飞
关键词:思想逻辑宋明理学理气先秦哲学基本逻辑
农业高校德育之独特性——解析学生主体性德育特点
2011年
农业高校德育工作因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具有典型的独特性,而这一独特性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学生的特殊性造就的,在笔者看来,农业高校学生主体德育的特点体现为:教育背景体现为素质性、思想认识的功利性、就业取向的多样性、家庭背景的差异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不但是研究农业高校德育的出发点,更是使得农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得以实现的关键。
谢昌飞杨名
高校德育测评问题的哲学思考——基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学说被引量:1
2011年
高校德育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之所以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难题,就在于缺少完善的测评机制。在此从高校德育测评的困境出发,试图使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对高校德育测评机制提供若干启示。
谢昌飞杨名
关键词:高校德育测评语言游戏说
西方哲学中国化历史轨迹的再诠释
2014年
西方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更在于为西方哲学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在这一语境下审视西方哲学"在中国"生成之历史轨迹,我们发现其走了一条从"知"到"识"、以"真"渐"理"、有"变"而"化"的特殊道路,这一道路既内含了对西方哲学自身的知识性、思想性和学问性的接受和理解,更表征了在此基础上的辨识、反思、内化以及再诠释的"中国化"路径,从而使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不仅体现为对西方哲学自身的理解,更体现为中国式的再创造。这一真实样态才更为本真地呈现出中国对西方哲学研究的真实面貌。
谢昌飞枫叶
关键词:西方哲学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阿多诺美学视域下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以《美学理论》为文本基础
阿多诺是一位对现代性批判具有独特见解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饱受争议的理论家。正因为如此,对阿多诺现代性理论研究的成果络绎不绝。阿多诺从来都不是以宏大叙事的方式表达其对现代社会问题的理解,而是始终基于某一问题域展开有针对性研...
谢昌飞
关键词:审美视域现代性批判美学阿多诺
马克思“按需分配”理论的合理性与现实性:从西方左翼学者的质疑谈起
2023年
马克思“按需分配”理论是其对未来理想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代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中分配形式的制度设计,尽管在原典中并未完全展开,但为认识和理解未来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分配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致思方向。一些西方左翼学者针对这一理论从不同维度质疑,特别是针对其实现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作出了乌托邦式评价,对这些观点需要予以及时地回应和批判。“批判的武器”则需要从马克思理论原典中发掘关于按需分配的目的、对需求概念的基本理解以及对需求与解放之间关系的论述和论断,进而结合当代中国分配理论和分配政策,对其合理性和现实性进一步阐发,这应成为理论研究回应现实要求的重要问题。
谢昌飞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特质
2016年
有机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和过程哲学家为了应对现代性危机特别是生态危机,从有机整体概念出发,依据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而提出的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新发展。其从科学到哲学的"有机"认知、从主客对立到主客和解的"有机"理解、从生态马克思主义到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新思考,佐证了有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独特性。
孟丹丹谢昌飞
关键词:思想特质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伦理观被引量:1
2012年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现当代西方哲学思潮中生态伦理与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生力军,他们在批判现代性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毁灭性破坏的同时,倡导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符合生态伦理观的生态世界。探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建构的生态伦理观,重新确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生态文明,是走出现代性困境的可选择的"另一条道路"。
谢昌飞枫叶
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