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建章

作品数:104 被引量:321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3篇角膜
  • 31篇细胞
  • 26篇膜炎
  • 26篇角膜炎
  • 19篇真菌性
  • 19篇真菌性角膜
  • 19篇真菌性角膜炎
  • 19篇上皮
  • 18篇上皮细胞
  • 18篇内障
  • 18篇白内障
  • 14篇内镜
  • 12篇蛋白
  • 12篇晶状体
  • 11篇视网膜
  • 11篇糖尿
  • 11篇糖尿病
  • 11篇网膜
  • 10篇肿瘤
  • 10篇基质

机构

  • 70篇福建医科大学
  • 20篇天津医科大学
  • 6篇天津市肿瘤医...
  • 5篇山东省眼科研...
  • 4篇福建省眼科研...
  • 3篇青岛大学
  • 2篇莆田学院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天津市肿瘤防...

作者

  • 104篇胡建章
  • 58篇徐国兴
  • 25篇韩晓丽
  • 19篇王婷婷
  • 17篇郑卫东
  • 13篇杨娟
  • 12篇林雯
  • 11篇朱学军
  • 9篇李凤玲
  • 9篇谢茂松
  • 9篇林鸿
  • 9篇许建斌
  • 9篇郭健
  • 8篇武莉莉
  • 8篇郑学栋
  • 7篇张晶津
  • 6篇杨萍
  • 5篇何刚
  • 5篇张声
  • 5篇孙堂胜

传媒

  • 9篇中国实用眼科...
  • 7篇国际眼科杂志
  • 5篇眼视光学杂志
  • 5篇海峡科学
  • 4篇眼科研究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医药
  • 3篇国际眼科纵览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眼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荟萃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10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9篇2007
  • 16篇2006
  • 10篇2005
  • 6篇2004
  • 8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循证医学与糖性白内障
<正>循证医学是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综合产物。文章系统介绍了循证医学的概念、产生历史、证据特点,并以糖性白内障手术为例着重介绍其循证医学实践过程,希望为广大眼科医务工作者学习循证医学提供参考。
徐国兴胡建章
文献传递
近视患者LASIK术后AC/A值的变化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LASIK术后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AC/A)的变化,探讨其对术后近距离工作视疲劳症状的关系。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测定统一行标准LASIK术56例(112只眼)近视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AC/A值,按患者年龄分为年轻组(≤30岁)和年长组(﹥30岁),按近视程度分为中低近视组(≤-6.00 D)和高度近视组(﹥-6.00 D),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不同屈光组手术前后各时期的A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手术前后各时期的A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屈光组及年龄组均表现为术后1周内AC/A较术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逐渐恢复术前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高度近视组AC/A较术前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SIK术后AC/A呈一过性的降低,然后逐渐恢复,与早期近距离工作视疲劳有关。
张晶津胡建章韩晓丽徐国兴
关键词: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视网膜变性疾病的治疗作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治疗视网膜变性(RP)疾病的前景。方法采用贴壁法进行分离培养BMSC,经慢病毒载体将GAP43基因导入BMSC得到GAP43基因修饰的BMSC。将63只皇家外科学院(RCS)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接受视网膜下注射GAP43基因修饰的BMSC混悬液,阴性对照组组接受视网膜下注射BMSC混悬液,空白对照组接受视网膜下注射PBS。移植后30 d,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视网膜厚度,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紫红质在RCS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GAP43基因修饰的BMSC移植30 d后,实验组视网膜厚度显著增加,视网膜视紫红质明显增强。结论 GAP43基因修饰的BMSC移植能增加光感受细胞的存活数,延缓视网膜变性。
杨娟谢茂松郑卫东胡建章曲强
关键词:视网膜变性疾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修饰
经电子气管镜取出嵌顿七年异物一例被引量:1
2005年
李华胡建章
关键词:病例报告
内镜支架在治疗消化道恶性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自1901年Grottstem采用食管腔内置管治疗食管狭窄以来,消化道支架的临床应用已有百余年历史。由于早期支架的制作材料及工艺等问题,放置支架较困难,并发症较多,制约了内支架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和推广。但自20世纪80年代金属支架问世后,由于其放置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满意,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相继应用于胆道、食管、胃十二指肠及结直肠狭窄的治疗,它以微创的非外科方法解除消化道管腔狭窄和梗阻,对已无手术指征或因体质虚弱难以承受外科手术者,提供了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姑息性治疗方法。本文对经内镜支架置人术在治疗消化道恶性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李凤玲胡建章
关键词:消化道支架消化道疾病置管治疗狭窄性恶性食管狭窄
46例从事装修工作肺癌患者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2013年
目的探讨装修工所患肺癌的支气管镜下分型及病理分型特点。方法对46例职业为装修工的肺癌患者及50例非装修职业的肺癌患者的电子支气管镜及病理细胞学检出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职业为装修工的肺癌患者支气管镜下病变分布在双肺上叶者22例(47.83%),双肺下叶者15例(32.61%);支气管镜下分型为:管内增生型23例(50.00%),管壁浸润型17例(36.96%),正常型5例(10.87%);病理分型为:鳞癌24例(52.17%),小细胞癌18例(39.13%),腺癌3例(6.52%),其中装修工组肺癌中小细胞癌18例(39.13%),明显高于非装修工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6例装修工所患肺癌病变好发于双肺上叶,支气管镜下改变以管内增生型和管壁浸润型为主,鳞癌和小细胞癌是其主要的病理分型。
李凤玲胡建章周德俊代震波
关键词:装修肺癌支气管镜病理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被引量:23
2003年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在胬肉向角膜生长的过程中,由于牵扯产生散光,或因胬肉生长遮蔽瞳孔,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此外由于充血肥厚的胬肉组织位于睑裂部,还影响患者的美容及身心健康.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传统的手术方法复发率高达30%~69%[1].我们自1993年开始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56只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郑卫东徐国兴林雯胡建章
关键词:角膜缘干细胞翼状胬肉
抗真菌免疫与角膜真菌感染
2006年
宿主与真菌之间的粘附是宿主抗真菌免疫的起始,随后通过Toll样受体对真菌的识别及信号传导,启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反应在抗角膜真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就抗全身及角膜真菌感染的免疫过程和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研究真菌性角膜炎发病机制及抗角膜真菌感染提供借鉴。
胡建章谢立信
关键词:TOLL样受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6
2003年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atrixmetalloproteinase 2 ,MMP 2 )、金属蛋白酶 2组织抑制因子 (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 2 ,TIMP 2 )及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growthfoctorbeta ,TGF β1)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2 3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和 7例正常人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MMP 2、TIMP 2及TGF β1的表达 ,并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中MMP 2和TGF β1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人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χ2 =2 4 5 48,16 78;P <0 0 1) ,而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中TIMP 2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人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χ2 =0 6 2 1,P >0 0 5 )。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晶状体上皮细胞中 ,MMP 2和TGF β1的阳性表达率存在正相关 (r =0 5 16 ,P <0 0 1) ;MMP 2和TGF β1与TIMP 2阳性表达率间均无相关 (r =- 0 0 45 ,0 0 42 ;P >0 0 5 )。结论TGF β1介导的MMP 2和TIMP 2表达失衡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后囊膜下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徐国兴胡建章郑卫东张声王婷婷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
福州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病因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35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人口特征、发病诱因、诊疗情况和病原学特征等。结果354例真菌性角膜炎中,218例(占61.6%)的患者为男性,3l~50岁是发病集中年龄,152例(占42.8%)患者的职业是农民,92例(占26.0%)患者由植物性外伤引起,秋季是高发季节,就诊史明确的患者中261例(占73.6%)在1周内就诊于各级医疗机构,而接受抗真菌治疗的仅为23.4%。分离到的真菌中镰刀菌属有163例(占66.3%),其次为曲霉菌属,有32例(占13.1%)。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高发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青年男性农民;其致病真菌以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为主。应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胡建章徐国兴许建斌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病因学流行病学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