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蒲万芬

作品数:512 被引量:1,707H指数:21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0篇专利
  • 24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1篇石油与天然气...
  • 64篇化学工程
  • 13篇理学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天文地球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文化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13篇油藏
  • 78篇驱油
  • 72篇采收率
  • 53篇原油
  • 41篇调剖
  • 40篇油田
  • 39篇抗盐
  • 37篇表面活性
  • 36篇活性剂
  • 36篇表面活性剂
  • 34篇稠油
  • 31篇堵水
  • 31篇丙烯
  • 29篇提高采收率
  • 27篇乳化
  • 26篇调驱
  • 26篇纳米
  • 25篇岩心
  • 24篇耐温
  • 24篇高温高盐

机构

  • 451篇西南石油大学
  • 60篇西南石油学院
  • 50篇中国石油天然...
  • 33篇中国石油
  • 16篇中国石化
  • 13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四川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石油新疆...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川庆钻探工程...
  • 2篇中国石油西南...
  • 2篇长庆石油勘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四川职业技术...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青海...

作者

  • 511篇蒲万芬
  • 96篇刘锐
  • 79篇孙琳
  • 76篇金发扬
  • 53篇赵金洲
  • 44篇李一波
  • 32篇赵田红
  • 31篇袁成东
  • 29篇贾虎
  • 29篇李科星
  • 27篇周明
  • 27篇魏兵
  • 21篇刘永兵
  • 18篇杨燕
  • 15篇陈亚飞
  • 15篇姜峰
  • 14篇杨洋
  • 13篇陈博文
  • 12篇唐晓东
  • 12篇赵帅

传媒

  • 23篇西南石油学院...
  • 2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5篇油田化学
  • 14篇油气藏评价与...
  • 13篇精细石油化工
  • 13篇精细石油化工...
  • 10篇特种油气藏
  • 9篇应用化工
  • 9篇钻采工艺
  • 8篇石油学报
  • 7篇断块油气田
  • 7篇试采技术
  • 6篇石油钻采工艺
  • 5篇现代化工
  • 5篇油气地质与采...
  • 5篇地质科技情报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天然气工业
  • 4篇新疆石油地质
  • 4篇化学研究与应...

年份

  • 7篇2024
  • 39篇2023
  • 52篇2022
  • 49篇2021
  • 25篇2020
  • 38篇2019
  • 25篇2018
  • 23篇2017
  • 34篇2016
  • 33篇2015
  • 16篇2014
  • 16篇2013
  • 18篇2012
  • 11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 12篇2008
  • 23篇2007
  • 15篇2006
  • 25篇2005
5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致密油藏CO<Sub>2</Sub>驱多尺度控窜体系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油藏CO<Sub>2</Sub>驱多尺度控窜体系及制备方法,包括纳米级CO<Sub>2</Sub>响应性蠕虫状胶束体系和微米级CO<Sub>2</Sub>响应性分散胶,所述纳米级CO<Sub>2</S...
杜代军蒲万芬刘锐陈博文邹滨阳
文献传递
低伤害预凝胶型压井液的性能评价
2004年
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交联剂C-2、缓蚀剂CT2-15、粘土稳定剂WD-1 等为原料,研制了一种低伤害预凝胶型压井液,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预凝胶型压井液密度可调范围大,室内岩芯流动实验中,岩芯的渗透率恢复值达0.891,滤失量极低,对金属腐蚀性小。
罗宪波武海燕蒲万芬赵金洲
关键词:压井液低伤害粘土稳定剂滤失量岩芯
灰色关联决策模型及在调驱方案优化决策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在灰色理论和模糊数学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决策模型,对区块整体调驱方案优化决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色关联模型能有效地解决因素间相互制约的工程优化决策问题,在区块整体(弱凝胶)调驱方案中从稳油控水程度、成本投入等多因素综合考虑,并非处理量大、增油量多的方案就是最佳方案。在大港油田官 195 断块弱凝胶调驱方案中,处理剂量为3 485 m3 左右较为适宜。
王生奎蒲万芬叶亮
共混胶高温堵剂实验室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钠粘土与AM单体共混,在130℃下与引发剂和交联剂反应生成了共混胶.该共混胶体系中含钠土6%,单体AM 6%~7%,引发剂Y100~200 mg/L,交联剂J 1%~1.5%.钠土的加入,延缓了成胶时间,提高了热稳定性.该共混胶强度高,封堵能力强,高温堵水应用前景良好.
荣元帅蒲万芬
关键词:共混胶高温堵剂
裂缝性油藏控水堵水方法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9
2010年
随着油田逐渐进入后期开采,调堵井的数量不断增加,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高温、高盐以及裂缝性等恶劣油藏条件下提高采收率技术。目前凝胶类和颗粒类堵剂依然是裂缝性油藏化学调堵体系的主流;另外基于对水体分布、能量预测等油藏地质条件全面认识下的各种物理堵水技术也得到了较好应用。从裂缝性油藏控水堵水难点出发,介绍了国内外的配套技术,重点综述了恶劣油藏条件下的各种凝胶体系,并分析了提高凝胶体系热稳定性的研究思路,认为聚合物高温碳化作用对凝胶的使用有着变革性意义。用某种高吸水材料配成的软颗粒状凝胶完井液130℃高温下与低渗岩心动态污染时,在岩心端面形成强度高、韧性好的黄-黑色胶质暂堵层,极大地避免了漏失,降低了水相圈闭的损害,在中国东海天外天高温低渗气田A1s、A7完井中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另外,丙烯酰胺与丙烯酸叔丁酯的共聚物(PAtBA)用聚乙烯亚胺作交联剂的凝胶体系在国外已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聚乙烯亚胺有着低毒、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研制出性能更优越的聚合物与之交联对未来的凝胶体系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最后从控水-堵水-治水整体思路出发,提出了对今后的研究设想。
贾虎蒲万芬赵金洲金发扬
关键词:裂缝性油藏凝胶采收率
适用于油田产出水的核‑壳形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油田产出水的核‑壳形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聚合物以功能化的聚酰胺‑胺杂化超细化二氧化硅为核,以丙烯酰胺、丙烯酸为亲水单体,以甲基‑N,N‑二己(辛)基丙烯酰胺为疏水单体,由氧化还原体系引发聚合反应,制备...
蒲万芬刘锐杜代军辜炯益
文献传递
强化空气泡沫体系的长期有效性被引量:1
2015年
在漫长的驱油过程中,强化空气泡沫驱体系势必发生一些不利于驱油的变化。针对研制的强化空气泡沫体系(0.1%十二烷基硫酸钠ZD8+0.05%甜菜碱G5+0.2%疏水缔合聚合物WP8),在90℃下对强化泡沫体系(以下简称ZGP体系)和老化后的强化泡沫体系(以下简称ZGPA体系)进行一系列的性能对比研究,并进行了泡沫驱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ZGPA体系的析液半衰期为522 s,仅为ZGP体系的1/3。ZGP泡沫体系能够形成更完整、致密的多层次网络结构,泡沫壁整体性较好;而ZPGA体系泡沫中的骨架结构疏松、泡沫壁整体性较差、气泡大小均匀性差。两者均具有较好的耐油性,ZGPA体系的相对较差。在泡沫驱替实验中,ZGP体系泡沫的阻力系数增加较快,后续阻力系数是ZGPA体系的4数5倍。在水驱基础上,两者提高原油采收率分别为47.5%和25.7%。
魏鹏蒲万芬孙琳吴轶君李斌柳敏
关键词:耐油性泡沫驱油
一种防/控CO<Sub>2</Sub>地层泄漏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控CO<Sub>2</Sub>地层泄漏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体系。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体系包括有机共聚单体、单宁酸、复合引发剂、二元交联剂对、海藻酸钠‑阿拉伯胶@硅酸钠微胶囊、硫脲等原料。将有机共聚单体溶...
魏兵毛润雪王乐乐章智博蒲万芬
淀粉接枝共聚AM/AMPS预交联凝胶调剖剂ROS性能评价被引量:6
2004年
介绍了开发研制的由淀粉接枝共聚AM/AMPS预交联凝胶调剖剂ROS,评价实验表明,该调剖剂膨胀度在淡水中达250左右,在10×10^4mg/L盐水中达70左右,90℃环境中置放8周后性能良好,具有在原油中收缩性能,其柔顺性好,注入性强,调剖效果显著。
荣元帅蒲万芬
关键词:AMPS淀粉接枝共聚膨胀度调剖效果
一种泡沫液膜薄化的可视化与定量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沫液膜薄化的可视化与定量测定方法,其主要包括两个步骤:步骤1、采用显微镜观察液膜薄化过程,利用显微镜自带的数码摄像机拍摄不同液膜薄化阶段的液膜干涉图;步骤2、光学测量动态液膜厚度,步骤为:(1)计算不同...
孙琳张永昌蒲万芬魏兵孙雪慧
文献传递
共5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