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佰承

作品数:52 被引量:382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水稻
  • 10篇气候
  • 7篇湿地
  • 7篇气象
  • 6篇洞庭湖
  • 6篇洞庭湖湿地
  • 5篇遥感
  • 5篇遥感技术
  • 5篇杂交
  • 5篇生态
  • 5篇双季稻
  • 5篇积温
  • 5篇季稻
  • 5篇高温
  • 5篇播种
  • 4篇杂交稻
  • 4篇灾害
  • 4篇生态环境
  • 4篇土壤
  • 4篇超级稻

机构

  • 51篇湖南省气象科...
  • 9篇长沙环境保护...
  • 4篇湖南省气候中...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江西省气象局
  • 3篇湖南省土壤肥...
  • 3篇武汉区域气候...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国家农业信息...
  • 1篇湖南杂交水稻...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湖南省气象培...
  • 1篇湖南省植保植...

作者

  • 52篇谢佰承
  • 16篇帅细强
  • 16篇陆魁东
  • 13篇罗伯良
  • 12篇黄晚华
  • 10篇张春霞
  • 9篇杨仁平
  • 6篇彭莉
  • 5篇汪扩军
  • 4篇隋兵
  • 4篇霍瑞利
  • 4篇张超
  • 4篇屈右铭
  • 3篇尹明
  • 3篇杜东升
  • 3篇刘富来
  • 3篇李迎春
  • 3篇刘志雄
  • 2篇聂军
  • 2篇万素琴

传媒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中国农业气象
  • 4篇湖南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蔬菜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广西气象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杂交水稻
  • 1篇中国稻米
  • 1篇作物研究
  • 1篇经济林研究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南超级早稻产量及产量结构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基于2015-2016年湖南不同气候区超级早稻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及气象数据,探讨了湖南超级早稻产量及产量结构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湖南不同气候区超级早稻生育期和产量结构存在一定差异,湘北超级早稻生育期较湘南和湘中偏长3~7 d,湘中理论产量最高,湘南理论产量次之,湘北理论产量最低。湖南不同气候区超级早稻产量结构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湘南超级早稻理论产量与全生育期的日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存在着显著相关性,湘中超级早稻理论产量与全生育期降水量和抽穗-乳熟期气温日较差存在着显著相关性,湘北超级早稻理论产量与全生育期日平均气温、分蘖-拔节期积温和抽穗-乳熟期气温日较差存在着显著相关性。湘南、湘中和湘北地区超级早稻千粒重与抽穗-乳熟期气温日较差存在着显著相关,湘南、湘中和湘北抽穗-乳熟期气温日较差分别为8.6、10.8和9.9℃时,千粒重达最大值。
谢佰承李涵茂戴平陆魁东陆魁东
关键词:超级早稻气象因子
基于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的湖南油菜产量动态预报被引量:1
2021年
利用湖南油菜播种后历史年(1994—2009年)与预报年(2009—2019年)逐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及生育期等数据,计算油菜播种后的积温、标准化降雨量、累积日照时数等要素,采用欧式距离和相关系数法计算预报年气象要素与历史上任意一年同一时段同类气象要素的差异,得到综合诊断指数;根据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要素的综合诊断指数确定历史类似年型,采用平均、大概率等方法分析类似年型油菜产量丰歉气象影响指数,筛选确定准确率高的方法进行油菜产量动态预报。2010—2019年预报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湖南油菜产量动态预报方法的平均预报准确率在95.7%以上,其中11月30日和12月31日的预报准确率最高,为98.1%。该研究建立的湖南油菜产量动态预报方法准确率较高,能够满足湖南油菜产量预报服务的需要。
帅细强樊清华谢佰承
关键词:油菜
超级杂交稻制种基地气候风险的细网格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避免和减轻超级杂交稻制种气候风险。[方法]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气候要素值与地理要素值之间的关系模型,确定不同时段温度递减率,然后根据超级杂交稻制种基地气候风险等级指标,结合细网格点的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等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细网格推算和分析。[结果]当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指标为23.5℃时,其无风险制种区域主要分布在祁东、祁阳、常宁、耒阳及阳明山以南的道县、宁远、新田、临武、宜章等地,面积约0.8万km2;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湘中及湘东,面积约5.9万km2。[结论]该研究为超级杂交稻制种基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帅细强汪扩军周玉谢佰承
关键词:气候风险细网格
湖南年蒸发量时空演变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湖南省地面气象站点1971—2012年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线性趋势、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相关分析法和相对权重法,分析了湖南省蒸发皿年蒸发量时空变化及主要气象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42年,湖南全省年平均蒸发量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大部分地区年蒸发量有比较明显的年代际波动,在湘中及湘东大部分地区表现为显著的下降趋势,湘东南的东部地区表现为显著上升趋势,其余区域变化趋势不明显;蒸发量与日照时数、降水量、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和饱和水汽压差等多个气象因子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与日照时数的正相关程度最大,与降水量的负相关程度最大;在年蒸发量下降的区域的主导因素是日照时数的减少,在年蒸发量上升的区域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的减少。
杜东升廖玉芳谢佰承
关键词:蒸发皿蒸发量气象因子
我国南方水稻孕穗期适宜温度和全生育期≥10℃积温指标鉴定被引量:7
2008年
根据湘、鄂、赣3省14站1994~2006年的物候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学以及因子间生物学关系,分析确定了我国南方早、晚稻孕穗期适宜温度和全生育期≥10oC积温指标。孕穗期适宜日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指标如下:早稻常规品种为25.7和22.3℃,杂交品种为26.5和23.3℃;晚稻常规品种为25.6和22.3℃,杂交品种为25.8和22.6℃。全生育期≥10℃积温指标如下:早稻早熟、中熟、晚熟品种分别为2512.1、2528.4.2651.3℃;晚稻早熟、中熟、晚熟品种分别为3126.2、3031.5、3335.2℃。上述指标均符合鉴定要求,可为南方地区水稻气象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谢佰承罗伯良殷剑敏宋忠华李迎春
关键词:水稻孕穗期适宜温度积温
生态环境因子GIS小网格化在湖南烟草可种植区划中的应用
本文采用500m×500m的小网格插值,推算了烟叶生长期内主要气候生态因子的小网格地域分布。在参考第三次中国烟草种植区划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烟草叶生长期内的气候资源及气象灾害特征,经过专家评分,选取了大田期降水量、大田...
陆魁东黄晚华肖汉乾张超谢佰承
关键词:气候资源高温热害地理信息系统种植区划
文献传递
近50年湘鄂双季稻低温冷害变化特征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10年
应用湘鄂两省气象代表站1961~2008年气象资料,采用30年滑动累积统计方法,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湘鄂双季稻低温冷害的变化特征。初步分析表明,近50年来,湘鄂轻度春播期低温30年滑动累积日数呈下降趋势,湖北中南部、湖南北部和西部中度春播期低温30年滑动累积日数呈下降趋势,但湖南南部呈上升趋势,湘鄂重度春播期低温30年滑动累积日数呈上升趋势;湘鄂轻度5月低温30年滑动累积日数呈下降趋势,湖北中南部中度5月低温30年滑动累积日数呈上升趋势,湖南北部、湖南南部呈下降趋势,湖南西部变化不显著,湖北中南部、湖南北部、湖南西部重度5月低温30年滑动累积日数呈下降趋势,湖南南部呈上升趋势;湘鄂轻度寒露风30年滑动累积日数呈下降趋势,湖北中南部、湖南北部和湖南西部中度寒露风30年滑动累积日数呈下降趋势,湖南南部呈上升趋势,湖北中南部重度寒露风30年滑动累积日数呈下降趋势,湖南北部和南部未出现,湖南西部呈上升趋势。
帅细强蔡荣辉刘敏万素琴谢佰承刘志雄
关键词:低温冷害双季稻
湖南水稻生产旱灾风险区划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以湖南中、晚稻生产干旱灾害为研究对象,从水稻干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成灾环境、成灾体的脆弱性等方面选取灾害频率、灾害范围、灾害强度、社会经济等评价因子,根据人类生存环境风险评价法,建立了湖南中、晚稻生产干旱灾害评价模型,应用GIS技术给出了湖南水稻生产干旱灾害风险区划。
罗伯良黄晚华帅细强谢佰承彭莉
关键词:旱灾风险区划水稻
气候变暖对长沙双季稻生育期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为研究气候变暖对长沙地区双季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基于长沙站1979~2015年地面气象资料,分析和比较了1997~2015年与1979~1996年的≥10℃积温和年、月平均气温变化趋势。根据界限温度指标及10~20℃、10~22℃初终日间隔天数、积温,分析双季稻播种期、生育期天数、早稻播种至晚稻安全齐穗期的气象条件变化及双季稻生长季内降水、光照的变化对双季稻生育期的影响,根据双季早、晚稻单产变化,对双季稻产量潜力作初步探讨。结果表明,36年来双季早、晚稻播种期平均每10年分别提前3. 06、4. 44 d,双季稻生长季节略有延长。长沙年平均气温存在冷、暖气候波动,1997年为气候突变点,平均每10年增加0. 2~0. 3℃。月平均气温升温速度从快到慢依次为2、4、5、11、3、1、10、12、6、7、8、9月。随着年、月平均气温的逐渐升高,双季稻生长季内温度和积温随之增加,双季稻生长季内总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速在1. 0 mm以下,总日照时数平均每10年减速在23~27 h,其中双季早稻日照时数气候倾向率平均每10年为-12 h,双季晚稻日照时数气候倾向率平均每10年为-36 h。早稻生长季内气温升高和积温增加对早稻提前播种、增加生长季节有利,为选用生育期长的品种创造条件,从而促进了早稻产量与产量潜力的提高;而晚稻生长季内气温升高和积温增加均不如早稻生长季,同时生长季内的日照时数下降速率明显大于早稻生长季(双季晚稻大于双季早稻平均每10年减速24 h),不利于群体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有可能影响到晚稻的产量与产量潜力。
龙志长刘顺意谢佰承
关键词:水稻气候变暖平均气温生育期
气象因素与早稻稻瘟病发生的条件分析被引量:13
2007年
对湘阴县19 a(1986-2004)来稻瘟病发生的调查资料进行通径分析得出,雨日对早稻稻瘟病病害指数影响最大,其次为降水和日照,影响最小为温度。选用了温度(X1)、降水(X2)、日照(X3)、雨日(X4)4个气象因子与病害指数建立了湘阴县早稻稻瘟病预测预报模型:y=-0.0115-0.00128x^1+0.00274x^2-0.0011x^3+0.019724x^4,预测的准确性达到显著水平。
谢佰承郭海明欧高财帅细强尹明彭莉
关键词:稻瘟病气象因素通径分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