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筱丹

作品数:60 被引量:69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农业部软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经济管理
  • 7篇政治法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农村
  • 9篇生态
  • 9篇乡村
  • 8篇奶业
  • 7篇农业
  • 6篇资本
  • 5篇政府
  • 5篇中国奶业
  • 4篇乡村治理
  • 4篇宏观经济
  • 4篇村治
  • 3篇三农
  • 3篇金融
  • 3篇竞争力
  • 3篇劳动力
  • 3篇工业化
  • 3篇WTO
  • 2篇地方政府
  • 2篇地方政府制度
  • 2篇地方政府制度...

机构

  • 59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 1篇海口经济学院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0篇董筱丹
  • 34篇温铁军
  • 8篇崔惠玲
  • 7篇刘亚慧
  • 6篇杨帅
  • 5篇薛翠
  • 4篇姚莉
  • 4篇王仁华
  • 4篇高俊
  • 4篇程漱兰
  • 4篇王位山
  • 3篇石嫣
  • 3篇徐德徽
  • 2篇李彦敏
  • 2篇兰永海
  • 2篇李行
  • 2篇谢欣
  • 1篇邱建生
  • 1篇付岩梅
  • 1篇顾善松

传媒

  • 4篇国家行政学院...
  • 3篇中共中央党校...
  • 3篇管理世界
  • 2篇农业经济问题
  • 2篇学术研究
  • 2篇世界农业
  • 2篇中国软科学
  • 2篇中国奶牛
  • 2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经济研究
  • 1篇经济问题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装饰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生态经济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探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8篇2002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村社理性:基于苏南工业化经验的比较制度经济学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苏南地区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为例,讨论了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在资本投入严重匮乏甚至背负债务的情况下,苏南农村社区如何依托村社组织进行内部资源动员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尤其以成规模劳动投入替代稀缺资金要素;二是苏南农村如何依托村社组织进行各种制度创新,弱化原始积累阶段可能出现的社会分化和农业衰败等负外部性;三是进入21世纪苏南农村在土地资源资本化过程中如何降低与外部主体的交易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提出了一个可能比西方经济学的"个体理性"、"集体理性"更适合东方小农村社制之社会结构的"村社理性"的概念,并初步分析了村社组织租的产生机制。
董筱丹杨帅李行曾天云温铁军
关键词:负外部性比较制度分析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苏州工业园区结构升级案例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政府行为对于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并不具备复制发达国家通过向外转嫁制度成本而成功转变经济结构的条件,容易陷入发展陷阱,形成难以突破的"路径依赖"约束。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实践证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的本土制度创新,可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性结构升级,从而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实现产业利润率上移,摆脱低水平陷阱,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这个归纳对于现今的中国提出产业转型升级重任有很大借鉴价值。
温铁军谢欣高俊董筱丹
关键词:地方政府产业转型
脱虚向实再出发
2019年
中国的经济成就,集中体现在城市,历史根基在农村。以史为鉴,方知初心何驻。70年前,执政党仅用一年多时间,即标本兼治成功应对延续10余年的恶性通胀,摆脱货币发行对于外汇储备的'依附',奠定人民币独立主权货币地位,货币不再集中涌入实物投机领域,转向真正的产业建设。
董筱丹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力实体经济工业化
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宏观影响
农村改革30年来,中国已经出现了三次经济连续几年过热带动农产品价格上涨。200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CPI和主要农产品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本文主要从农畜产品生产和供给的角度,考察两个宏观经济变量--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对...
温铁军董筱丹王位山
关键词:宏观经济粮食价格畜产品价格
文献传递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体制改革的“双重两难”被引量:25
2010年
所谓"双重两难"之第一重在于:作为一种投资大、周期长并且外部性极强的资产,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品,实际上并不完全适合私人经营;出于粮食安全以及缓解"三农"问题等国家战略的考虑,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仍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对"世界银行共识"的反思,我们认识到市场化改制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通常不是有效的做法;但另一方面,这种公共投资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缺少普惠性等问题,却难以通过政府内部体制改革解决。第二重两难在于:一方面无论提高农民谈判地位,还是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参与,都需要以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作为前提,但令人尴尬的另一方面是,小农通常难以自发组织化,仍需"政府主导"。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问题:难道已经和资本结合的利益部门会扶持将要与自己谈判、监督自己权力运行的小农组织吗?就此,通过围绕"农民本位"和"社会资源动员"两个主要方面,对当前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管理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中共十六大提出城乡统筹、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后政府支农投资大幅增加,但在"部门和资本下乡"及农民缺乏组织化条件下,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管理体制改革面临"双重两难"困境——既存在着计划与市场的双重失灵,也存在着"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之间的矛盾。这些基本制约条件如不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公共品问题难以有解。
郑风田董筱丹温铁军
关键词:农村公共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打造“第三资产池”:战略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2023年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动力转换与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并因受全球地缘政治重构的影响,面临重大外部挑战。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首要任务。为此,本刊开辟“国富论”这一常设栏目,持续追踪影响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资本全面过剩的条件下,如何为资本寻求投资的新空间?这是实现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杨帅、董筱丹、温铁军的文章,在总结各地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化”打造“第三资产池”的整体设计方案。作者认为,结合农业和金融两大供给侧改革,推进县域“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可使乡村振兴成为继基础建设和房地产之后吸纳投资的新空间,有力支撑中国经济向生态文明和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转型国有企业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在国企谋求国际竞争力的今天,人们普遍关心国企如何才能获得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李君然的文章重新审视了“内部人控制”这一国企改革史上的重要概念,发掘了其所蕴含的能力意涵。文章通过调研洛阳地区的国企改革发现,,“内部人控制”并不一定会损害企业治理,有效的“内部人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形成管理能力与竞争能力,不当的行政监管和干涉反倒可能会破坏企业内的能力积累过程。
杨帅董筱丹温铁军
关键词:生态文明县域发展绿色金融
改革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历程的演变及其内在逻辑被引量:8
2012年
本文对中国改革以来对外开放的进程和内在逻辑的演变按照宏观经济背景进行梳理,认为:进入21世纪之前新中国的对外开放,大致与一般发展中国家在资本短缺压力下改善外部资本获利条件的应变之策类似,其成败主要取决于制度成本能否转嫁;进入新世纪之初深化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化,则属符合规律的演变:三大差别—内需不足—国内产业过剩向国际市场释放,伴生国际资本在金融泡沫压力下向中国要素低谷的扩张。当前中国进入应对输入型通胀挑战的新阶段,亟需主动进行政策调整,以维持经济的可持续性。
董筱丹薛翠温铁军
关键词:资本短缺资本过剩
WTO背景下的中国奶业发展前景被引量:43
2002年
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奶业发展的市场动力、技术与制度潜力、国际竞争力 ,展示了奶业发展的良好市场前景。
程漱兰姚莉崔惠玲王仁华董筱丹
关键词:奶业竞争力WTO
村社理性:破解“三农”与“三治”困境的一个新视角被引量:104
2010年
从村社理性视角分析了破解"三农"与"三治"困境的进路。农村社区因能够内部化处理成员合作的交易成本,并形成组织租,而在要素配置与社会治理领域具有弱化风险、维护稳定的作用。这既可以提高农户的福祉水平,也有助于实现整体社会的稳定,并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温铁军董筱丹
关键词:乡村治理新农村建设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对盈利和风险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银行业务多元化是增加盈利的重要方式。本文以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的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动态的面板模型,说明农村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对其盈利和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并没有带来盈利能力的提升,但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
胡晓霁刘亚慧董筱丹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绩效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