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元腾

作品数:47 被引量:205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4篇鼻炎
  • 14篇变应性
  • 12篇变应性鼻炎
  • 9篇细胞
  • 7篇肿瘤
  • 6篇免疫
  • 5篇疗效
  • 5篇鼻腔
  • 5篇鼻窦
  • 5篇鼻窦炎
  • 4篇真菌
  • 3篇新型冠状病毒
  • 3篇血管
  • 3篇诊治
  • 3篇手术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突发性耳聋
  • 3篇疗效观察
  • 3篇慢性

机构

  • 47篇福建医科大学
  • 13篇复旦大学
  • 1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2篇吉林大学中日...
  • 1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海南省人民医...
  • 10篇江苏省人民医...
  • 10篇武汉大学
  • 10篇中山大学
  • 10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47篇许元腾
  • 14篇张榕
  • 12篇王向东
  • 12篇余少卿
  • 12篇孟粹达
  • 12篇杨钦泰
  • 12篇杨玉成
  • 12篇孟娟
  • 12篇陈建军
  • 11篇张维天
  • 11篇林昶
  • 11篇邱前辉
  • 11篇徐睿
  • 10篇曾明
  • 10篇陆美萍
  • 10篇魏欣
  • 10篇程金妹
  • 10篇许昱
  • 10篇安云芳
  • 9篇林功标

传媒

  • 9篇中国耳鼻咽喉...
  • 5篇中国眼耳鼻喉...
  • 3篇中华耳科学杂...
  • 3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山东大学耳鼻...
  • 2篇国际耳鼻咽喉...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华临床免疫...
  • 2篇华东六省一市...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IgE单抗治疗变应性鼻炎专家共识(南昌,2022)被引量:3
2022年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介导的,辅助型T细胞2(T helper type 2,Th2)驱动的鼻黏膜炎症性疾病。AR主要以鼻用激素、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以及特异性免疫治疗为主,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或不良反应过大,疾病反复发作,逐年加重,且容易并发过敏性哮喘。目前,国际上有多项研究证实,抗IgE治疗能够较为有效且安全地应用于AR等疾病的治疗。为了规范并促进临床医生对抗IgE单抗治疗AR的认识和应用,基于国内外指南及近年相关研究报道,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制定了抗IgE单抗治疗AR的专家共识。本共识从AR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与IgE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出发,以奥马珠单抗为代表,详细阐述了抗IgE单抗治疗AR的具体机制、应用方案和注意事项,以期为进一步提升AR的治疗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
叶菁徐睿邱前辉杨贵陈建军曾明余少卿李健杨玉成王洪田王向东姜彦王天生赵可庆张维天孟娟孟粹达许元腾谢志海孙悦奇唐隽文译辉石照辉许成利王英刘锋杨艳莉陆美萍娄鸿飞喻国冻叶惠平魏欣孙斌安云芳孙亚男顾瑜蓉张天虹巴罗孙娜罗庆邓玉琴杨钦泰许昱李华斌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免疫球蛋白E
地洛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2002年
许元腾杨劲松
关键词:应变性鼻炎地洛他定疗效
RNAi沉默PDCD4基因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及β-cateni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应用RNAi技术下调人喉癌Hep-2细胞中PDCD4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对Hep-2细胞增殖及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PDCD4基因的shRNA质粒与阴性对照质粒,分别转染Hep-2细胞。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前后阴性对照组与干扰组PDCD4、β-catenin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克隆形成实验观察Hep-2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CD4干扰组的Hep-2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升高(P=0.01),PDCD4干扰组PDCD4mRNA和蛋白均显著减低(P<0.01)、β-catenin mRNA和蛋白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成功应用RNAi技术下调人喉癌Hep-2细胞中PDCD4基因的表达,Hep-2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增强,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
许元腾陈瑞庆林功标方秀玲俞舒娟梁晓华张榕
关键词:喉癌HEP-2细胞Β-CATENIN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诊治体会
2008年
目的提高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并作综合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随访时间2~17年。术后复发4例,死亡2例,临床治愈4例。结论外耳道腺样囊性癌不易早期确诊,有必要对此病提高警惕。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成为目前主要治疗手段。由于肿瘤境界不清,如何达到彻底切除值得探讨。
许元腾林功标林昶黄金樵程金妹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耳肿瘤
过敏原皮下免疫治疗不良反应防治专家共识(2023年,重庆)
2023年
变应性(过敏性)疾病已经成为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特异性皮炎、荨麻疹、过敏性胃肠炎、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等,因患病率高、病程长、症状反复发作,给全球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医疗负担。
杨玉成沈暘王向东姜彦邱前辉李健余少卿柯霞刘锋许元腾娄鸿飞王洪田喻国冻徐睿孟娟孟粹达孙娜陈建军曾明谢志海孙悦奇唐隽赵可庆张维天石照辉许成利杨艳莉陆美萍叶惠平魏欣孙斌安云芳孙亚男顾瑜蓉张天虹巴罗杨钦泰叶菁许昱李华斌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关键词: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哮喘变应性特异性皮炎
喉巨细胞瘤1例被引量:2
2003年
许元腾肖文惠杨劲松翁景萱
关键词:巨细胞瘤喉肿瘤外科手术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遗传与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明确耳前瘘管的遗传方式及临床特征。方法调查我院11年来先天性耳前瘘管就诊138个患者及其家系,分析就诊患者临床特征,对138个家系进行系谱分析。结果 82个家系有家族史,其中垂直传递的47个家系,隔代传递的有8个家系,家族聚集的有27个家系。发病侧别无明显遗传规律。耳前瘘管患者感染好发于30岁以下。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表现为外显不全;反复感染的耳前瘘管患者需手术彻底切除瘘管组织才能获得痊愈。
王英歌阳菊华张榕林昶许元腾叶胜难
关键词:先天性耳前瘘管外耳畸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中耳炎并发耳后骨膜下脓肿临床诊疗探讨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耳后骨膜下脓肿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我科的中耳炎并发耳后骨膜下脓肿的4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治疗结果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最佳治疗方案,并对特殊病例及其他并发症诊疗要点进行分析。45例患者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2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2例,其中合并颧弓根脓肿4例,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4例。保守治疗8例,手术治疗37例。手术组骨质破坏位于筛区19例,非筛区乳突骨皮质13例,筛区及其他部位乳突骨皮质共5例。结果保守治疗组8例随访均获干耳,无中耳炎及脓肿复发,无其他并发症状;手术治疗组25例随访无中耳炎及脓肿复发,干耳18例,湿耳7例,2例术后头晕,2例听力下降。结论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耳后骨膜下脓肿好发于婴幼儿和青少年,需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范围,排除其他颅内外并发症,并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选择合适抗生素。病程较短,无颅内并发症,可先以抗生素治疗,或联合脓肿针吸、鼓膜穿刺等保守方案。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胆脂瘤或伴随其他颅内外并发症的,应及时行乳突手术治疗。
黄何森林昶张榕许元腾肖恒舒博林伟叶胜难
关键词:中耳炎
2005年至2007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感染病原菌分布研究
2008年
目的了解耳鼻咽喉科临床分离培养的真菌和细菌及其他相关病原菌的种属和分布,及阳性菌的药敏结果。方法调查我院耳鼻咽喉科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间,统计分析研究临床样本分离的病原菌的变化趋势。结果送检的标本总数量由2005年的248例升高到2007年的306例,检测出真菌及细菌的阳性例数从2005年的115例上升至2007年的181例,送检标本阳性例数为46.4%~59.2%。结论2005~2007年我院耳鼻咽喉科感染病原菌呈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
林伟程金妹黄金樵欧启水许元腾
关键词:病原菌耳鼻咽喉
2023版鼻腔盐水冲洗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指引
2023年
新型冠状病毒(如奥密克戎亚型)感染患者的临床潜伏期似乎越来越短,传染性越来越强,症状主要发生在上呼吸道。因此,现阶段,以鼻腔为代表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已成为防控重点。除了规范佩戴口罩外,鼻腔盐水冲洗可作为常用的鼻腔局部护理或治疗方法,能预防病毒感染或减少病毒感染概率并降低鼻腔病毒载量,缩短感染后康复时间,成本低且副作用小,可作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经济、有效手段。在2022版《鼻腔盐水冲洗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共识》的基础上,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的中青年鼻科专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亚型的致病特征,参考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总结当下疫情防控的临床经验,制订了《2023版鼻腔盐水冲洗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指引》,以期更快速有效地指导临床防治。
余少卿杨玉成许元腾孟娟金玲娄鸿飞孙娜徐睿叶菁王天生刘锋石照辉谢志海孟粹达叶惠平喻国冻李健王英许成利魏欣左可军杨艳莉姜彦巴罗陆美萍唐隽安云芳许昱杨贵曾明王向东孙悦奇杨钦泰刘文龙张天虹洪海裕雍军孙亚男邱前辉陈建军谭国林王洪田张维天李华斌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