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同庆
-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央电视台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纪录片栏目化生存的困惑与冲突被引量:8
- 2003年
- 肖同庆
-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电视栏目文化内涵艺术风格
- “血的代价”—鲁迅生死观的社会时代内涵被引量:2
- 1996年
- 本文从“纪念与忘却”、“轻死与韧战”两方面研究了鲁迅悲壮的献身的生死观。作为“死的随便党”的鲁迅并不畏惧死,但认为革命、改革、反抗都必须思虑“血的代价”,这是他经历了多次血的教训后增长的理性认识。
- 吴小美肖同庆
- 关键词:挣扎
- 超越栏目化:纪录片的使命及其实践被引量:1
- 2004年
- 肖同庆
- 关键词:纪录片电视栏目《见证》
- 是复归与认同 还是告别与超越──对鲁迅与屈原关系的思考被引量:3
- 2001年
- 本文通过鲁迅与屈原的“流放意识”、先哲精神,以及对人生旅程和行为方式的抉择,探讨两位大师的血缘关系以及鲁迅对屈原的超越.
- 吴小美肖同庆
- 关键词:复仇文学研究比较文学
- 影像历史──叙述什么与怎样叙述被引量:3
- 2001年
- 由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编辑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百年中国》以史诗般的手笔,在荧屏上绘制了百年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该片不仅在电视文献纪录片的组织、创作、拍摄、编辑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历史品格、美学品格与文化品格,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此,我们约请了该片的总编导陈晓卿先生与总撰稿肖同庆先生撰写专文,总结该片的创作经验。同时,我们还约请了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先生、著名影视学家黄会林先生、著名电视学者朱羽君先生和苗棣先生,分别从历史、影视文化、电视片创作及影像与历史之关系的角度,来深入剖析《百年中国》这一电视学术个案。希望这一个案研究能够给业界、学界带来多方面的启示。
- 肖同庆
- 关键词:影像资料历史叙述解说词历史写作电视文献纪录片《万历十五年》
- 反思与重构:从“五四”到“五四学”被引量:2
- 1995年
- 现代历史学通常有以下三种常规划分:(1)过去的事实,这是历史学家的研究对象.(2)历史编纂(historiography),这是历史学家关于研究对象的写作话语.(3)历史哲学,这是对研究对象和研究话语之间可能关系的研究.“历史”不仅仅是指我们能够研究的对象及对它的研究过程,而且是,甚至首先是指借助某种写作话语而达成的与“过去”的某种关系.我们对历史的经验与我们关于它的话语是本可分离的,历史话语以其具有文化意义的形式现实化为一类特定的写作,这种写作是对历史学家所掌握的任何关于过去的资料和源于过去的知识的种种阐释.从简单的编年史或史实目录,到高度抽象的历史哲学,
- 肖同庆
- 关键词:思想史文化运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研究
- 反抗死亡:牺牲与拯救──论鲁迅生死观的个性色彩被引量:5
- 1994年
- 本文是作者撰写的对鲁迅生死观研究的系列论文之一。总论已发表于1992年《鲁迅研究》月刊。这篇《反抗死亡:牺牲与拯救》着眼于鲁迅生死观个性色彩探讨,旨在阐明鲁迅生死观的本质特征就是牺牲与反抗,受难与复仇的悖论式共存。
- 吴小美肖同庆
- 关键词:普罗米修斯复仇意识艺术世界现实主义创作
- “盗火者”的精神探索:鲁迅艺术精神与文化思想管窥——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10周年
- 1991年
- 处于历史文化交替时期富有思想震撼力和艺术独创性的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不仅总结了前人重要的思想和艺术经验,而且能对自己的时代提出新的精神问题,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新的艺术方法和文化途径。鲁迅是从文化和艺术问题入手考虑中国存亡兴衰的机运,并从事救国兴邦事业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已经确切的相信:
- 吴小美肖同庆
- 关键词:艺术精神文化思想魏晋风度西方文化
- 大法治:频道创新的视野与策略
- 2016年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并从战略上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纲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 肖同庆
- 关键词:法治理论法治体系法律规范体系故事化中国法治媒介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