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光度
  • 3篇光度法
  • 3篇光度法测定
  • 2篇吸光光度
  • 2篇吸光光度法
  • 2篇吸光光度法测...
  • 2篇高锰酸
  • 2篇
  • 1篇碘量法
  • 1篇碘量法测定
  • 1篇乙酸钠
  • 1篇杂多酸
  • 1篇中成药
  • 1篇弱酸
  • 1篇三元杂多酸
  • 1篇树脂
  • 1篇双氧水
  • 1篇茜素红
  • 1篇微量锰
  • 1篇硫酸

机构

  • 6篇南京化工大学

作者

  • 6篇许艳
  • 3篇姚成
  • 1篇于文涛
  • 1篇俞明华
  • 1篇汪效祖
  • 1篇王镇浦
  • 1篇肖景娴
  • 1篇陈玉銮
  • 1篇周志航
  • 1篇黄源

传媒

  • 3篇南京化工大学...
  • 2篇理化检验(化...
  • 1篇江苏化工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磷锑钼三元杂多酸光度法测定药品中的抗坏血酸
1996年
研究了少量抗坏血酸与磷锑钼三元杂多酸体系的显色特性,建立了借磷锑钼三元杂多蓝测定抗坏血酸的分光光度法。最佳显色条件为[PO3-4]=30×10-4mol·L-1,[SbⅢ]=45×10-5mol·L-1,[MoO2-4]=75×10-3mol·L-1,P∶Sb∶Mo=1∶015∶25,[H加入]/[Mo]=57。测定波长为λmax=710nm,线性范围为1~50μg·mL-1,回归方程为A=3680C-0014,线性相关系数r=09998,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710=368×103L·mol-1·cm-1,检出限为02μg·mL-1,标准回收率为95%~100%,变异系数cv≤034%(n=6)。与二元磷钼杂多酸方法相比,省去了水浴加热的繁琐操作,而且由于锑(Ⅲ)的引入,显色在室温下35min便可完成,并可稳定5h。
陈玉銮肖景娴许艳
关键词:三元杂多酸
高锰酸氧化罗丹明B褪色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锰被引量:3
1997年
研究了酸性溶液中高锰酸与罗丹明B的褪色反应,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锰量在03530μg/50mL符合比耳定律。用于粘土、灰岩物质及水样中锰的测定,结果满意。
于文涛许艳姚成荣海琴
关键词:罗丹明B吸光光度法
腐植酸树脂的合成及其在铝合金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6年
利用一步凝胶法合成了钙型腐植酸树脂,用自制树脂装柱,控制柱平衡液的pH为5~6并以0.01mol/LHCl为洗脱液,使Ca2+、Mg2+离子与其它12种离子定量分离。可应用于铝合金中常量及微量镁的测定,回收率可达98.6%~104%。该法分离效率高。
周志航许艳过旭平
关键词:腐植酸树脂铝合金
高锰酸氧化茜素红褪色吸光光度法测定中成药中锰被引量:7
1999年
关于锰的测定方法很多,应用最广泛的是高锰酸盐光度法,但此法灵敏度较低.近几年来利用氧化褪色,催化氧化褪色测定锰研究较多.在酸性介质中,高锰酸也能氧化茜素红,根据褪色前后吸光度差可测定微量锰.据此建立了高锰酸氧化茜素红褪色吸收光度法测定锰的方法.应用于中药金银花、厚朴中微量锰测定,结果满意.
姚成汪效祖许艳陈昌挺
关键词:中成药吸光光度法
固定pH法测定两组分极弱酸(碱)混合体系被引量:1
1998年
将固定pH滴定法结合求解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组应用于极弱酸(碱)混合体系中各组分含量的同时测定。测定了六次甲基四胺-硫酸钠和六次甲基四胺-乙酸钠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回收率为96.7%~103.2%。
黄源俞明华许艳俞钟敏
关键词:六次甲基四胺硫酸钠乙酸钠
碘量法测定双氧水的含量被引量:8
1996年
研究了用碘量法测定双氧水含量的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有机物干扰情况的实验。
姚成许艳胡燕斌王镇浦
关键词:碘量法过氧化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