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佳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媒体
  • 2篇新闻
  • 2篇禽流感
  • 2篇禽流感报道
  • 2篇晚报
  • 2篇流感
  • 2篇广播
  • 2篇广播媒体
  • 2篇《潇湘晨报》
  • 2篇报纸
  • 2篇《长沙晚报》
  • 2篇长沙晚报
  • 2篇晨报
  • 1篇都市报
  • 1篇都市报纸
  • 1篇新闻教育
  • 1篇新闻实践
  • 1篇新闻实践教学
  • 1篇新闻专题
  • 1篇新闻专题报道

机构

  • 8篇湖南大学

作者

  • 8篇肖佳
  • 4篇吴月娥
  • 3篇何德慧
  • 2篇罗峰
  • 1篇吴增礼

传媒

  • 2篇新闻世界
  • 1篇新闻战线
  • 1篇湖南大众传媒...
  • 1篇科技传播
  • 1篇现代教育科学
  • 1篇首届中国科技...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突破新闻教育知行合一的瓶颈——湖南高校新闻实践教学情况调研报告被引量:3
2015年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作为一门注重实践操作的学科,新闻学的实践教学质量影响着新闻教育的水平,并对整个传媒行业产生影响。从2012年9月始历经约两年时间,湖南省教改课题成员,通过问卷、座谈、走访、电话、电子邮件、QQ及微博等多种形式,对各院校的部分新闻学子、教师和媒体负责人进行了相关调研。分析发现,高校新闻实践教学整体环境有了一定改观,但是"重理论、
吴月娥肖佳
关键词:新闻实践教学新闻教育教学情况知行合一高校中国古代哲学家
广播媒体微信'热'应用的'冷'思考
微信的即时语音互动,契合了以"声音魅力"为致胜神器的广播媒介特征,因而它在广播媒介传播中深受青睐和热捧。然而,囿于现有的运作规制、技术服务、单一的营利模式以及小众群体等主客观因素,其发展空间频受阻滞。...
肖佳何德慧吴月娥
关键词:广播媒体
广播媒体微信“热”应用的“冷”思考被引量:1
2014年
微信的即时语音互动,契合了以"声音魅力"为致胜神器的广播媒介特征,因而它在广播媒介传播中深受青睐和热捧。然而,囿于现有的运作规制、技术服务、单一的营利模式以及小众群体等主客观因素,其发展空间频受阻滞。深度、有效的媒介融合,传播内容、服务水平的升级换代,受众的便捷使用与受益,合作媒体的互惠双赢等等,都是相关管理方眼下应当理性思考并寻找途径共促发展的必由之路。
肖佳何德慧吴月娥
关键词:广播媒体
《长沙晚报》新闻专题报道研究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媒体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地方党报面临严峻的生存现状。《长沙晚报》在白热化的竞争环境下逆势而上,推出多个有影响力的新闻专题报道,实现了阅读率稳定增长的突破性进展。  本文以《长沙晚报》2011年...
肖佳
关键词:报纸媒体新闻专题报道视觉张力
《潇湘晨报》禽流感报道特色分析
2014年
2013年3月底爆发的H7N9禽流感引发公众高度关注,作为湖南最具影响力的都市报媒之一,《潇湘晨报》在疫情通报后迅速展开全面报道。其关于此事件的报道迅速及时、内容全面,且版面设计和整体策划具有特色优势,但同时存在评论深度不足、新闻来源广度不够和信息求证有漏洞等问题。本文对《潇湘晨报》H7N9禽流感报道特色进行分析,希望以此提升地方都市报纸对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水平。
肖佳罗峰
关键词:禽流感都市报纸
地方性媒体的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分析——以《潇湘晨报》H7N9禽流感报道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潇湘晨报》在报道H7N9禽流感时,反应迅速,信息全面,立足本土,注重人文关怀,但也存在内容同质化、报道失衡等问题。地方性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消息来源要有权威性,更要多元化;尽量做到报道数量的平衡;努力提高自采稿件的数量和质量。
罗峰肖佳
关键词:《潇湘晨报》突发公共事件
《长沙晚报》的时评特色探析
2013年
2013年3月19日,《长沙晚报》进行全新改版,基本固定每周一与周四设有时评专版。相对改版之前,时评专栏已固定在"封二"位置,更加凸显该报的评论声音。时评版块的固定,逐渐形成《长沙晚报》独特的评论风格和特色:紧跟时事,针砭时弊;有的放矢,是非分明;思想深刻,实事求是;文笔犀利,生动形象。
何德慧肖佳吴月娥
关键词:《长沙晚报》时评
学生关键能力与教师人才培养能力的愿景互视与衔接机制被引量:1
2019年
在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新阶段,加强教师和学生能力建设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向。学生和教师的能力愿景互视,对实现各自关键能力与人才培养能力共同培育至关重要。推进两个能力的有效衔接,需要建立衔接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以期推动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吴增礼蒋宇萌肖佳
关键词:衔接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