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彦涛

作品数:141 被引量:929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自筹基金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29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6篇建筑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7篇抗震
  • 38篇地震
  • 34篇建筑
  • 29篇阻尼
  • 23篇屈曲
  • 21篇阻尼器
  • 20篇减震
  • 19篇抗震加固
  • 17篇屈曲约束
  • 17篇屈曲约束支撑
  • 16篇抗震性
  • 16篇抗震性能
  • 16篇隔震
  • 16篇高层建筑
  • 15篇支座
  • 15篇消能减震
  • 15篇混凝土
  • 14篇时程
  • 14篇时程分析
  • 12篇混凝土框架

机构

  • 113篇中国建筑科学...
  • 31篇建研科技股份...
  • 6篇南京工业大学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南京建筑工程...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建筑学会
  • 2篇北京市建筑设...
  • 2篇中建安装工程...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北京城建设计...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清华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作者

  • 141篇薛彦涛
  • 29篇肖从真
  • 24篇高杰
  • 14篇王翠坤
  • 12篇韩雪
  • 11篇黄世敏
  • 10篇韦承基
  • 10篇金林飞
  • 10篇徐自国
  • 9篇徐培福
  • 9篇李澈
  • 8篇巫振弘
  • 8篇曾德民
  • 7篇史铁花
  • 7篇尹保江
  • 7篇王磊
  • 6篇刘伟庆
  • 6篇常兆中
  • 6篇葛学礼
  • 5篇汤荣伟

传媒

  • 18篇建筑结构
  • 14篇建筑科学
  • 12篇工程抗震与加...
  • 8篇建筑结构学报
  • 4篇工程抗震
  • 3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工业建筑
  • 2篇地震工程与工...
  • 2篇城市与减灾
  • 2篇土木工程与管...
  • 2篇第二十一届全...
  • 2篇第十二届高层...
  • 2篇第十一届高层...
  • 2篇全国抗震加固...
  • 1篇工程建设与设...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建筑施工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9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11篇2014
  • 10篇2013
  • 10篇2012
  • 8篇2011
  • 11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3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底部整体裙房上部多塔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被引量:55
1989年
多塔结构是一种新的结构形式。本文着重对双塔结构的平面地震反应和扭转耦连反应作了分析,给出了地震反应计算的一般方法。通过对结构的计算分析,建议平面反应问题取前4~6个振型进行SRSS法组合,扭转耦连反应取前12~18个振型进行CQC法组合。文中分析了双塔结构的自振特性以及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特性,可供作这类结构抗震设计的参考。
薛彦涛魏琏
关键词:多塔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足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RC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2
2015年
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是当前一种应用广泛的结构形式。文中进行10个足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RC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探讨墙体与框架连接构造、墙体本身构造措施等因素对框架整体抗震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可显著提高混凝土框架的水平承载能力,与纯框架相比,普通的填充墙框架试件的屈服、峰值、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31%~159%、51%~156%、45%~123%;2相比普通构造的框架填充墙,采用柔性连接或与柱脱开构造时,填充墙对混凝土框架的承载力、变形性能、刚度、耗能等影响降低,特别是前期服役性能。另外,采用拉结筋的连接方式比采用L形铁件更加直接、有效。这将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框架抗震性能评估和设计提供指导作用。
李建辉薛彦涛肖从真常兆中李英
关键词:足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框架支撑试验研究
将屈曲约束支撑用于结构体系,增强了整体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抗剪强度,有利于减小结构的层间位移和总体位移。将支撑应用到框架中以后,其滞回曲线较传统的框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形状由于受支撑的影响,变得更加饱满,其耗能能力得到了大...
金林飞薛彦涛
关键词:屈曲约束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侧刚度抗剪强度
文献传递
一种屈曲约束支撑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屈曲约束支撑,包括芯材、套设于所述芯材外部的套筒及填充在所述芯材与所述套筒之间的填充物,所述芯材与填充物之间套设有两层可相对滑动的无粘结层。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屈曲约束支撑在受压时填充物与芯材之间的摩...
薛彦涛高杰王磊
文献传递
托承重砖墙换组合截面梁柱改造法——坚果国际公寓售楼处改造实例分析
本文通过托承重砖墙换组合截面梁柱的成功实例,揭示了类似结构改造的新方案,并阐述了该方案的设计思想与设计方法,展示了该结构改造新方案的优越性与可行性,开阔了设计思路,可启发以后设计更新更合理的改造方案.
薛彦涛史铁花钟聪明
关键词:承重墙托换
文献传递
一种消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消能装置。包括: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一滑动件,通过所述调节机构改变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一固定件相背的两个表面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
李澈薛彦涛
文献传递
汶川地震砖混结构的震害原因分析和设计改进意见
砖混结构在汶川地震中大量破坏和倒塌,本文通过砖混结构的震害,分析砖混结构破坏和倒塌的主要原因有:地震烈度过大、建筑施工质量、结构构造措缺失、纵墙抗震承载力不足、断层等因素。在砖混结构设计中建议采取严控砖混结构层数、增加薄...
薛彦涛
关键词:汶川地震砖混结构底框结构震害圈梁构造柱
文献传递
传统抗震加固技术与抗震加固新技术的介绍被引量:23
2006年
我国抗震加固的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唐山地震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工作,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早期砖混结构以圈梁构造柱和砖墙的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为主。目前,砖混结构则多采用混凝土板墙加固方法,另外碳纤维加固法和高强不锈钢绞线加固法也应用于砖墙的强度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主要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转换体系加固法、黏钢加固法和黏碳纤维加固法。本世纪初消能减震技术开始逐渐应用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随着高强不锈钢绞线+高强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的研究成熟,越来越多的结构采用该方法进行加固。
薛彦涛范苏榕
关键词:碳纤维加固消能减震
结构受力层间位移(有害位移)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将侧向作用下结构下部结构变形引起上部结构的变形定义为层间非受力位移,此时上部各层的楼层剪力为零,用结构楼层层间位移减去层间非受力位移即可得到结构楼层的受力层间位移或层间有害位移。基于此假定,本文提出受力层间位移计算的力法和位移法,通过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层间位移的计算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采用力法时,对上部楼层的弯矩进行合理等效是关键,可以获得结构的非受力层间位移较精确解。采用位移法可方便快捷地计算楼层受力层间位移,同时结果为精确解。以位移法计算分析了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筒体结构受力层间位移角沿楼层高度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框架结构采用层间位移角作为反映结构破坏的参数基本合理,而剪力墙和框架筒体结构除底部楼层外,完全不可接受。
薛彦涛章万胜金林飞
关键词:层间位移角
国产钢材LYP225的低周疲劳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前,对于低屈服点钢材的低周疲劳性能试验的研究不多。对两组不同尺寸的国产低屈服点LYP225钢材进行低周循环加载试验,研究其循环骨架曲线、滞回环特点、低周疲劳寿命等特性;同时探讨长细比对低屈服点钢材疲劳寿命的影响。通过Ramberg-Osgood模型对不同应变幅加载下的滞回环进行拟合,得出钢材循环骨架曲线;通过Coffin-Manson模型拟合得到钢材的低周疲劳寿命S-N(应变-寿命)曲线;通过试验数据确立了混合强化参数并将其输入ABAQUS软件中,所得结果能很好地模拟LYP225钢材的滞回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国产LYP225钢材滞回环饱满,表现出良好的延性,低周疲劳特性好于国外相同试样尺寸的同等级钢材;国产LYP225钢材低周疲劳寿命受试样长细比的影响较大,相同应变幅下,长细比越大其低周疲劳寿命越低;通过试验数据拟合得到的强化参数可用于构件在整体结构中的地震反应分析。
葛荣荣薛彦涛牛向阳
关键词:低周疲劳S-N曲线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