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刚

作品数:47 被引量:163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7篇细胞
  • 11篇蛋白
  • 11篇缺血
  • 9篇血性
  • 9篇卒中
  • 8篇外泌体
  • 7篇蛋白质
  • 7篇脑卒中
  • 7篇白质
  • 6篇电泳
  • 6篇神经保护
  • 6篇缺血性脑卒中
  • 5篇多糖
  • 5篇红芪
  • 5篇红芪多糖
  • 4篇蛋白质组
  • 4篇蛋白质组学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神经保护作用

机构

  • 46篇兰州大学
  • 20篇兰州大学第二...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兰州大学第一...
  • 2篇甘肃中医药大...
  • 2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兰州军区总医...

作者

  • 46篇苏刚
  • 19篇张振昶
  • 13篇谢小冬
  • 7篇卫东锋
  • 7篇李培强
  • 7篇程卫东
  • 6篇赵春燕
  • 5篇陈丽霞
  • 4篇韦艳霞
  • 3篇孟文勃
  • 3篇吴骅
  • 3篇张李峰
  • 3篇王满侠
  • 2篇沈明辉
  • 2篇刘婷婷
  • 2篇赵盛
  • 1篇尤崇革
  • 1篇胡燕
  • 1篇张雪燕
  • 1篇李汛

传媒

  • 6篇中国细胞生物...
  • 3篇中药药理与临...
  • 3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1991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芪多糖对S180细胞体内化疗增效作用的差异蛋白质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对S180瘤细胞化疗协同增效作用的差异蛋白质。方法:以环磷酰胺和红芪多糖联合环磷酰胺治疗S180荷瘤小鼠14天后测定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及抑瘤率,利用双向电泳分离提取的瘤细胞总蛋白,考染显色后应用PDQuest8.0软件分析电泳图谱,找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与环磷酰胺(20 mg/kg)组相比,红芪多糖(200 mg/kg)联合环磷酰胺(20 mg/kg)可明显抑制小鼠S180瘤生长(P<0.05),显著减轻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器官指数的下降(P<0.01);建立了背景清晰、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S180瘤细胞双向电泳图谱,环磷酰胺组与红芪多糖联合环磷酰胺组蛋白质点数分别为:776±22和721±16;平均匹配率分别为:91.13%和89.37%。比较分析环磷酰胺组与红芪多糖联合环磷酰胺组双向电泳图谱,筛选出差异明显的蛋白质点28个,其中8个表达上调,19个表达下调,1个仅在环磷酰胺组表达。结论:红芪多糖联合环磷酰胺可减轻其对S180荷瘤小鼠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强环磷酰胺对S180瘤细胞的化疗效果,其作用可能与筛选出的28个差异蛋白质点有关,对这些差异蛋白质点的鉴定将为揭示红芪多糖的化疗协同增效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卫东锋赵春燕韦艳霞程卫东张李峰苏刚
关键词:红芪多糖环磷酰胺双向凝胶电泳差异蛋白质
医学整合课程——《分子医学》的建设和实践
2024年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整合课程团队以"分子与细胞"为核心,围绕生命分子的传递规律,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整合《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构建新的《分子医学》整合课程。课程团队通过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积极探索和实践医学整合模式。在建立线上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究适应于《分子医学》模块的多元化授课方法和评价体系,并对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苏刚张雪燕李培强郝春燕李炯程菊景玉宏
关键词:课程重构
不同临床分期肝细胞肝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肝细胞肝癌是一种最常见的人类恶性肿瘤,其发生、侵袭涉及一系列多基因参与、多步骤协同的复杂过程,通过DNA序列无法解释所有的生物学功能,同样的基因组却表达出不同的蛋白质,显示出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在分子水平研究不同临床分期肝细胞肝癌的蛋白质组学对揭示肝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不同分期的肝细胞肝癌在肿瘤的发生、侵袭、迁移以及早期鉴别诊断、预后、疗效等方面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赵盛苏刚杨文柯马占军孟文勃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肝细胞肝癌生物学标记物
缺血性脑卒中后M1表型小胶质细胞激活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神经系统疾病。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效应细胞,脑组织缺血刺激可通过激活NF-κB、TLR/NF-κB、NLRP3、Notch、mTOR和STAT等信号通路,诱导小胶质细胞向M1表型转化,加重脑组织损伤。而多种药物则可通过靶向抑制这些信号通路激活,调控小胶质细胞向M1表型转化,从而对缺血性脑卒中发挥治疗作用。因此,深入研究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M1表型转化的信号通路,可能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子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陈玮徐钲沛苏刚吴琼慧陈德义张振昶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信号通路
缺血性中风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其他基因多态性间相互作用:一项荟萃分析
背景:很多研究探讨了血管紧张素抑制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和缺血性中风发生风险的关系,并且表明ACE I/D和其他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现有证据不足以得出有关不同基因多态性间相互作用的确定的结论.目...
张振昶陈丽霞武国德李鸣明苏刚谢小冬
MFG-E8调节小胶质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常驻免疫细胞,在CNS生理和病理下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可被多种理化因素激活产生促炎表型(M1型)和抗炎表型(M2型)。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与小胶质细胞生物学功能密切联系,可调节小胶质细胞在CNS相关疾病中发挥促进吞噬、抗炎、抑制氧化应激等神经保护作用,但同时调节细胞发挥促肿瘤效应,进而影响疾病的转归。本文就靶向MFG-E8调节小胶质细胞功能的作用展开综述,为今后寻找CNS相关治疗靶点提供依据。
董颖苏刚高娟柴苗王禾张振昶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神经保护作用
细胞外囊泡调节胶质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2024年
在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细胞外囊泡(EVs)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胶质瘤这种脑部恶性肿瘤中,EVs对于肿瘤血管生成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针对EVs在调控胶质瘤血管生成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发现不仅增进了我们对胶质瘤异质性的理解,也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可能。通过靶向EVs或其载体分子,可能探索出阻断胶质瘤血管生成和进展的新方法。本综述将详细探讨这些研究进展,并讨论它们在胶质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马天菲苏刚吴琼慧沈明辉冯新莉张振昶
关键词:胶质瘤血管生成肿瘤治疗
医学遗传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被引量:17
2021年
线上课程是新时代医学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医学遗传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又有临床病例,既涉及基本原理,又包括了最新进展。单一的线上课程或线下教学模式,都无法满足学科发展和培养新一代医学人才的需求,因此,积极探讨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目前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苏刚李炯吴骅李培强谢小冬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混合式教学
藁本内酯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21年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藁本内酯是传统中药当归和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发现其可以通过多种效应如抗氧化应激、抗炎症反应、减轻脑水肿、保护血脑屏障、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认知障碍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减轻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损害,从而改善预后。
高娟苏刚刘骥飞张振昶
关键词:卒中藁本内酯氧化性应激脑水肿血脑屏障
小胶质细胞-神经元双向作用相关调节分子
2024年
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常驻免疫细胞,在大脑免疫监视和组织修复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可被各种病理因素激活,形成M1或M2表型,从而介导神经炎症或神经保护效应;同时,当神经元所处的微环境稳态被打破时,也会释放“信号”分子,通过配体-受体结合方式,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因此,调节小胶质细胞-神经元联系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双向作用相关信号分子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阐明小胶质细胞-神经元的免疫机制,为靶向治疗小胶质细胞激活的相关CNS疾病提供依据。
高娟苏刚张振昶吴琼慧陈玮王满侠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神经元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