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卫东

作品数:138 被引量:385H指数:11
供职机构: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3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1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0篇栽培
  • 31篇秀珍菇
  • 18篇菌丝
  • 15篇桑枝
  • 15篇菌株
  • 14篇蘑菇
  • 14篇木耳
  • 14篇黑木耳
  • 13篇食用
  • 13篇食用菌
  • 12篇基质
  • 11篇杨树
  • 11篇桑枝屑
  • 9篇培养基
  • 9篇菌丝生长
  • 8篇菌种
  • 8篇基因
  • 7篇双孢蘑菇
  • 7篇子实
  • 7篇子实体

机构

  • 133篇杭州市农业科...
  • 7篇浙江省农业技...
  • 6篇浙江省林业科...
  • 4篇延边朝鲜族自...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省中医药...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临安市农业局
  • 1篇杭州市城市建...
  • 1篇安县农业局
  • 1篇杭州市临安区...

作者

  • 135篇袁卫东
  • 106篇陆娜
  • 105篇王伟科
  • 91篇闫静
  • 90篇宋吉玲
  • 75篇周祖法
  • 10篇王世恒
  • 7篇黄小苏
  • 6篇程俊文
  • 3篇何传俊
  • 3篇付立忠
  • 2篇陈观平
  • 1篇戈长水
  • 1篇毛剑婷
  • 1篇忻雅
  • 1篇马林
  • 1篇李海波
  • 1篇蒋宁
  • 1篇侯立娟
  • 1篇李辉平

传媒

  • 18篇杭州农业与科...
  • 10篇浙江农业科学
  • 9篇食用菌
  • 9篇中国食用菌
  • 9篇菌物学报
  • 7篇浙江农业学报
  • 6篇杭州农业科技
  • 5篇食药用菌
  • 4篇北方园艺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农村百事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长江蔬菜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园艺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9篇2022
  • 10篇2021
  • 10篇2020
  • 7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16篇2015
  • 12篇2014
  • 3篇2013
  • 1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孢蘑菇覆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公开一种双孢蘑菇覆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颗粒状的甜菜粕在清水中浸泡,吸足水分后捞出沥干,作为甜菜粕原料;取距地表15~18cm的耕作层土壤,经暴晒、除杂处理后作为田园土原料;将干净谷壳在石灰水中浸泡...
宋吉玲陆娜袁卫东
文献传递
一种可降解种植容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种植容器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农林废弃物经粉碎后,与辅料和水混合,再经蒸汽灭菌、冷却,得到混合培养基质;将菌种接种至所述混合培养基质中,再将接种有菌种的混合培养基质放入模具内,挤压成型后取出;...
邹栋袁卫东闫静俞方英
文献传递
蚕菌循环利用是蚕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淳安利用桑枝屑栽培黑木耳的实践与效果被引量:8
2008年
1基本情况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温4℃,年平均温17℃。年降雨量1400mm,雨量充沛。境内千岛湖拥有53360hm^2水面,蓄水量丰富,水质澄清明净,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山地林相复杂多样,群山叠翠,溪流纵横、空气清新、环境洁净,为种植业、养殖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条件。
郑社会余建妹鲁浙安何次平袁卫东王伟科
关键词:蚕桑循环利用黑木耳可持续发展
元蘑新品种‘旗冻1号’被引量:1
2015年
元蘑新品种‘旗冻1号’是从吉林省白河林业局二道林场采集的野生元蘑Y3中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从接种到采收110~120 d,子实体丛生,深黄色,边缘内卷至平展,抗杂菌能力较强。单个子实体大小为6~9 cm×7~11 cm,菌盖厚1.0~1.5 cm,产量为每100 kg干料产鲜菇83.8 kg,子实体干湿比为1.4~2.2︰10。
王鹏姚方杰方明酒连娣翟玉袁卫东
关键词:元蘑系统选育
秀珍菇不同菌株液体菌种发酵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本项试验通过液体菌种制作,从菌株抗污染能力、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及产量等农艺性状研究比较了来源不同的4个秀珍菇菌株的特征特性。结果表明为秀珍菇1号菌株最佳,秀珍菇3号菌株次之,其它两个菌株表现不理想,达不到推广的要求。
闫静周祖法王伟科袁卫东陆娜
关键词:秀珍菇液体菌种菌株比较
工厂化双孢蘑菇不同降温刺激后的转录组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探究双孢蘑菇降温结实的分子机制,本实验以双孢蘑菇W192为对象,在催蕾期利用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对通过4 d、6 d、8 d把环境温度由21.5℃匀速降到17.5℃处理后的菌丝体进行基因表达分析.分析结果6 d有1481个差异表达基因,较8 d和4 d分别高出6.9%和34%.GO(Go Ontology)功能聚类分析表明,差异基因在细胞组分和生物学过程中分布较多,其中6 d除了在代谢、细胞过程中差异基因占优外,在胁迫响应、子实体分化和发育过程等条目下的差异基因明显并基本为上调表达,而4 d和8 d并没有出现这类差异基因,同时,6 d的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细胞内进行各种氨基酸和糖代谢更明显.KEGG通路(pathway)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氨基酸和抗生素生物合成通路上,其中6 d在糖酵解和核糖体生物合成通路富集,而4 d和8 d未出现.4 d、6 d降温刺激容易高产,但4 d出菇早,密度高,分层不明显等导致菇型受到影响,6 d更加稳产保质.本研究揭示了在不同降温刺激下的菌丝体的表达模式,可用于指导工厂化双孢蘑菇催蕾期环境调控.
陆娜宋吉玲闫静王伟科周祖法黄小苏袁卫东
关键词:双孢蘑菇原基差异基因
温度对秀珍菇生长发育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20年
为了研究秀珍菇变温结实机制,在不同温度(20、22、24、26、28、30℃)条件下对秀珍菇进行菌丝培养,待菌丝发满30 d后在4、8、12℃条件下进行3~24 h低温处理(以25℃处理作为对照),测定秀珍菇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漆酶等5种胞外酶活性;并在夏季进行不同温度(8、12、16、20℃)、不同时长(6、9、12、15、18 h)的打冷出菇试验。结果表明,在26℃条件下培养的菌丝生长势强,生长速率快,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菌丝生长势变弱。胞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处理温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5种胞外酶的活性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9~18 h内酶活性达到峰值;经4、8、12℃低温处理后,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淀粉酶4种胞外酶的活性增强,而胞外漆酶活性降低,且处理温度越低,漆酶活性越低。打冷出菇试验结果表明,8℃处理9~15 h和16℃处理12 h产量较高,单产达到100 g/包以上。从菇蕾形成和出菇整齐度来看,在16℃条件下处理12 h出菇效果较好。这说明对秀珍菇菌包出菇前进行打冷处理可以通过胞外酶活性变化来调节基质降解和营养吸收,进而调节出菇。本研究结果对深入研究食用菌变温结实机制和指导夏季秀珍菇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闫静王伟科袁卫东陆娜宋吉玲周祖法
关键词:秀珍菇菌丝生长胞外酶活性
8种胞外酶在香菇不同生长阶段的活性变化被引量:18
2014年
研究了香菇生长过程不同阶段胞外酶纤维素酶系(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木质素酶系(漆酶、愈创木酚酶、多酚氧化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香菇生长不同阶段均能检测到上述8种酶的活性,说明这些酶参与了香菇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各种酶活性峰值出现时间不尽相同,木质素酶的活性高峰出现在营养生长期,纤维素酶的活性高峰出现在生殖生长期,说明香菇生长过程中优先利用木质素。8种酶活性在香菇生殖生长阶段变化趋势较一致,从原基形成到子实体成熟均呈现逐步下降趋势。
王伟科陆娜周祖法宋吉玲袁卫东闫静
关键词:胞外酶活性香菇不同生长阶段
桑枝屑栽培猴头菇栽培模式试验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同栽培香菇相似的菌棒代替栽培瓶和栽培袋,再结合新的菌棒排位方式,与传统的两种栽培模式进行对比试验,对猴头菇菌丝生长时间、子实体产量和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菌棒栽培法较传统栽培方法更节约成本,并且产量、农艺性状、商品性等都具有优势。通过菌棒排位方式对比试验得出层架式立体栽培更适用于大规模的猴头菇生产。
陆娜闫静周祖法袁卫东王伟科宋吉玲
关键词:猴头菇立体栽培
引物对及其在鉴别桑树桑黄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物对及其在鉴别桑树桑黄中的应用。所述引物对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核苷酸序列为:上游引物5’‑CTTCGCGCTCAAATCCAACTC‑3’,下游引物5’‑GTATTTAAGAGGAGCCGACCCC...
王伟科袁卫东宋吉玲陆娜闫静
文献传递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