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西路
- 作品数:10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变点检测研究及其在沸腾状态检测中的应用
- 本文针对沸腾状态检测的特点,探讨变点检测理论的实用化方法,并设计自适应变点检测方法应用于沸腾状态检测.首先根据加热过程实测数据进行过程模型和噪声分析,阐明所要研究的变点检测问题的具体特征.然后,讨论了Shewhart控制...
- 董西路
- 关键词:控制图参数优化嵌入式系统
- 文献传递
- 基于累积和控制图的自适应沸腾状态检测
- 2007年
- 分析了液体加热过程特性和噪声特征,将基于升温速率变点的沸腾状态检测转化为白噪声干扰下单边均值变点的在线检测问题。采用累积和控制图进行变点检测,基于积分方程法讨论了控制图参数优化方法。结合加热过程参数的在线估计,构成自适应变点检测方法,对不同加热过程,能够根据过程特点实时更新控制图参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检测效果。
- 仲崇权董西路张立勇陈宝君付树东
- 关键词:计量学变点自适应
- 2003年夏季北冰洋海冰动力学特征参数被引量:9
- 2007年
- 以2003年的中国第2次北极科学考察的海冰物理过程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海冰动力学特征并给出体现动力学特征的定量参数。这些参数指出:现场调查的海冰密集度同NOAA冰图上的密集度相比低2—3成.而厚度比1999年的中国首次北极考察结果减少2m;冰层底面起伏方差约是冰层表面积雪起伏方差的3.8倍;浮冰最快以1300m/h速度运动并伴随振荡旋转。实测浮冰向东北运动时,旋转角度增加,最大达到37.8°,东南方向旋转时,角度减小;浮冰运动的振荡周期为12.45h,同该纬度惯性流振荡周期一致,体现出惯性流对浮冰运动的贡献。
- 李志军张占海卢鹏董西路程斌陈陟
- 关键词:海冰密集度粗糙度
- 南极普里兹湾夏季海冰边缘区内破碎海冰的分布特征被引量:6
- 2007年
- 基于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中获得的69°00′S、76°24′E附近普里兹湾夏季海冰边缘区内破碎海冰的航拍照片,利用图像处理的方法从中提取了破碎海冰的若干几何参数,得到了海冰边缘区内随着与开阔水域距离增大,海冰面积、平均钳测直径等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按其尺寸的变化规律将海冰边缘区划分为边界区、过渡区和内部区三部分,其变化和波浪在冰边缘区中的衰减过程紧密相关。圆度的变化则说明海冰边缘区中海冰磨损最充分的地方是在冰间相互作用最明显的过渡区。另外,一种改进的幂函数分布和Weibull分布用来对破碎海冰尺寸的累积频率进行拟合,分布函数中各参数的变化情况很好的反映了海冰边缘区内破碎海冰的分布变化。其中,参数Lr随着与开阔水距离增加而增大(说明由于波能衰减导致可以出现的破碎海冰最大尺寸的增加);尺度参数L0随着与开阔水距离增加而增大(反映了破碎海冰平均尺寸的增加以及由于波能的衰减而导致单位面积区域内尺寸较大的破碎海冰所占比例的增加);分布维数D随着与开阔水距离增加而减小(说明了由于波能的衰减导致破碎海冰所受约束条件的减弱);形状参数γ随着与开阔水距离增加而减小(说明了随着波能的衰减破碎海冰尺寸分布范围的增大)。
- 卢鹏李志军张占海董西路
- 基于遥感影像的北极海冰厚度和密集度分析方法被引量:26
- 2004年
- 基于2003年7月至9月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所获取的大量海冰影像资料,完成了走航期间74.11°N—79.56°N,144.17°W—169.95°W范围内海冰厚度和密集度的提取。本文总结了从船侧录像中提取冰/雪厚度以及从航拍图像中提取冰密集度的方法,并描述了提高所取参数可靠性应采取的分析技术和现场调查的处理措施。本文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以应用到渤海海冰和极地海冰的研究中。
- 卢鹏李志军董西路张占海陈陟
- 关键词:海冰影像厚度密集度
- 中国第二次北极科考航线海冰密集度和厚度被引量:3
- 2005年
- 单点海冰调查是构成线、面海冰资料的基础,这些资料对于大面积海冰遥感资料的对比研究是必要的。虽然由于海冰时空变化引起一定差异,大面积统计意义上的冰情条件具有正确性。依据2003年7—9月中国第2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沿航线进行的船舶海冰调查资料,航空海冰调查资料和浮冰站海冰调查资料,以图表形式归纳总结了航线上的冰情、海冰密集度、厚度剖面和单点厚度值;给出海冰密集度和厚度的空间分布。
- 李志军张占海董西路卢鹏
- 关键词:海冰冰情密集度厚度
- 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海冰物理数据的解释被引量:8
- 2004年
- 2003年7—9月间,为了探讨北冰洋海冰变化同气候的关系,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对海冰物理及其相关的物理海洋、大气边界层进行系列合作观测。观测的冰形态、海洋和气象要素将用于确定调查期间大气海冰海洋之间的热力和动力交换。本次考察获得的冰物理性质方面的原始观测数据将在中国南北极考察网公布。为了方便各方人员使用这些数据,本文给出这套资料的描述和解释。
- 李志军董西路张占海卢鹏
- 关键词:海冰物理性质
- 多传感器测量中的方差估计被引量:27
- 2003年
- 在多传感器加权融合算法中 ,各传感器的权值仅由传感器的测量方差决定。假设各传感器噪声为平稳过程且相互独立 ,本文提出了待测状态未知且时变情况下 ,多传感器测量方差的估计算法 ,并讨论了估计方差的统计特性 ,证明了估计的无偏性。针对工程中环境噪声的变化 ,进一步提出了加窗方差估计方法 ,并给出了窗口宽度和估计精度的关系 ,使算法能有效地跟踪环境噪声的变化。该算法无需设置依赖于环境的初始值 ,并给出了递推公式 ,使其可用于对多传感器测量方差的实时自适应估计。
- 仲崇权董西路张立勇曹阳
- 关键词:方差估计数据融合数据处理
- 北极海冰生消过程关键指标的观测新技术被引量:13
- 2004年
- 北极海冰温度和厚度变化是中国第 2次北极科学考察 (2 0 0 3年 7~ 9月 )中的海冰物理调查内容之一 .由于调查数据将应用到海冰热力学数值模拟的验证和模型的修改上 ,所以对数据的精度和准确度要求较高 .海冰层温度剖面、海冰层下水温剖面和海冰层厚度变化均成为调查的关键指标 .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现场数据 ,设计和研制了相应的测试技术和方法 .其中人工冻结设备、冰下水温同步测量设备和冰层厚度变化自动监测设备均是新发展的技术方法 .文中重点介绍这些新技术方法在现场调查中获得的初步结果和存在的问题 ,并讨论了改进的设想 .
- 李志军张占海董西路卢鹏
- 关键词:海冰温度厚度生消过程
- 冰层厚度变点判别方法的探讨被引量:4
- 2009年
- 利用统计学变点检测理论对冰层厚度传感器每个测点测量到的电压值进行分析计算,并做出变点判断;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最小一乘法变点判断程序能准确地判断出空气与冰、水与冰的变点,并能够对野值电压进行排除。用这种方法对冰层厚度的变点判断精度高、速度快。
- 窦银科常晓敏董西路
- 关键词:冰层厚度MAT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