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兰
- 作品数:154 被引量:391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早期手术治疗晶体全脱位伴继发性青光眼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早期手术治疗对晶体全脱位伴继发性青光眼的作用。方法 在确诊早期即对患眼行手术治疗 ,取出脱位晶体 ,降低眼压。结果 18例中有 17例术后眼压控制良好 ,15例视力得到提高。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可改善晶体全脱位伴继发性青光眼的预后。
- 于焱袁志兰袁南荣
- 关键词:晶体脱位青光眼外科手术
- 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的变化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OP)的影响。方法:C57BL/6雄性小鼠80只分为正常组10只和糖尿病组70只。糖尿病组用STZ造模,4wk后将符合条件的小鼠纳入观察组。检测4,8,12,16,20wk时小鼠OP的表现。结果:在STZ诱导造模后,糖尿病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体质量增长明显降低,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糖尿病组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建模后4wk起,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电图OP1,OP2,OPs振幅有下降趋势,峰潜时延长,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差有统计学意义(P<0.01);20wk时糖尿病小鼠OP1,OP2,OPs振幅降低,峰潜时延迟,与4wk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糖可使糖尿病小鼠OP振幅下降,峰潜时延长;且随病程的延长其影响逐渐增强。
- 郑奇袁志兰戈应滨
- 关键词:高血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电图视网膜振荡电位小鼠
- 调整缝线在复杂性斜视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调整缝线在复杂性斜视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改良Jampolak调整缝线,单条或多条使用。结果62例复杂性斜视,经术中调整缝线应用60例一次手术正位,手术正位率高达96.77%。结论复杂性斜视中应用调整缝线安全有效,避免多次手术。
- 董平李健袁志兰
- 关键词:斜视调整缝线外科手术正位率
- 手术前后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情绪及生存质量变化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前后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情绪及生存质量变化。方法 :选择原发性青光眼患者120例,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患者4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40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PCCG)40例。白内障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采用家庭支持量表、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进行测评,术后3 d、术后1个月复测HAMA、HAMD。所有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采用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the low vision 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LVQOL)进行测试。结果: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的焦虑、抑郁水平高于白内障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白内障及POAG患者HAMA总分、HAMD总分较术后3 d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CG患者HAMA总分与术后3 d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HAMD总分较术后3 d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CCG患者术后1个月HAMA总分、HAMD总分与术后3 d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POAG及PACG患者LVQOL总分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CG患者LVQOL总分与术前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CG患者手术前后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变化与POAG及PACG患者不同,临床医生应在术前及手术后加强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特别是PCCG患者的疾病宣教和心理干预。
- 谢瞻许天琦孙红袁志兰
- 关键词:原发性青光眼手术
- 年轻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征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年轻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7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年龄〈40岁、临床确诊为PACG的患者12例(22眼),及同期单纯行小梁切除术的老年PACG患者217例(236眼)。对两组病例的临床表现、房角结构特点、手术效果以及术后浅前房和恶性青光跟的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和X^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轻PACG患者平均年龄为(32.8±5.7)岁,女性占75%,首次就诊时均已为中晚期,无急性发作症状,眼轴平均为(21.1±1.9)mm,11例(20眼)为高褶虹膜构型(占91%),仅1例(2眼)为瞳孔阻滞。随访时间平均为(24.8±6.3)个月,最后一次复诊时眼压较术前下降(11.6±5.2)mmHg,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456,P〈0.01)。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浅前房(44%),恶性青光眼f17%)。老年PACG患者平均年龄为(60.2±7.1)岁,女性占81%,眼轴平均为(21.5±2.7)mm,高褶虹膜构型仅占19%,瞳孑L阻滞占81%,其房角构型与年轻PACG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446、14.303.P〈0.01)。老年PACG患者术后浅前房和恶性青光眼发病率分别为10%和6%,年轻PACG浅前房发生率较老年PACG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91,P〈0.01)。结论年轻人的PACG发病隐匿,早期不易发现和诊断。小梁切除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容易出现浅前房。
- 孙红袁志兰虞灵梅胡春玲
- 关键词:青光眼闭角型年轻人眼内压小梁切除术瞳孔阻滞
- 关注三类青光眼早期症状
- 2013年
- 67岁的贾老是南京江宁区的一个农民,每天辛苦劳作十余小时。三十年前,贾老发现傍晚收工时,常感头疼及左眼胀痛.有时还恶心想吐,叫家休息后,往往能缓解,贾老便认为是疲劳过度引起.未予重视。之后贾老左眼视物越来越模糊,此次就诊时.患者左眼眼胀如石,疼痛难忍,连光也感觉不到了。检金后,诊断贾老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 袁志兰
-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症状眼胀痛左眼
-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前房空气注入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手术体会
- 1998年
- 总结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前房空气注入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167例(178眼),认为以空气代替粘弹性物质注入前房用于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不失为一种在贫困地区和国家因陋就简。
- 袁志兰
- 关键词: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
- “眼中钉”降眼压
- 2012年
- 张阿姨多年前被诊断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接受了激光治疗,术后右眼眼压控制不良。2009年3月行右眼小梁切除术,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6月行右眼晶体摘除术,9月行右眼人工晶体二期植入术。术后使用美开朗、适利达和哌立明滴眼液,眼压仍无法控制,且视力逐渐下降。
- 谢瞻袁志兰
- 关键词:降眼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右眼视力小梁切除术恶性青光眼
-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的对比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细胞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非接触眼压计、角膜内皮计及细胞图像分析系统观察14例(16只眼)非穿透小梁切除术与24例(25只眼)小梁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眼压、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穿透性小梁切除组术后眼压显著下降(P<0.05),中央角膜厚度(CCT)、最小细胞面积(MIN)、最大细胞面积(MAX)、平均细胞面积(AVE)、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和细胞密度(CD)均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梁切除组术后眼压显著下降(P<0.05),中央角膜厚度(CCT)较术前增加(P<0.05),平均细胞面积(AVE)较术前增加(P<0.05),细胞密度(CD)及六角形细胞百分数(H%)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和小梁切除术均可有效控制眼压,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较小,手术安全性高。
- 蒋燕玲袁志兰张为中张薇玮李艳
- 关键词: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角膜内皮细胞中央角膜厚度
- 兔视交叉上核对眼压的调控作用
- 2008年
- 目的探索兔视交叉上核对眼压的调控作用。方法将15只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A组为兔双侧视交叉上核毁损后,测量24h眼压;B组为兔置于持续黑暗环境中饲养20d后,测量24h眼压;C组为正常对照。结果正常兔眼压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兔处于暗处的两次眼压平均值为(17.15±0.55)mmHg,明显高于处于明处的眼压平均值(14.15±0.78)mmHg(P<0.05);双侧视交叉上核毁损后兔眼压失去节律性,暗处(14.78±0.33)mmHg,明处(14.50±0.23)mmHg;置于持续黑暗环境的兔眼压仍保持一定的节律性,与原有节律稍有偏移。结论兔眼压和全身其它器官的功能一样受视交叉上核的调控,但这种调控也和光照有关。
- 金吉袁孝如袁志兰
- 关键词:眼压视交叉上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