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其清

作品数:16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篇甘蔗
  • 7篇育种
  • 4篇甘蔗新品种
  • 3篇选育
  • 3篇配合力
  • 3篇离体培养
  • 2篇培苗
  • 2篇组培
  • 2篇组培苗
  • 2篇无性系
  • 2篇抗病
  • 2篇黑穗病
  • 2篇高产
  • 1篇多抗
  • 1篇新品种选育
  • 1篇性状
  • 1篇性状变异
  • 1篇选育种
  • 1篇选择育种
  • 1篇游离氨基酸

机构

  • 10篇福建农学院
  • 5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农业大学
  • 1篇福建省农业厅

作者

  • 16篇薛其清
  • 14篇陈如凯
  • 8篇林彦铨
  • 4篇潘大仁
  • 3篇许莉萍
  • 3篇王建南
  • 3篇邓祖湖
  • 2篇周以飞
  • 2篇陈志坚
  • 2篇陈志坚
  • 2篇江鹤基
  • 2篇张木清
  • 1篇郭丽琼
  • 1篇陈耀
  • 1篇许莉萍
  • 1篇罗俊
  • 1篇郑德森
  • 1篇陈志坚
  • 1篇何启钧
  • 1篇曾献军

传媒

  • 9篇福建农学院学...
  • 2篇甘蔗(福建)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福建农业大学...
  • 1篇甘蔗糖业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4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8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蔗品种的资源鉴定、利用及新品种选育
陈如凯薛其清林彦铨周可涌王茂明陈志坚江鹤基李恩普李跃平郑德森谢仙环李挺郭丽琼陈锦华林娜
该项目属农艺学科领域。针对我国甘蔗品种资源缺乏、育种遗传基础狭窄和栽培品种落后等问题,13年间从17个国家和地区引进240个甘蔗品种,其中44个是各国80年代新育或推广的优良栽培品种,14个是世界广为利用的著名亲本品种,...
关键词:
关键词:甘蔗选育
甘蔗离体培养的变异机理及筛选技术——Ⅱ.甘蔗组培苗分化过程中一些生物大分子的变化被引量:5
1991年
比较5个供体的心叶和幼茎愈伤组织在 MS 和 N_6培养基中诱导分化绿苗过程 RNA,DNA 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绿苗诱导分化的第6—9 d,核酸总量和 RNA含量均达到最高值,第9 d 后两者逐渐下降.DNA 含量从诱导分化开始即呈下降趋势,第9d 时DNA 含量最少,然后义逐渐增加.蛋白质含量在诱导分化的前3 d 增加显著,第3 d 后呈下降趋势,第9 d 后渐趋减缓.不同的培养基对生物大分子的含量变化有一定影响.本试验揭示了在甘蔗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绿苗过程中,生物大分子变化的不同阶段与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的关系.
潘大仁周可涌薛其清
关键词:甘蔗离体培养RNA
从配合力分析探讨甘蔗家系抗黑穗病的育种潜力被引量:4
1996年
采用5×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选配的第1次无性种茎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浸渍接种黑穗病菌条件下,估算了9个亲本及其组合在新植蔗和宿根蔗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①20个家系抗性差异较大,以CP67/412、ROCl为母本的半同胞家系表现较强抗病性,而以CP72/1210、CP65/357为母本的半同胞家系表现一定感病性;②甘蔗抗黑穗病遗传是由加性效应基因和非加性效应基因共同控制;③发现CP67/412、ROClgca效应值较高,CP57/614次之,均具有可作为抗源亲本的育种潜力,④根据配合力总效应值评价组合,认为CP67/412×崖84/153、ROCl×崖71/374、CP67/412×崖71/374、ROCl×崖84/153、CP67/412×崖73/512、CP57/614×崖84/153是抗黑穗病较强的组合,可用于今后抗黑穗病育种计划。
王建南陈如凯薛其清林青山陈滨妍
关键词:甘蔗黑穗病配合力抗病育种
作物数量遗传理论在甘蔗选育种实践上的应用
1992年
本文叙述了我所十年来在甘蔗选育种实践中应用数量遗传学理论的研究结果,配合力分析合理评判了亲本的优劣,提高了组合选配的预见性。遗传力和重复力分析能客观反映不同性状的遗传特点,有助于对不同家系施加相应的选择强度。相关和通径分析揭示了杂种后代性状表现的内在关系,为选择策略的实施提供了依据。稳定性分析综合评价了基因型跨越生态环境的产量潜力和适应程度,有利于育成新品种的推广和布局。聚类分析从多维空间显示亲本组合或品种的相似性,可以作为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的辅助手段。
林彦铨陈如凯薛其清
关键词:数量遗传学甘蔗选择育种
甘蔗组培苗分化机理及筛选技术 Ⅳ.组培亚无性系的遗传效应与选择效果
1992年
对4个甘蔗组培亚无性系进行的遗传力、遗传进度分析表明,组培方法对茎数和株高的改良是有效的,但受到供体和培养基的影响:对锤度的影响较小。并使茎径略微变细,同时表明,在亚无性系第1代即可对茎径进行选择,而且根据茎径在亚无性系第2代中的选择,可望对其它性状也相应有不同程度的改良,但是仅采用组培方法以期望大幅度改良供体品种的综合性状将是困难的.
周以飞潘大仁薛其清陈如凯
关键词:甘蔗
甘蔗新品种福引79-8、福引79-9的选育和应用被引量:4
1989年
甘蔗新品种福引79-8,福引79-9是从国外引进的甘蔗品种中选育出来的,具有早生快发、分蘖力强、有效茎数多、高产高糖等特点,经济效益显著。本文报道福引79-8、福引79-9的选育过程、性状表现和栽培要点。
薛其清陈如凯江鹤基董月容林彦铨陈志坚
关键词:甘蔗
灰色关联度分析应用于甘蔗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被引量:6
1992年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9个甘蔗新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供试的9个新品种中,仙糖82/25、福农85/6601,福农83/61、福农85/1601、福农83/0706和福引83/13等6个品种的综合性状优异,前3个品种的表现尤为突出。本文还简要评述了这6个品种的种性。关联度分析对甘蔗新品种的综合评估可在育种的高代阶段应用。
龚得明薛其清陈如凯陈志坚
关键词:甘蔗综合评估
甘蔗高糖育种中亲本的配合力与野生血缘的利用被引量:13
1989年
以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的25个组合实生苗为材料,估算了10个甘蔗亲本的锤度及4个产量性状的gca和sea。结果表明,衡量蔗糖分的锤度遗传是亲本的加性效应,而衡量生长势的丛重遗传则取决于父本的加性基因效应。NCo 310作母本能将高糖特性传递给后代,崖64-389作父本有良好的糖分配合力,大茎野生种F_2杂种无性系崖73-226作父本,性状的配合力普遍良好。从高糖育种角度看,Co 419×崖64-389和NCo310×崖73-226的F_1群体表现最理想。本文还就野生血缘在甘蔗高糖育种中的利用进行了讨论,提出引进和利用大茎野生种的建议。
陈如凯林彦铨薛其清陈志坚张旭玲
关键词:甘蔗亲本育种配合力
甘蔗抗黑穗病育种技术的研究──Ⅰ.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的研究被引量:9
1994年
(1)采用针刺接种、催芽接种和浸渍接种等3种接种方式对13个甘蔗品种进行抗黑穗病能力的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对黑穗病的抗性存在着真实的遗传差异;浸渍接种可使品种的形态学抗性和生理生化抗性得到充分体现,客观而真实地反映品种的抗病性;针刺接种或催芽接种可越过形态学障碍而直接检查品种生理生化的抗性反应。(2)采用浸渍接种法测定8个甘蔗品种在整个发病生长季产生黑穗病株的发展动态,从累积的丛感染率和感染率的发展曲线分析表明:黑穗病鞭子在整个生长季的发生,明显有3个稳定的发展水平,丛感染率虽能较好地反映品种的初侵染,而茎感染率则更适于检测再侵染的状况,更加准确地评价品种的抗病性;茎感染率的发展曲线采用模拟是适宜的,其中K值作为品种抗病性鉴定指标以评价甘蔗品种抗黑穗病的育种潜力是可行的;采用病情流行总量作为品种抗病性鉴定指标比其他流行学参数(如Ymax.Yo.P.r)可能会更合理些,与K值的评价效果取得了一致性。
王建南薛其清陈如凯许莉萍陈云水
关键词:甘蔗黑穗病抗病性
甘蔗引进品种的评价和推广利用
陈如凯林彦铨伍洪波周普国许莉萍林影邓祖湖罗俊张华陈志坚张木清陈耀薛其清高三基徐良年
17年间引进240个甘蔗品种,其中44个是80年代各国新育成或推广的优良栽培品种,14个是业界广为利用的著名亲本品种,还有一批我国急需的大野后裔、远缘杂交后代和抗病鉴别寄主品种。引进数量多质量高,属我国甘蔗史首例。应用数...
关键词:
关键词:甘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