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力

作品数:133 被引量:347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1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2篇心肌
  • 15篇血压
  • 15篇高血压
  • 14篇镇卫生院
  • 14篇卫生院
  • 14篇乡镇卫生
  • 14篇乡镇卫生院
  • 11篇房室
  • 11篇病毒
  • 10篇毒性
  • 10篇心病
  • 10篇心肌炎
  • 10篇心脏
  • 10篇综合征
  • 10篇肌炎
  • 10篇冠心病
  • 10篇病毒性
  • 9篇动脉
  • 9篇血管
  • 8篇电生理

机构

  • 129篇四川省人民医...
  • 24篇四川大学
  • 6篇成都市第一人...
  • 5篇成都市第三人...
  • 4篇四川省医学科...
  • 4篇三六三医院
  • 3篇遵义医学院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四川省医学情...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滁州市第一人...
  • 1篇四川省中医药...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133篇蔡力
  • 39篇陶剑虹
  • 32篇唐英蓉
  • 31篇廖菁
  • 31篇王海江
  • 30篇郑竹虚
  • 30篇姜荣建
  • 29篇韩亮
  • 24篇周晓芳
  • 24篇黄启华
  • 20篇罗莹
  • 19篇刘明江
  • 16篇程标
  • 14篇李英
  • 12篇尹立雪
  • 11篇刘中英
  • 10篇李春梅
  • 9篇武文博
  • 8篇邓燕
  • 8篇曹强

传媒

  • 40篇实用医院临床...
  • 19篇四川医学
  • 12篇医学科技
  • 5篇心血管病学进...
  • 4篇中华超声影像...
  • 4篇中国心血管杂...
  • 3篇四川省卫生管...
  • 3篇西部医学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重庆医学
  • 2篇职业卫生与病...
  • 2篇心功能杂志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8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16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10篇2003
  • 6篇2002
  • 10篇2001
  • 7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MI患者血浆核苷酸水平与心肌酶的相关性研究
1994年
本文对2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与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相关性研究。同时设正常对照30例。结果:患者于入院时和入院后 8、6、24、48、72小时和 7天分别测试的 cAMP、CGMP含量均呈水平降低直到逐渐恢复。与正常对照比较 P<0.01。在同样时间测心肌酶谱:AST、CK、LDL、HBDH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CAMP、cGMP与心肌酶谱均有相关性。但cAMP与心肌酶入院时和入院后8、16、48小时相关性最明显 P<0.05—0.01。cGMP与心肌酶入院后 8、16、48小时相关性最显著P<0.01—0.05。提示血浆核苷酸水平在AMI时可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测指示,有助于预测心功能、心律失常、梗塞面积大小及预后等。
唐英容郑竹虚蔡力姜荣建周晓芳陶剑虹刘明江陈树岳林先
关键词:心肌梗塞急性环核苷酸心肌酶
心腔内超声评价希氏束起搏心脏血流动力学和解剖结构重构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采用单一的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检测和评价直接希氏束起搏诱导的心室激动顺序、心脏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重构。方法 六只急性闭胸直接希氏束起搏狗模型。采用美国Medtronic导向引导鞘管和主动螺旋电极 ,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引导下将起搏电极分别置放于希氏束 (n =6)和右室心尖 (n =6)。所有部位的起搏频率均控制为 12 0次 /min。采用二维灰阶、血流频谱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技术 ,分别测量和计算心脏不同部位起搏时心室各房室和相连大血管解剖结构内径和容量、心肌的激动顺序和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 ,并进行不同起搏状态上述测量参数的配对统计比较。结果 希氏束起搏状态下 ,左心室壁内心肌的激动顺序、心脏主要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与窦性心律状态下相同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与右心室心尖起搏状态下相同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单一的心腔内超声和组织多普勒技术能够有效地量化评价心脏起搏状态下的心脏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相比较 。
尹立雪蔡力李春梅邓燕程力剑李爽王珊Tim LaskeNancy RakowTerrell Williams郑昌琼李德玉汪天富郑翊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希氏束
房室结有效不应期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附7例报告)
2004年
目的 探讨房室结有效不应期 (AVNERP)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射频消融术(RFCA)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 196例AVNRT行RFCA后 7例复发者两次心电生理检查结果。其中男 2例 ,女 5例。年龄 2 4~ 5 5岁。术后复发时间 3月~ 1年不等。结果 ①心电生理检查证实 7例均为AVNRT术后复发者 ;②第一次RFCA后 ,AVNERP与慢径ERP的绝对平均差值为 35 .71ms,第二次RFCA后 ,差值为 111.4 3ms,两者相比 ,有明显的差异 ;③ 7例复发者 ,经第二次RFCA后 ,至今无 1例复发( >1年 )。结论 AVNRTRFCA术后 ,AVNERP明显延长 ,应作为RFCA成功的标准之一 。
刘明江李刚贺涛陶剑虹周晓芳蔡力
关键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术后复发电生理检查
无痛性心肌梗塞300例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无痛性心肌梗塞(PMI)的临床特点;核素心肌显像(EC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其诊断价值。方法:300例住院心肌梗塞患者,其中男196例,女104例。有胸痛者234例,无胸痛者66例。同时行 ECT 和冠脉造影检测,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PMI 患者的女性比例、年龄、体重指数及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病率等指标均高于有胸痛组(P<0.05~<0.001);(2)临床症状:心衰、胃肠道症状、低血压或休克、脑卒中、异位疼痛等症状在两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0.001);(3)心肌酶学、TnT、ECG 在无痛组阳性率明显低于有痛组 (P<0.001);(4)ECT 与 CAG 两组间阳性率无差异;(5)PMI 组的误诊(27.27%)、漏诊(25:76)及住院死亡率明显高于有痛性心肌梗塞组(均为0%),P<0.01。结论:(1)ECT 是一种无创、方便、费用低的早期诊断 PMI 的重要方法;(2)动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是减少 PMI 误诊和漏诊的方便手段之一。
舒燕蔡力姜荣建唐英蓉盛勇
关键词:心肌梗塞放射性核素显像冠状血管造影
热休克蛋白70与缺血-再灌注[A1]损伤被引量:2
2008年
热休克蛋白70(HSP70)是一种有高度保守性的应激蛋白,在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移植,以及心脑血管重建技术的开展,缺血-再灌注损伤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调动内源性的[A2]保护机制减轻损伤,成为目前一种新的途径之一[A3]。现就HSP70分别在脑、心、肝、肾、肺及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杨秀云蔡力陶剑虹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缺血-再灌注损伤器官移植血管重建
小康型乡镇卫生院人员配备标准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小康型乡镇卫生院人员配备标准。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乡镇卫生院人员配备现况,通过定性访谈和专家咨询的方法收集有关小康型乡镇卫生院人员配备的意见。结果小康型乡镇卫生院每千农业人口配备乡镇卫生院人员数在1.8~2.5人之间;卫生技术人员占人员总数的85%~95%;预防保健人员每万农业人口不少于2.5人配备;医护比在11.2~11.5之间;医技及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0%左右;小康型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数占人员总数的10%~15%;专职管理人员数占管理人员总数的30%~40%。结论小康型乡镇卫生院应增加预防保健人员配备;优化医护比;重视专职管理人员配备。
刘雅倩郑勇廖菁李芳平蔡力王海江孟庆贵赖伟冯益身韩亮杨崟玺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
小康型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初探
2011年
目的探讨小康型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乡镇卫生院建设现况,通过定性访谈和专家咨询的方法收集有关小康型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意见。结果小康型乡镇卫生院床位规模按每千农业人口1.4~2.0张设置,建筑面积60~100 m2/床,或采用业务用房建筑面积60~80 m2/床;绿地面积达到总占地面积的35%~40%;建筑层数可考虑3~6层。结论小康型乡镇卫生院根据居民需求设置床位规模;适当增加建筑面积;合理规划绿地面积。
刘雅倩郑勇廖菁李芳平蔡力王海江孟庆贵赖伟冯益身韩亮杨崟玺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
小康型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创建模式初探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小康型农村地区的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创建模式。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现场调查、定性访谈、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多种方法,了解四川省双流县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创建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专家意见,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小康型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创建模式。结果提出了小康型乡镇卫生院创建特色专科的条件、如何创建和管理特色专科的模式。结论特色专科的创建需具备内外环境条件,专科方向和诊疗项目的确定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突出特色、强化管理是特色专科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郑勇杨崟玺廖菁李芳平蔡力王海江孟庆贵赖伟冯益身韩亮张庆梅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
老年高血压及氨氯地平干预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征及氨氯地平治疗效果 ,并与非老年组比较。方法 将 15 9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成老年组和非老年组 ,给予氨氯地平治疗 5~ 10mg/d、 4周。于用药前后分别测患者血压、 2 4h动态血压及血液生化学等检查。结果 治疗前 ,老年组 2 4小时 ,白昼、夜间 2 4h3个时间段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舒张期负荷值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P <0 0 5 ;治疗后上述各值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检出率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 ,P <0 0 5 ,治疗后 ,两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以收缩压明显升高 ,脉压差较大 ,血压负荷值大 ,血压昼节律消失多为其特征 ;氨氯地平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 ,可明显改善上述异常 。
周晓芳蔡力闫亚非王伟
关键词:高血压氨氯地平干预研究老年人
小康型乡镇卫生院科室设置标准探讨
2011年
目的初步探索小康型乡镇卫生院科室设置标准。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项目县乡镇卫生院科室设置现况,通过定性访谈和专家咨询的方法收集有关小康型乡镇卫生院科室设置的意见。结果小康型乡镇卫生院设置专门的副院级公共卫生机构;门诊科室按照"7+3"模式设置;住院科室按照常规方案或按照分设中医、西医和康复病区的方案;根据具体条件决定手术室的设置。结论小康型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科室设置可进一步完善;门诊和住院科室设置多元化;管理科室设置进一步细化。
刘雅倩郑勇廖菁李芳平蔡力王海江孟庆贵赖伟冯益身韩亮杨崟玺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小康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