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国芬

作品数:51 被引量:27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20篇社会学
  • 17篇政治法律
  • 12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7篇儿童
  • 13篇社会
  • 13篇留守
  • 12篇留守儿童
  • 9篇农村留守
  • 9篇农村留守儿童
  • 8篇农村
  • 6篇社会学
  • 5篇问题化
  • 5篇教育
  • 4篇社会化
  • 4篇社会问题
  • 3篇人口
  • 3篇少年
  • 3篇社会性
  • 3篇社会性行为
  • 3篇课程
  • 3篇寄养
  • 3篇儿童发展
  • 3篇儿童问题

机构

  • 35篇上海理工大学
  • 13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作者

  • 48篇罗国芬
  • 5篇佘凌
  • 4篇邓喜芬
  • 3篇蔡玉军
  • 2篇姚福生
  • 1篇范晓静
  • 1篇邢青
  • 1篇田克家
  • 1篇冯菁
  • 1篇于林英

传媒

  • 8篇青年探索
  • 7篇上海理工大学...
  • 3篇青年学报
  • 2篇河南大学学报...
  • 2篇山东省青年管...
  • 2篇少年儿童研究
  • 2篇重庆城市管理...
  • 1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理论学刊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教育评论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当代青年研究
  • 1篇理论文萃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少年
  • 1篇上海青年管理...
  • 1篇上海商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7篇2002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走向“问题化”的儿童寄养被引量:1
2004年
在当前中国社会,寄养是儿童抚育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人们对寄养的关注,也从最初的习焉不察,到对寄养负面案例的关注、到对寄养现象的统计分析、再到对寄养本身正当性的怀疑,走过了一条"问题化"的清晰轨迹。虽然暂时寄养还没有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问题,但寄养正在逐步走向"问题化",成为值得人们关注的社会性问题。
罗国芬
关键词:寄养儿童
从非社会性行为视角看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问题被引量:15
2005年
留守儿童群体的研究是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从非社会性行为这一理论视角来分析留守儿童群体中的非社会性行为,借助这一新的理论视角来拓展、深化留守儿童的理论研究。
罗国芬蔡玉军
关键词:留守儿童儿童发展社会化
留守儿童社会化研究的新视角:非社会性行为理论被引量:23
2005年
儿童发展中的行为发展、儿童行为发展中的社会化发展,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学术热点之一。而留守儿童群体的研究也是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已有的研究成果中,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的问题有过不少论述,本文则借鉴非社会性行为这一理论视角来分析留守儿童群体中的非社会性行为,借助这一新的理论视角来拓展、深化留守儿童的理论研究。
蔡玉军罗国芬邓喜芬
关键词:留守儿童儿童发展社会化
中国社会学课程开设先驱者史实考略被引量:1
2017年
近代中国高校中,社会学属于"舶来"学科。我国社会学史著作中依据许仕廉和孙本文的论述,认为中国高校中最早开设社会学课程的是门·阿瑟(Mr.Arthur Moon)或孟教授(Arthur M onn),时间是1905年或1908年。但经详细考证,结论是:1905年,孟嘉德教士在圣约翰学院开设的社会学课程是近代中国高等学校最早的。
罗国芬
关键词:社会学史
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下降:现状、原因与政策意涵被引量:5
2021年
2016年以来,官方精准摸排和数据库统计结果显示,近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不足七百万,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经呈现较快下降趋势。但结合2015年以来广义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农民工外出情况、随迁子女增长情况及教育部门的中小学生中农村留守儿童统计情况来看,农村留守儿童规模下降到只有数百万的水平,这只能是极严格界定下才可能出现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断崖式下跌",其主要原因应是来自补缺式福利视角下对农村留守儿童定义的大幅限缩。"断崖式下跌"中少掉的那大部分原属广义农村留守儿童的人员变成了农村"非留守儿童"。如果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政策措施只盯着民政统计的数百万严格限缩定义后的"农村留守儿童"的话,有可能会相对忽视教育部门统计的同一定义但未纳入数据库的留守儿童,以及忽视另一群父母一方长期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村儿童,造成"相对剥夺"与政策不公,不利于农村儿童的全面发展。
罗国芬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系统工程
上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人口峰值观点之辨析
2020年
各级各类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问题值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上海市现行七年级第三版《地理(试用本)》教材介绍我国人口总量峰值及峰值到来时间是"接近16亿,二十一世纪中叶"。但已有研究大多表明我国人口总量峰值及峰值到来时间是"不到14.5亿,2030年左右"。初中地理教材关于我国人口总量峰值及峰值到来时间的预测方面其观点时代性不够,资料较为老旧,强调过时的"人口总量恐慌"思想,对人口结构问题及即将到来的人口负债问题注意不够,已不合时宜,需早日修订。
罗国芬
关键词:人口总量人口地理地理教材
“公民同招、民办摇号”政策对上海市杨浦区义务教育的冲击及应对策略
2021年
“公民同招、民办摇号”政策对上海市杨浦区“公办初中学籍对口、民办初中强于公办”的义务教育环境将产生优质生源外流、优质小学学区房价下降、教育优势弱化等不利影响。通过分析杨浦区教育优势及各区新政后教育发展动向认为,杨浦区应进一步研究政策效果,做好短期及中长期教育规划,提升公众预期,满足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以教育资源升级带动杨浦区经济向好向上发展。
范晓静罗国芬
关键词:义务教育
社区人民调解制度及其基层实践——以转型期为例被引量:5
2002年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治国方略。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需要我们在长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探索前进。文章介绍了人民调解的道德传统的和法律内涵 ,并以社会转型期社区人民调解的发展为例子 ,从治国方略的高度理解社区人民调解在基层的实践形式 ,说明社区人民调解是在基层实践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一种重要形式 ,并指出在社会转型期 ,人民调解工作中实践治国方略的要求是一个可能的和可行的发展方向。
罗国芬
关键词:人民调解依法治国
社会公德的特性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启示被引量:3
2003年
社会公德是社会的公共道德,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社会公德具有公共性、发展性、情境性等特性。社会公德的特性对我们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提供了诸多启示。
罗国芬
关键词:社会公德大学生
农村留守儿童污名化是怎样形成的?——以“问题”规模为例被引量:4
2017年
通过对《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年)》中的部分被广为传播的统计推断结论("921万留守孩子一年都没有见过父母"、"1518万名农村留守儿童每年与父母联系次数少于3~4次"等)以及对国务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文件发布后一些广泛传播的观点(如"6100万留守儿童是父母双全的孤儿")的科学性的质疑,探讨社会问题建构中,研究者和大众传媒这两个重要行动者,通过错误的统计推断夸大其词和对农村留守儿童错误的定性这两种主要方式"污名化"农村留守儿童。
罗国芬
关键词: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污名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