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涛

作品数:49 被引量:220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细胞
  • 9篇麻醉
  • 8篇镇痛
  • 6篇手术
  • 6篇内皮
  • 5篇蛋白
  • 5篇血管
  • 5篇血管内皮
  • 5篇脓毒
  • 4篇凋亡
  • 4篇异丙酚
  • 4篇硬膜
  • 4篇硬膜外
  • 4篇再灌注
  • 4篇术后
  • 4篇脓毒症
  • 4篇活性
  • 4篇芬太尼
  • 3篇硬膜外镇痛
  • 3篇认知功能障碍

机构

  • 28篇武汉大学
  • 21篇北京大学深圳...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武汉市第一医...
  • 3篇深圳市第二人...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深圳市人民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汕头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49篇罗涛
  • 15篇夏中元
  • 12篇郑利民
  • 11篇刘志刚
  • 8篇刘永芳
  • 6篇刘先义
  • 6篇黄海波
  • 5篇周青山
  • 5篇王明玲
  • 5篇付湘云
  • 4篇陈向东
  • 4篇陈雪君
  • 4篇赵博
  • 3篇余奇劲
  • 3篇侯家保
  • 3篇丁芳
  • 3篇夏正远
  • 2篇刘志恒
  • 2篇刘敏
  • 2篇黄飞

传媒

  • 5篇中华麻醉学杂...
  • 5篇武汉大学学报...
  • 5篇神经损伤与功...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3篇国际麻醉学与...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华中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家庭用药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2
  • 5篇2001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条件敲除小鼠的繁殖和基因型鉴定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构建和鉴定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方法将引进的纯合子PPARγ^(-loxp)小鼠和单核细胞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的Cx3cr1^(cre)小鼠进行杂交,得到F1代,用RT-PCR方法鉴定其基因型。将F1代进行自交产生F2代,鉴定基因型,筛选实验所需的PPARγ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实验组,PPARγ-ko)及对照组小鼠(对照组,PPARγ-wt),利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鉴定敲除效果。结果筛选出基因型为PPARγ^(loxp/loxp) Cx3cr1^(cre/-)和PPARγ^(loxp/loxp) Cx3cr1^(cre/cre)的小鼠即为本实验所要构建的单核细胞PPARγ条件基因敲除小鼠,基因型为PPARγ^(loxp/loxp) Cx3cr1^(-/-)小鼠为实验对照组小鼠。结论成功获得单核细胞PPARγ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为单核细胞上PPARγ功能的研究提供小鼠模型。
郑欣洵张智静黄宝艺廖子君刘建军罗涛
关键词:CRE/LOXP系统单核细胞
一种经气管导管喷雾给药装置
一种经气管导管喷雾给药装置,它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气管导管喷雾给药装置存在雾化功能不全备,影响药效发挥,依靠人工通过注射器给药,无法实现持续定量给药,而且费时费力,给药精度较差,容易对患者造成不舒服的...
陈冬玲郑利民宋寅伟罗涛
丙泊酚对脂多糖诱导的脓毒血症小鼠抑郁样行为和海马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预处理在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血症小鼠抑郁样行为和海马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健康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组),丙泊酚组(P1组),LPS组(L5组),丙泊酚+LPS组(L5P1、L5P2、L5P5组),每组10只。P1组注射10 mg/kg丙泊酚;L5组注射5 mg/kg LPS;L5P1组、L5P2组和L5P5组分别注射10 mg/kg、20 mg/kg和50 mg/kg丙泊酚预处理,30 min后注射5 mg/kg LPS。所有药物均选择腹腔注射,C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24 h后依次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对小鼠进行抑郁样行为测试;行为学测试后处死小鼠,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炎性因子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主要蛋白P65、髓样分化因子-2(MD-2)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L5组糖水摄取量减少,悬尾静止时间延长,TLR4、P65、MD-2表达量升高(P<0.05)。与L5组比较,L5P1组糖水摄取量增加,TLR4、P65、MD-2表达量降低(P<0.05);L5P2组糖水摄取量增加,悬尾静止时间缩短,P65、MD-2表达量降低(P<0.05);L5P5组糖水摄取量增加,P65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预处理可改善LPS诱导的脓毒血症小鼠抑郁样行为,降低海马炎症因子的表达,这可能与丙泊酚抑制TLR4/MD-2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黄蕊罗涛刘永芳胡刚刘志刚付湘云
关键词:脓毒血症丙泊酚TOLL样受体4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术前使用减轻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电子检索CNKI、Pub Med、万方数据库等2000年至2016年9月关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术前使用减轻术后疼痛作用的文献,按系统评价方法筛选文献、评价研究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文献术后6h、12h、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16篇,共计804例患者。Meta分析各时间点VAS评分结果显示:(1)术后6h VAS评分[SMD:-0.50,95%CI(-0.84,-0.17),P=0.003];(2)术后12h VAS评分[SMD:-0.70,95%CI(-1.16,-0.25),P=0.002];(3)术后24h VAS评分[SMD:-0.15,95%CI(-0.27,-0.04),P=0.008]。与术后给药的常规镇痛组相比,术前给药的超前镇痛的VAS在3个时间点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超前镇痛可以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
王珂郑利民罗涛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META分析
术前血清抗胆碱能活性对心脏术后长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把神经胆碱能传递下降作为一个风险因子进行研究,判断术前血清抗胆碱能活性(SAA)对于心脏术后长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154例年龄大于55岁的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应用神经心理学测试(NPT)并且测量SAA水平,术中监测S100钙结合β蛋白(S100β)浓度,术前、术中和术后记录患者特殊的特征。术后3个月时重复NPT评估POCD。结果经排除38例患者后,总共116例患者完成第二阶段的NPT,POCD发生率25.6%。与术中增高的S100β不同,术前SAA水平与POCD没有关系。结论心脏手术前SAA水平增高并不能增加术后3个月时POCD的发生率。
肖军郑利民王明玲黄飞罗涛
关键词:心脏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栓塞治疗后出现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一例
2022年
探讨对轻度二氧化碳栓塞的患者治疗后出现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轻度二氧化碳栓塞治疗后出现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一例进行报道分析。结果:当患者发生长时间轻度二氧化碳栓塞后,若短时间内快速排出二氧化碳,可引起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结论:长时间轻度二氧化碳栓塞可导致患者出现高碳酸血症,当快速排出二氧化碳时可诱发低碳酸血症症状,即出现二氧化碳排出综合征,为避免引起此综合征,应适当过度通气,避免引起二氧化碳分压骤降。
黄溪芮彭蓓罗涛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高碳酸血症
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纵膈一例被引量:1
2020年
中心静脉置管术是经皮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深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腔内的穿刺技术。中心静脉置管由于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直径大等优点,在急救、危重患者的监测、快速输血补液、静脉高能营养的支持、血液净化治疗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心静脉置管属于有创操作,虽然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穿刺置管引起的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的医疗危险性亦不容忽视。
苏昊王丹云孙孟彪王明玲罗涛郑利民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胸腔积液
心肺转流术中红细胞抗氧化活性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的关系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红细胞(RBC)抗氧化活性作为心肺转流术(CPB)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水平指标的可行性。方法:8例行主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分别于不同时相测定其中心静脉血中RBC抗氧化物丙二醛(MDA)和血浆游离异前列腺素15-F2t-Isoprostane(15-F2t-Imp)浓度。结果:在CPB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过程中MDA产生明显增加,血浆游离15-F2t-Isop浓度显著增高,两者间存在明显正相关。结论:在CPB过程中,RBC抗氧化活性反映了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是评价患者CPB时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良好指标。
顾家珍夏芳张遵严罗涛夏正远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红细胞心肺功能障碍异前列腺素再灌注过程
一种经气管导管喷雾给药装置
一种经气管导管喷雾给药装置,它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气管导管喷雾给药装置存在雾化功能不全备,影响药效发挥,依靠人工通过注射器给药,无法实现持续定量给药,而且费时费力,给药精度较差,容易对患者造成不舒服的...
陈冬玲郑利民宋寅伟罗涛
文献传递
蛋白激酶C在异氟醚诱导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中的作用
2010年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异氟醚诱导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中的作用.方法 1~3 d SD新生大鼠,分离培养原代心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n=6):对照组(C组)培养后的细胞不经任何处理;不同浓度异氟醚组(Ⅰ1组~Ⅰ3组)细胞分别经0.7%、1.4%、2.1%异氟醚处理6 h;PKC抑制剂组(P组)细胞培养液中给予PKC抑制剂--calphostin C,终浓度50 nmol/L;PKC抑制剂+异氟醚组(PI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calphostin C 50 nmol/L后,置入无菌密闭容器,持续输入1.4%异氟醚6 h.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VEGF浓度,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细胞PKC亚型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Ⅰ2组和Ⅰ3组细胞培养液VEGF浓度升高,Ⅰ2组胞浆PKCε表达下调,胞膜PKCε表达上调(P<0.01),胞浆和胞膜PKCα、PKCδ和PKC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胞膜比较,C组和Ⅰ2组胞浆PKCα、PKCδ和PKCζ表达上调(P<0.05).随异氟醚浓度升高细胞培养液VEGF浓度升高(P<0.05).与Ⅰ2组比较,PI组细胞培养液VEGF浓度降低(P<0.05).结论 异氟醚可通过PKCε从胞浆转位到胞膜的途径诱导心肌细胞分泌VEGF,是异氟醚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刘志刚罗涛刘永芳徐金金陈向东夏中元毕好生
关键词:异氟醚蛋白激酶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