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蒲唯丹

作品数:33 被引量:27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2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精神分裂症
  • 8篇分裂症
  • 6篇抑郁
  • 6篇精神病
  • 5篇中介
  • 5篇中介作用
  • 5篇少年
  • 5篇首发
  • 5篇青少年
  • 4篇心理
  • 4篇性体验
  • 4篇英文
  • 4篇首发精神分裂...
  • 4篇脑功能
  • 4篇磁共振
  • 3篇心理弹性
  • 3篇影像
  • 3篇症状
  • 3篇神经影像
  • 3篇功能磁共振

机构

  • 30篇中南大学湘雅...
  • 9篇中南大学
  • 7篇中南大学湘雅...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香港大学
  • 2篇陕西理工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湖南工程职业...
  • 1篇吉首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耶鲁大学
  • 1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韶关学院

作者

  • 30篇蒲唯丹
  • 14篇刘哲宁
  • 8篇唐海波
  • 7篇薛志敏
  • 6篇张雯
  • 5篇吴国伟
  • 4篇姚树桥
  • 3篇陶好娟
  • 3篇刘畅
  • 3篇欧阳萱
  • 3篇王政
  • 2篇赵靖平
  • 2篇吴晓薇
  • 2篇何晓琴
  • 2篇孙梦
  • 2篇王伟岩
  • 1篇张向晖
  • 1篇胡爱民
  • 1篇李丽
  • 1篇武成莉

传媒

  • 24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心理学与创新...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领悟社会支持与成人依恋对焦虑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探讨领悟社会支持与成人依恋对焦虑的作用机制。方法:以56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心境和焦虑症状问卷(MASQ),依恋方式问卷(ASQ)及社会支持问卷(SSS)进行测量。结果:焦虑分与领悟社会支持得分显著负相关(r=-0.121),并与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得分显著正相关(r=0.280和r=0.218),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与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显著负相关(r=-0.108和r=-0.212);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通过不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间接作用于焦虑,不安全型依恋是领悟社会支持对焦虑作用的中介变量。结论:不安全型依恋直接作用于焦虑,不安全型依恋是领悟社会支持对焦虑作用的完全中介变量。
唐海波蒲唯丹姚树桥
关键词:领悟社会支持焦虑中介作用
短程抗精神病药治疗对首次发病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丘脑-皮质环路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短程抗精神病药治疗对首次发病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丘脑-皮质环路的影响。方法在短程抗精神病药治疗前后, 采集83例首次发病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 同时招募匹配的117名健康对照, 评估药物治疗前后的丘脑-皮质环路与临床症状的变化。采用左右两侧半球丘脑为种子点, 与全脑体素行功能连接分析。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索丘脑-皮质环路功能连接变化与临床症状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1)基线期, 与健康对照相比, 精神分裂症患者丘脑-前额叶环路(包括额中回/下回、扣带中回/后回、顶下小叶等)的功能连接显著降低, 同时丘脑-感觉运动区环路(包括中央前回、颞上回/中回/下回、海马旁回、枕中回等)的功能连接显著增强(均P<0.05, FDR校正)。(2)短程抗精神病药治疗后, 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线期异常降低的丘脑-前额叶连接显著增强, 而基线期异常增强的丘脑-感觉运动区连接显著降低(均P<0.05, FDR校正)。(3)进一步相关分析显示, 治疗后丘脑-前额叶环路的连接增强及丘脑-感觉运动区环路的连接降低均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的降低显著相关(r=0.435, P=0.014;r=0.394, P=0.028, 未校正)。结论首次发病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丘脑-皮质环路异常以丘脑-前额叶环路连接降低和丘脑-感觉运动区环路连接增强为特征;短程抗精神病药治疗能部分改善丘脑-皮质环路的功能异常, 且与临床症状的缓解相关。
吴国伟沈妍昱张雯刘哲宁陈友凯吕海龙龙易成邓梦婕蒲唯丹
关键词:神经环路
贫困青少年精神病性体验及其影响因素
2020年
目的:探讨贫困青少年精神病性体验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社区精神病性体验评估问卷、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创伤史问卷对湖南省498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贫困青少年精神病性体验检出率高于非贫困青少年;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创伤经历对贫困青少年阳性症状(B=0.562,P<0.001)、阴性症状(B=0.208,P=0.033)、抑郁情绪(B=0.149,P=0.007)有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贫困青少年阳性症状有负向预测趋势(B=-0.033,P=0.088)。一般社会人口学变量中,年龄对贫困青少年阳性症状(B=0.91,P<0.001)、阴性症状(B=1.11,P<0.001)、抑郁情绪(B=0.457,P<0.001)有正向预测作用,少数民族对贫困青少年阳性症状(B=-1.338,P=0.02)、抑郁情绪(B=-0.724,P=0.015)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创伤经历是贫困青少年精神病性体验的危险因素。年龄、民族可能是贫困青少年精神病性体验的重要影响因素。
王莹莹刘哲宁王东方阳洁张雯蒲唯丹张劲强
关键词:贫困青少年
童年期伤害经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
杨波王政薛志敏刘哲宁蒲唯丹赵凤琴李艾文易文英王鹏吴国伟刘畅李丽
首发重度抑郁障碍患者大脑皮质曲率的变化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首发重度抑郁障碍患者大脑皮质平均曲率的异常特征。方法:运用基于皮层表面的形态学方法分析首发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皮质曲率异常特征,入组对象为41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和52例健康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患者的左侧枕叶外侧、梭状回、额中回上部、中央后回、岛回以及右侧顶下小叶、舌回、颞中回、距状旁回的皮质曲率显著大于健康对照,而患者右侧颞上沟后部的皮质曲率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结论:广泛增加的皮质曲率反映出大脑灰质减少可能是重度抑郁障碍的神经病理学特征,并且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大脑皮质的适应性代偿改变。
王伟岩唐海波蒲唯丹
关键词:抑郁症
先天性失歌症视觉情绪信息加工的异常特征
2019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失歌症,这种由神经功能缺陷所致音乐能力不足的特殊听觉失认症,是否存在视觉情绪信息加工的异常特征。方法:对20例先天性失歌症,20例正常对照被试进行面孔表情识别任务(FAIT)测试,同时测量情绪智力、音乐情感反应倾向指标。结果:失歌症组的情绪智力得分与音乐情感反应强度均低于正常被试组;在控制了情绪智力得分后,两组对负性悲伤表情识别的正确率与正确反应时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失歌症对负性悲伤表情识别的正确率低于正常组,正确反应时高于正常组;而在愉快、中性表情条件下两组不存在这种差异。结论:失歌症在听觉情绪信息加工存在缺陷外,视觉情绪信息加工上也存在一定困难,并且在控制情绪智力后,这一视觉情绪信息加工异常依然存在。
骆天唐海波蒲唯丹
关键词:音乐能力情绪智力
儿童期创伤对青少年精神病性体验的影响:心理弹性的调节效应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探讨儿童期创伤、心理弹性和青少年精神病性体验的关系。方法:采用社区精神病性体验评估问卷(CAPE)、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和儿童版创伤史问卷(THQ)对湖南省602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儿童期创伤、心理弹性和青少年精神病性体验显著相关:儿童期创伤对青少年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抑郁情绪均存在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青少年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抑郁情绪均存在负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和儿童期创伤交互项对精神病性体验不同症状亦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随着心理弹性水平的增加,儿童期创伤对精神病性体验的正向主效应会相应减弱。结论:儿童期创伤是青少年精神病性体验的风险因素,心理弹性是青少年精神病性体验的保护因素,且可以调节儿童期创伤对青少年精神病性体验的影响。
郝以辉王东方杨新华张雯孙梦黄玉洁蒲唯丹欧阳萱刘哲宁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弹性
精神病学课程及精神科工作经历对精神疾病态度的影响(英文)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索针对医学生的精神病学课程及精神科工作经历在改善歧视态度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156名没上过精神病学课程的医学生,161名已完成精神病学课程的医学生及120名精神科医生进行调查,通过协方差分析比较三组人群从四个因素方面对精神疾病的态度。结果:与已完成精神病学课程的医学生及精神科医生相比,未上过精神病学课程的医学生在与精神病人的社交意愿方面表现出更多的歧视和更负面的态度。已完成精神病学课程的大学生与精神科医生的态度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结论:开展规范的精神病学课程有助于提高医学生对精神疾病的病因认识、培养对精神病人积极的态度以及降低歧视。
孙梦薛志敏薛志敏薛志敏蒲唯丹
关键词:病耻感医学生精神科医生
精神分裂症及其健康同胞脑灰质体积异常的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及其健康同胞的脑灰质体积的异常,为寻找精神分裂症大脑灰质异常内表型提供新的线索。方法:对27例精神分裂症、26例精神分裂症健康同胞以及27例年龄、性别及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进行结构磁共振扫描。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比较各组的全脑灰质体积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健康同胞存在左侧枕中回、左侧楔前叶以及右侧丘脑的体积增大,精神分裂症存在左侧颞中回,左侧额上回,双侧颞下回的灰质体积下降以及右侧丘脑体积的增大;与其健康同胞相比,精神分裂症存在左侧额上回、双侧颞下回的灰质体积减小。其中,左侧额上回的灰质损失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总分以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呈显著相关。结论:研究中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脑灰质体积下降,而精神分裂症健康同胞则存在脑灰质体积增大。健康同胞的脑灰质体积增大可能是使其免于罹患精神分裂症的代偿性改变,这些异常的改变可能反映了健康同胞对其遗传易感性相关的脑区灰质异常的代偿性保护作用。
黄存良刘畅薛志敏蒲唯丹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同胞
精神分裂症磁共振研究的现状与思考被引量:5
2011年
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显著推动了精神医学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但因为大脑与精神医学的复杂性,精神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仍然是一个“迷”。自Eugen Bleuler 1911年提出“精神分裂症”的疾病命名正好过去了100年,但对该病本质的认识仍无突破性的进展。最新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是表现为脑功能失调的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
刘哲宁蒲唯丹赵靖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神经影像学技术磁共振脑功能失调发病机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