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巡天

作品数:13 被引量:15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新药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活性
  • 3篇血小板聚集
  • 3篇抗血小板聚集
  • 3篇抗血小板聚集...
  • 3篇甲脒
  • 3篇构效
  • 3篇构效关系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紧张
  • 2篇血管紧张素
  • 2篇受体拮抗剂
  • 2篇拮抗剂
  • 2篇唑啉
  • 2篇啉酮
  • 2篇喹唑啉
  • 2篇喹唑啉酮
  • 2篇喹啉
  • 2篇酶促合成
  • 2篇酵母
  • 2篇紧张素

机构

  • 13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13篇蒋巡天
  • 5篇许天林
  • 4篇吴梧桐
  • 3篇华维一
  • 2篇李继珩
  • 2篇裴咏梅
  • 2篇倪沛洲
  • 1篇李康乐
  • 1篇王淑如
  • 1篇许激扬
  • 1篇陈琼华
  • 1篇周慧萍
  • 1篇金生浩
  • 1篇姚文兵

传媒

  • 3篇Journa...
  • 2篇药学学报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药学进展
  • 1篇生化药物杂志
  • 1篇生物化学杂志

年份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肽类纤维蛋白原受体拮抗剂(Ⅱ):N—取代—O—对甲脒苯氧乙基—L—酪氨酸甲酯的合成与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
1999年
本文通过对存在于纤维蛋白原和其他内源性整合素内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序列结构的分析,在前文N-取代-O-对甲脒苯胺基羰甲基-L-酪氨酸甲酯的基础上,为了探讨空间臂极性的变化对化合物活性的影响,以氧乙基代替胺基羰甲基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有酪氨酸骨架的非肽类模拟物,本文还测定了化合物抗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结果表明,12个化合物中有9个在10^-6mol.L^-1时显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Ii抑制作用最强。
许天林蒋巡天
关键词: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两相溶剂对木瓜蛋白酶酶促合成Aspartame前体的影响被引量:1
1994年
两相溶剂对木瓜蛋白酶酶促合成Aspartame前体的影响许激扬,吴梧桐,蒋巡天,金生浩,姚文兵,李康乐(中国药材大学生化教研室南京210009)关键词两相溶剂;木瓜蛋白酶;甜味剂;Aspartame前体木瓜蛋白酶酶促反应合成Aspartame(APM...
许激扬吴梧桐蒋巡天金生浩姚文兵李康乐
关键词:木瓜蛋白酶甜味剂
薄层色谱法测定转化液中L─间羟基乙酰基甲醇含量被引量:1
1996年
利用薄层色谱技术测定转化液中L-间羟基苯基乙酰基甲醇的含量。采用硅胶GF254薄层板,以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18∶2∶1)为展开剂,在紫外灯下刮下Rf值为0.47的暗斑,经95%乙醇洗脱,在279.4nm处测定吸收值,从标准曲线读出样品含量。标准曲线线性范围20~100ng,最低检出量1ng,平均回收率100.05±1.08%,板内和板间RSD分别小于6%和9%。
蒋巡天李继珩吴梧桐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
浒苔多糖的降血脂及其对SOD活力和LPO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33
1995年
浒苔多糖剂量150mg/kg可使高胆固醇血症小鼠血清胆固醇下降22%,剂量168mg/kg可使高脂血症大鼠TCH和TG分别降低58%和61%,HDL升高27%,剂量250mg/kg可分别提高血清、脑和肝SOD活力33%、118%和224%,剂量168mg/kg对高血脂大鼠血清和心脏LPO含量降低35%和46%。
周慧萍蒋巡天王淑如陈琼华
关键词:浒苔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低密度脂蛋白
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研究被引量:11
1995年
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剂是一类直接作用于AII受体的抗高血压药,而且是研究AII的生理作用的有用工具,这些化合物证明AII受体有AT1和AT2两种亚型。本文概述了近年来非肽类AII拮抗剂的SAR的研究进展。
蒋巡天华维一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抗高血压药构效关系
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喹啉和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该论文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喹啉、喹唑啉酮类化合物、测试其生物活性,以期发现高活性的AⅡ受体拮抗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构效关系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心血管活性提供依据.
蒋巡天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喹啉喹唑啉酮
新型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1.取代的喹啉衍生物被引量:1
1999年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喹淋衍生物(Ⅰ-Ⅲ),并检测了它们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活性,以ZD-8731(pA2=8.4)为先导化合物,用生物电子等排的N-苯基吡咯羧酸,N-苯基吡咯四氮唑和苯氧基苯乙酸代替ZD-8731的联苯四氮唑获得化合物(I),(Ⅱ)和(Ⅲ),结果这些结构变化有损于活性。在离体试验中(兔胸主动脉环),所有的化合物均显示了竞争性拮抗活性。这三类化合物的活性最高者分别为(Id)(pA2值为6.8),(IIa)(pA2值为7.7)和(Ⅲc)(pA2)值为7.7,活性分别比ZD-8731低40,5和12倍,本文并对它们的构效关系和构象比较进行了讨论。
蒋巡天许天林
关键词:构效关系
含D-氨基酸残基多肽的酶促合成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介绍了含D-氨基酸残基多肽的酶促合成方法:动力学控制酶反应和非水介质中进行的酶反应.在非水介质中,不仅可以改变蛋白酶的立体选择性,而且使酯酶成为含D-氨基酸残基多肽的合成酶.本文阐述了这两种方法的机理,并列举了一些含D-氨基酸残基多肽酶促合成的例子.
蒋巡天吴梧桐
关键词:多肽D-氨基酸酶促合成
新型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喹唑啉酮和喹唑啉衍生物
2000年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喹唑啉酮(Ⅳ)和喹唑啉苯氧基苯乙酸类化合物(V),并检测了它们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活动。前文报道了一系列喹啉苯氧基苯乙酸类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Ⅲ),本文以喹唑啉酮代替化合物(Ⅲ)的喹啉获得化合物(Ⅳ),在合成化合物(Ⅳ)时,同时还获得了化合物(V)。但是这两类化合物没有进一步提高活性。在离体试验中(兔胸主动脉环),所有的化合物均显示了竞争性拮抗活性。活性最高的喹唑啉酮(Ⅳb)和喹唑啉(Vb)的pA2值分别为7.0和5.9。
蒋巡天许天林
关键词:喹唑啉酮喹唑啉
应用固定化酵母细胞生产L-间羟基苯基乙酰基甲醇的研究
蒋巡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