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跃强

作品数:312 被引量:1,230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7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1篇科技成果
  • 5篇专利

领域

  • 291篇医药卫生
  • 14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08篇缺血
  • 78篇脑缺血
  • 50篇中医
  • 48篇血管
  • 47篇灌注
  • 45篇再灌注
  • 43篇痴呆
  • 38篇血管性痴呆
  • 37篇中风
  • 36篇血性
  • 36篇缺血再灌注
  • 35篇脑缺血再灌注
  • 34篇化瘀
  • 33篇清热
  • 30篇清热化瘀
  • 28篇急性
  • 26篇清热化瘀方
  • 26篇瘀方
  • 26篇化瘀方
  • 21篇蛋白

机构

  • 190篇广西中医药大...
  • 182篇广西中医药大...
  • 82篇广西中医学院...
  • 26篇广西中医学院
  • 23篇中南大学
  • 14篇中日友好医院
  • 12篇南宁市第一人...
  • 10篇柳州市中医院
  • 8篇南宁市中医院
  • 8篇广西中医药大...
  • 6篇安县中医院
  • 5篇湖南中医学院...
  • 5篇江西中医药大...
  • 4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广西中医学院...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湖南中医药大...
  • 3篇丽水市中医院
  • 3篇桂林市中医医...
  • 3篇广西国际壮医...

作者

  • 310篇胡跃强
  • 78篇唐农
  • 69篇吴林
  • 68篇陈炜
  • 67篇胡玉英
  • 57篇刘泰
  • 43篇梁妮
  • 35篇祝美珍
  • 34篇何乾超
  • 30篇向军军
  • 19篇古联
  • 19篇赖菁菁
  • 18篇蒋凌飞
  • 18篇秦红玲
  • 17篇张青萍
  • 15篇刘尊敬
  • 15篇毕方方
  • 14篇雷龙鸣
  • 13篇董少龙
  • 12篇黄河

传媒

  • 23篇湖南中医杂志
  • 17篇辽宁中医杂志
  • 16篇中华中医药杂...
  • 14篇中西医结合心...
  • 13篇中国老年学杂...
  • 12篇中风与神经疾...
  • 1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2篇辽宁中医药大...
  • 8篇广西中医学院...
  • 8篇中华中医药学...
  • 7篇陕西中医
  • 7篇中华老年心脑...
  • 6篇中医杂志
  • 6篇中医临床研究
  • 5篇现代中西医结...
  • 5篇新中医
  • 5篇广西中医药
  • 5篇四川中医
  • 5篇中医药导报
  • 4篇中药新药与临...

年份

  • 2篇2024
  • 28篇2023
  • 13篇2022
  • 10篇2021
  • 32篇2020
  • 10篇2019
  • 16篇2018
  • 25篇2017
  • 24篇2016
  • 22篇2015
  • 18篇2014
  • 12篇2013
  • 20篇2012
  • 25篇2011
  • 14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10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3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醒脑静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CIRI)是指因脑缺血导致脑组织细胞损伤,恢复脑血管血液流通后,缺血性损伤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进一步加重的现象[1]。这种现象的发生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
蒙红华黄贵华林华胜胡跃强周衡黄丽琼余九峰李雪梅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醒脑静注射液
ROCK2-shRNA转染对Va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滴度ROCK2-shRNA腺相关病毒(AAV9-ROCK2-shRNA)转染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成年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PBS对照组、低滴度组、中滴度组、高滴度组(n=8)。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VaD模型,将AAV9-ROCK2-shRNA按原液(高滴度)、2倍(中滴度)、10倍(低滴度)稀释后,采用脑立体定位术注射至大鼠海马组织周围。于1周及4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变化,并于第4周行为学观察后取材,采用HE与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分布及数量变化,免疫组化检测IL-1β阳性细胞数,荧光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转染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PBS对照组术后1周与4周逃避潜伏期延长、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神经元损伤明显,尼氏小体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PBS对照组比较,术后1周,低、中、高滴度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跨越平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4周,低、中、高滴度组较PBS对照组逃避潜伏期时间缩短、跨越平台次数增加,神经元排列整齐、形态更规则,尼氏小体增多,IL-1β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5);与中滴度组比较,术后1周,低、高滴度组的潜伏期、跨越平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4周,低、高滴度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跨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神经元受损更严重,尼氏小体数减少,IL-1β阳性细胞数增多,GFP转染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中滴度AAV9-ROCK2-shRNA能高效、稳定、低毒地转染大鼠海马组织,对VaD大鼠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最优。
向军军秦红玲卢健锋杨璧璘邓秋媚陈炜胡跃强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影响及清热化瘀方的干预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研究鼠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治疗脑缺血大鼠的效果及清热化瘀方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海马NSCs,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后经侧脑室移植未分化的NSCs入脑缺血大鼠脑内,对移植后大鼠进行神经损害严重程度评分(NSS),用免疫组化(荧光)方法观察移植后NSCs的存活、迁徙、分化状况。结果:大鼠脑缺血损伤可以诱导少量nestin的表达,且在缺血再灌注7d时表达呈高峰(P<0.05);经BrdU标记的NSCs侧脑室移植后2d即可见BrdU蛋白阳性细胞,并可见其从室旁区向缺血区移行,其表达于移植后14d达高峰(P<0.05);免疫荧光显示,NSCs移植后7d可见BrdU/NF200双阳性细胞出现在缺血周围处,其表达随缺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移植加中药组可显著增加缺血后第14、28天时缺血半暗带区nestin、BrdU和BrdU/NF200阳性蛋白表达(P<0.01,P<0.05),并改善缺血后第7、14、28天的NSS(P<0.05)。结论:联合应用清热化瘀方可促进NSCs增殖并分化为神经元,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胡跃强唐农雷龙鸣祝美珍毕方方胡玉英陈炜
关键词:清热化瘀方脑缺血神经干细胞细胞分化
清热化瘀方对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BDNF、GDNF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大鼠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内BDNF、GDNF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清热化瘀方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模型并制备清热化瘀方血清,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BDNF、GDNF蛋白在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缺氧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内出现BDNF、GDNF表达,清热化瘀方血清干预后能够促进二者的表达(P<0.05或0.01)。结论:清热化瘀方血清可上调GDNF、BDNF在缺氧损伤神经干细胞内的表达。
胡跃强唐农刘泰刘尊敬毕方方胡玉英范立雷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缺氧损伤清热化瘀方GDNFBDNF
浅谈扶阳思想对失眠治疗的指导意义
2017年
"火神派"认为失眠多由于阳不能潜归于阴而出现夜不能寐,多为相火不潜于肾水之中,而浮起扰神所致。本文从病因病机出发,以阳主阴从观为基础,探讨扶阳理论治疗该病,使浮阳内潜,改善失眠的指导意义。
王启芝廖泰荣李媛媛胡跃强
关键词:火神派扶阳失眠
神经内科本科实习生的临床循证教学与传统教学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神经内科学本科临床循证教学与临床传统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对象: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2006、2007级在读本科实习生100名。随机分为循证组50名,对照组50名。方式:临床带教时间4周,完成专科循证病历及不记名问卷调查表各1份。评价:专科循证病历及不记名问卷调查表统一评分标准,盲法评价。结果:①专科循证病历成绩循证组平均成绩69.3±5.37分,对照组平均成绩60.78±6.75分,循证组成绩优于对照组(F=48.68,P<0.01)。循证病案分项满分率对比,各项比较:循证组满分率最高为病案书写(92%),其次是提出问题(88%);对照组满分率最高为病案书写(82%),其次是查询证据(64%)。分层分析:循证组在提出问题层面满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9.01,P<0.01);循证组在查询证据、评价证据、后效评价层面满分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X2=4.10,P<0.05)、(X2=5.65,P<0.05)、(X2=4.84,P<0.05);循证组在病案书写、应用证据层面满分率与对照组差别不大,分别为(X2=2.21,P>0.05)、(X2=1.71,P>0.05)。②不记名问卷调查表结果显示,循证组与对照组相比,觉得自己的自学能力增强(X2=4.93,P<0.05),自觉查阅文献的能力增强(X2=10.305,P<0.01),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X2=4.006,P<0.05)。结论:临床循证教学方法效果良好,对于神经内科本科生临床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提高。
梁妮刘泰李成林胡跃强何乾超胡玉英
关键词:本科循证教学临床教学
中医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中医药是脑梗死恢复期的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文章从针灸、中药方剂、针药结合及其他治疗方法(中药烫熨、蜡疗、穴位贴敷)等方面对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脑梗死恢复期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张国辉胡跃强陈炜吴晓清吴丽君潘能珍
关键词:脑梗死针灸中药穴位贴敷
温阳复元法治疗中风的理论探源被引量:3
2020年
本文以"阳虚为本,络病为标"的理论为指导,结合扶阳学派对中风的认识,将重阳思想及治病求本的理念贯穿其中,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方面探讨温阳复元法治疗中风病的理论依据所在,旨在为温阳复元方更好地临床推广与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指导。
闫美花胡跃强
关键词:中风病中医药疗法扶阳学派
蛋白质组学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起病急骤,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随着药物的静脉溶栓或动脉溶栓、介入取栓术等治疗方法的广泛应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将成为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蛋白质组学在脑血管疾病,尤其是CI/R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为明确CI/R治疗的蛋白质靶标和作用通路,已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和细胞实验研究,对进一步探究CI/R的病理发生途径,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对蛋白质组学在CI/R中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筛选的差异蛋白和信号通路作简要综述。
胡跃强庞婷婷张月李靖陈梓焜莫雪妮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差异蛋白信号通路
从线粒体相关凋亡蛋白表达探讨温肺降方对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组织Cytc、Bax蛋白表达变化及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各30只.采用双侧颈...
胡跃强向军军赖菁菁汪庭龙吴林唐农
关键词:蛋白表达学习记忆能力实验药理
文献传递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