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贵信

作品数:43 被引量:732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7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氮肥
  • 13篇氮素
  • 12篇土壤
  • 7篇硝化
  • 7篇小麦
  • 7篇菜地
  • 6篇氨挥发
  • 5篇硝化作用
  • 5篇利用率
  • 5篇红壤
  • 5篇肥效
  • 4篇氮肥利用
  • 4篇氮肥利用率
  • 4篇栽培
  • 4篇尿素
  • 4篇旱地
  • 4篇反硝化损失
  • 4篇N2O排放
  • 3篇氮素矿化
  • 3篇氮素损失

机构

  • 42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北京市农林科...
  • 4篇福建省农业科...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澳大利亚墨尔...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市农林局

作者

  • 42篇蔡贵信
  • 11篇范晓晖
  • 9篇朱兆良
  • 9篇贺发云
  • 8篇曹兵
  • 7篇郭胜利
  • 7篇尹斌
  • 7篇金雪霞
  • 7篇郝明德
  • 6篇李辉信
  • 6篇党廷辉
  • 5篇陈德立
  • 5篇彭光浩
  • 4篇徐秋明
  • 4篇胡锋
  • 3篇丁洪
  • 3篇杨震
  • 3篇王跃思
  • 3篇李新慧
  • 3篇张绍林

传媒

  • 11篇土壤
  • 7篇土壤学报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农业环境保护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核农学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土壤学进展
  • 1篇氮素循环与农...
  • 1篇第七届全国青...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1
  • 2篇198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退化土壤恢复重建和季节性干旱防御关键技术研究
张桃林李忠佩鲁如坤杨艳生蔡贵信施亚琴徐仁扣王兴祥何园球季国亮时正元张斌范晓晖赵安珍刘洪顺曾希柏樊志升
项目采用宏观调研、田间定位动态观测和实验室模拟试验、示范相结合,传统技术和遥感、GIS等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红壤地区突出的土壤侵蚀、季节性干旱、土壤酸化和土壤肥力衰减等主要土壤退化形式的发生过程、作用机理及分布规律...
关键词:
关键词:退化土壤恢复重建
黄土高原南部春玉米地膜栽培的水肥效应与氮肥去向被引量:21
2003年
在黄土高原南部采用田间小区和微区试验 ,研究了春玉米地膜栽培下氮肥 水分 产量关系与氮肥去向 .结果表明 ,相同施肥条件下地膜栽培 (N12 0 C)比平作栽培 (N12 0 UC)增产显著 (46 .7% ) ,施用氮肥显著地发挥了地膜的增产潜力 ,处理N12 0 (尿素氮 12 0kg·hm-2 )、N180 (尿素氮 180kg·hm-2 )和N12 0 M(尿素氮 12 0kg·hm-2 +有机肥氮 6 0kg·hm-2 ) ,籽粒产量比对照CK (不施氮 )分别增产 4 1.8%、4 3.9%和34.7% .地膜栽培或施用氮肥都极大地改善了玉米水分生产效率 (WUE)和降水利用率 (RUE) ,试验中N12 0 C比N12 0 UC水分生产效率提高 5 7.9% ,降水利用效率提高 5 4 .5 % ;处理N12 0 、N180 和N12 0 M比CK处理WUE分别提高 38.4 %、4 7.4 %和 32 .4 % ,RUE分别提高 4 2 .3%、4 3.9%和 34.7% .由于供试有机肥是半腐解的牛粪 ,比尿素氮素供给迟缓 ,所以对玉米产量和WUE提高幅度小 .试验水分测定反映出 ,玉米利用的水分 73.0 %~ 83.7%来自降雨 ,表明决定春玉米产量的关键水分是生育期降水 .玉米地膜栽培对氮肥去向有微弱影响 ,相对于平作玉米 ,氮肥总的回收率差异不大 ,但氮肥利用率下降 7.3个百分点 ,土壤残留率上升 6 .4个百分点 .土壤当季残留氮主要集中在 0~ 2 0cm 。
党廷辉郝明德郭胜利蔡贵信
关键词:春玉米地膜栽培氮肥水分利用氮肥去向
一种直接测定硝化—反硝化气体的^(15)N示踪—质谱法被引量:9
1995年
本文对^(15)N示踪—质谱法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15)N丰度气体样品的测定中,用两种方法(反硝化作用源的^(15)N丰度法和气样的^(15)N丰度法)计得的反硝化损失量基本一致,故建立起来的^(15)N示踪—质谱法是可靠的。该方法的测定偏差随气样^(15)N丰度的降低而增大。此外,回收率结果表明,(N_2+N_2O+NO_2)-^(15)N累积释放量占加入NO_3-^(15)N量的94.1%。因此,这一方法可用于直接测定氮肥的硝化—反硝化损失的研究中。
李新慧蔡贵信彭光浩曹亚澄周克瑜朱兆良
关键词:^15N示踪质谱法硝化
华北平原不同作物-潮土系统中N_2O排放量的测定被引量:27
2001年
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试验站应用原状土柱培养法测定了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 -潮土系统中N2O的排放量 ,比较了不同作物对农田土壤中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豆、花生、玉米和棉花4种作物系统的N2O排放通量有所差异 ;生长期间不施氮肥处理下N2O排放总量为0.57—1.00kgN·hm -2,施氮肥处理下为1.48—3.12kgN·hm-2,作物系统间有较大差异。氮肥产生的N2O -N占施肥量的0.57 %—1.58 % ,其中玉米作物系统是棉花作物系统的近3倍。
丁洪蔡贵信王跃思陈德立
关键词:华北平原作物潮土
冀北高原草甸栗钙土春小麦中化肥氮去向的研究被引量:25
1997年
在冀北高原张北县的草甸栗钙土上,采用15N质量平衡法和微气象学技术,对春小麦中氮肥的去向,以及氨挥发进行了田间原位观测。试验中的氮肥用量为N4.83kg/亩,1/3作基肥、2/3作追肥。基肥随播种施入,追肥于拔节期撤施,随即灌水。结果表明,小麦回收、土壤残留和损失的肥料氮各占施入氮量的37.8%-48.3%、33.80—40.4%和14.30-25.4%。其中,尿素作基肥与作追肥的处理之间,其氮素的去向无明显的差异,但是,小麦对追施的碳铵的回收率比尿素的低约10%,而损失则高7.5%。作追肥施用的尿素和碳铁的氨挥发分别只占施入氮量的1%和5%。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小麦吸收的氮素中来自肥料氮的比例不足1/3,而以土壤来源氮为主。
边秀举王维进杨福存李仁岗蔡贵信李新慧杨震朱兆良
关键词:小麦氨挥发春小麦栗钙土
中国农田中氮肥的氨挥发损失
蔡贵信朱兆良陈德立范晓晖张绍林徐银华彭光浩
评述了我国有关农田中氮肥的损失及其对策的研究结果。主要涉及农田中氮肥的损失程度、途径和机理;氮肥损失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技术原则和主要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确定适宜的施氮量,以及采用深施、水肥综合管理...
关键词:
关键词:农田氨挥发氮肥损失
旱作农田生态系统中水分管理与氮素循环
<正> 氮素是作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由于多数农田土壤氮素含量较低,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养分需求,因此,通常采取施用有机肥或氮肥来补充调节土壤氮素的不足。过量的施用氮肥,既可能增加生产成本,也可能带来环境问题。施人...
党延辉郭胜利郝明德蔡贵信
文献传递
用^(15)N标记肥料研究旱地冬小麦氮肥利用率与去向被引量:25
2003年
在黄土旱塬 2年的田间试验表明 ,在特殊干旱年里小麦施氮肥增产仍很显著 ,但氮肥效果受到明显抑制 ,施氮处理间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播种前土壤水分含量对旱作小麦产量有决定性作用。15N微区试验表明 ,尿素作基肥混施入耕层后 ,小麦当年利用率为 3 6 6%~ 3 8 4% ,土壤残留率为 2 9 2 %~ 3 3 6%。氮肥的后效显示 ,土壤残留的氮素可被第 2茬小麦部分利用 ,占施氮量的 2 1 %~ 2 8% ,相当于 0~ 40cm土壤残留氮的 6 7%~ 8 7%。土壤残留的氮素主要集中在 0~ 40cm土层中 ,土壤剖面中残留氮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膜间种植对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在试验年里没有显示作用 ,但大大增加了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率。
党廷辉蔡贵信郭胜利郝明德王百群
关键词:旱地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同位素标记覆膜栽培黑垆土
不同大豆品种在酸性红壤和石灰性土壤上耐低磷能力的差异被引量:8
1999年
研究不同耐低磷大豆品种在酸性红壤和石灰性土壤上的耐性变化。结果表明,大豆品种的耐低磷能力与土壤类型有一定关系,干物质积累量和磷积累量的大豆品种×土壤类型间交互作用极显著。在酸性低磷红壤上,大豆品种湘春91—100、涟源泥冬黄豆和浙春2 号的干物质量和磷积累量都显著高于桂阳傲泉黄豆和湘豆3 号。在石灰性土壤上,干物质表现为湘春91—100、涟源泥冬黄豆> 桂阳傲泉黄豆、浙春2 号> 湘豆3 号,而磷积累量除湘春91—100 显著较高外,其它4 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
丁洪蔡贵信姜秀勇李生秀
关键词:大豆酸性红壤石灰性土壤土壤类型
渍水土壤中反硝化气体的直接测定
1991年
已有的研究表明,氮肥施入稻田后,其中约有50%的氮将以气态而损失(包括氨的挥发损失和氮的反硝化损失)。目前,在田间已能用微气象学法测定稻田氨的挥发量。但对于氮的反硝化损失量迄今仍沿用差异法(即以氮的总损失量减去氨挥发量之差值,作为表观反硝化损失量)计算出。因此,寻找一个能在稻田原位测定反硝化损失量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蔡贵信朱兆良
关键词:土壤渍水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