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登伟

作品数:34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文学
  • 8篇文化科学
  • 3篇语言文字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文学
  • 6篇高校
  • 5篇释学
  • 5篇诠释学
  • 5篇外语
  • 5篇翻译
  • 4篇教学
  • 4篇翻译教学
  • 3篇外国文学
  • 3篇国文
  • 3篇国文学
  • 3篇《查特莱夫人...
  • 3篇博弈
  • 3篇城市
  • 2篇知识分子
  • 2篇外语人才
  • 2篇文本
  • 2篇西方文学
  • 2篇介入模式
  • 2篇高校外语

机构

  • 12篇河南理工大学
  • 10篇郑州大学
  • 9篇河南大学
  • 1篇河南司法警官...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29篇范登伟
  • 2篇陈自明
  • 1篇吕长发
  • 1篇张少扬
  • 1篇王华
  • 1篇陈继华

传媒

  • 3篇江苏外语教学...
  • 3篇美与时代(美...
  • 3篇英语研究
  • 3篇牡丹江教育学...
  • 2篇改革与开放
  • 2篇商丘师范学院...
  • 2篇成都教育学院...
  • 2篇江苏海洋大学...
  • 1篇电影评介
  • 1篇淮阴工学院学...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 1篇济源职业技术...
  • 1篇河南教育(高...
  • 1篇英美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存在与理解
以诠释文本意义为目标的诠释学文学批评,遇到了一个理论的也是实践的难题,即如何实现和判断意义诠释的有效性问题。借用美国文艺理论家赫施的说法,隐藏在文本深处的具有不透明性和不确定性的意义“灰姑娘”,需要通过读者、批评者的意义...
范登伟
关键词:诠释学文本
文献传递
全球化与河南语境——“文化潮”的兴起被引量:1
2006年
全球化是无法逃避的“过程化”现实,“中原城市群崛起”及其在河南语境激起的积极反应,“文化潮”在河南涌动,“两个概念三个出路”作为能指文本游戏期望在这一“过程化”态势中“多元发散”,超越“二元对立”并碰撞河南语境之全球化潜能,从而使豫文化潮真正搭上全球化的列车,进入磁悬浮式飞奔。
范登伟王华
关键词:过程化河南人二元对立城市群语境性
"亚太介入"模式下中美冲突的文化逻辑
2015年
本文以美国介入亚太战略为研究对象,以其中暗含的中美文化冲突为研究内容,主要从"亚太介入"模式入手,深刻分析中美冲突的文化逻辑,彰显美国"文明冲突论"之缺陷,为中国解构美国霸权提供文化视角。
张少扬范登伟
关键词:文化逻辑
西方文学诠释学研究述评被引量:2
2010年
西方文论的研究不能忽视西方文学诠释学研究。西方文学诠释学的发展经历了从作者意图说、读者创生论到文本中心论的复归。西方文学诠释学对意义的追寻最终还是落根在了存在的家园,这既是对伽达默尔传统的继承,也是利科反复思考的核心命题。本文通过对西方文学诠释学的综合评述,梳理西方文学诠释学的理论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期望诠释学研究同仁思考诠释学对文学批评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范登伟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对“和谐社会”的渴望被引量:3
2006年
“和谐社会”指的是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各要素处于井然有序、相互协调的状态,具体体现在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劳伦斯的晚期作品《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小说文本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不和谐”状态在当时英国的存在;但从更深层次来看,劳伦斯对“不和谐”状态的揭露和描绘恰恰流露出他对“和谐社会”的深切渴望。
范登伟
关键词:《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渴望
高校外语翻译教学中的恶性博弈及对策研究
2012年
全球化时代的翻译活动是全球互动的语言保证,高校外语翻译教学是这一语言保证的教育支持。受宣讲模式影响,翻译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师生不合作问题,这一恶性博弈使高校翻译教学陷入囚徒困境。借助博弈论所倡导的互动互益策略,实现教师和学生间的纳什平衡,可为高校外语翻译教学中的恶性博弈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范登伟
关键词:高校翻译教学博弈
爱德华·赛义德——“迷失的批判”——对赛义德后殖民批评思想的重新解读被引量:1
2006年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学者爱德华·赛义德以一部轰动性的《东方主义》专著开启了后殖民文化批评的先河,但其后的“多元流变”似乎是对“缘起”的误读甚至反动。从新的视角重新解读赛义德后殖民批评思想,突显其对二元对立超越的呼吁,以正本清源,对当今局部冲突加剧的世界局势将有所裨益。
范登伟
关键词:后殖民批评东方主义后殖民文学康拉德后殖民理论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沈从文精神取向与物质取向的矛盾及其引发的思考
2007年
沿着沈从文的生活足迹,我们从乡村走向城市;追随他的精神,我们又从城市回到乡村。包括沈从文在内的许多现代作家,甚至整个人类,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精神取向与物质取向的矛盾。这种矛盾究其实是城市(工业)文明与乡村(农业)文明之间的冲突。
陈自明范登伟
关键词:乡村城市
转型期知识分子的迷失——评阎真的《沧浪之水》
2006年
湖南作家阎真通过其长篇小说《沧浪之水》表达了自己对转型期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和忧虑。具有社会良知,拥有公共关怀,保持独立的批判性,坚守“边缘人”的精神立场是知识分子应具有的基本素质。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品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努力也难逃在市场化、世俗化大潮中迷失与沉沦的命运。知识分子在当代社会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使这个称号名副其实,每个知识分子都应该深思。
陈继华范登伟
关键词:知识分子公共关怀迷失
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擢升“女性自主性”的乌托邦意图被引量:1
2008年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英国小说家戴·赫·劳伦斯的晚年绝唱,书中的性爱描写受到后人的非议,女权主义者则从中"发现"了劳伦斯的男性沙文主义情结,给他扣上"菲勒斯中心论"的帽子。其实,重读该小说,劳伦斯擢升"女性自主性"的乌托邦意图在文本中隐约闪现,该"作者意图"和相应的乌托邦编排可形成对"菲勒斯中心论"式文本解读的解构,并彰显出该经典文学文本的一个新的维度。
范登伟王爱珍
关键词:自主性乌托邦女性菲勒斯中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