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善昱

作品数:40 被引量:221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6篇飞虱
  • 22篇生物型
  • 22篇褐飞虱
  • 21篇水稻
  • 13篇稻瘿蚊
  • 13篇瘿蚊
  • 12篇稻褐飞虱
  • 10篇抗虫
  • 10篇抗性
  • 6篇水稻品种
  • 5篇稻虱
  • 5篇抗虫性
  • 5篇褐稻虱
  • 5篇翅型
  • 5篇翅型分化
  • 4篇野生
  • 4篇野生稻
  • 4篇抗虫品种
  • 4篇抗褐飞虱
  • 4篇害虫

机构

  • 37篇广西农业科学...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作物遗传...

作者

  • 40篇罗善昱
  • 40篇韦素美
  • 36篇黄凤宽
  • 36篇李青
  • 22篇黄所生
  • 9篇黄辉晔
  • 4篇梁广文
  • 3篇李容柏
  • 3篇秦学毅
  • 1篇邓智年
  • 1篇朱汝财
  • 1篇李维科
  • 1篇魏源文
  • 1篇杨新庆
  • 1篇吕维莉
  • 1篇张向军
  • 1篇黄润清

传媒

  • 14篇广西农业科学
  • 6篇广西农业生物...
  • 4篇植物保护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广西植保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昆虫知识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8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5篇1992
  • 3篇199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褐稻虱生物型研究初报被引量:40
1991年
十年来的鉴测结果表明.广西南宁、玉林、桂林三地区的褐稻虱已由过去生物型Ⅰ逐步向生物型Ⅱ转变,其对测定的鉴定品种Mudgo和IR26的为害程度已由原来1—3级转变为7—9级,即由抗虫变为感虫.
李青罗善昱韦素美黄润清师翱翔黄辉晔
关键词:褐稻虱生物型存活率水稻
三个新品种对褐稻虱生物型Ⅱ的抗性观察被引量:8
1995年
通过苗期与成株期的抗性测定以及田间虫口密度调查和抗虫机制的观察,桂引901、桂青野、国粳4号3个广西水稻新品种均抗褐稻虱生物型Ⅱ,属抗生性机制,品种对褐稻虱田间种群控制作用明显,平均百丛虫数,桂引901为38.5头、桂青野30.8头、国粳4号17.4头;当地主栽品种最高百丛虫数汕优桂99为600头、博优903为900头、汕优77为1250头.
罗善昱韦素美师翱翔李青黄凤宽
关键词:水稻抗虫性褐稻虱生物型
普通野生稻稻褐飞虱抗性在水稻改良中的利用研究被引量:27
2003年
本文报道了普通野生稻稻褐飞虱抗源的杂交利用技术及其获得的一大批抗性创新种质和育种品系。研究了杂交后代性状分离、不同杂交方式、抗性鉴定时期和花药培养的抗性育种效果,证明了复交和回交方式、花药培养获得纯合体、以及早期(F2)抗性鉴定是在育种上利用的关键技术措施。本项目还配制了大量(293个)杂交组合,进行稻褐飞虱抗性创新品系的选育工作,对选育出的493个遗传稳定品系进行抗性鉴定、运用RAPD标记对筛选出的143份抗性育种品系进行分子标记多态性分析,从中首次获得了一大批(120份)具有DNA分子标记多态性(遗传多样性)的抗性创新种质,为今后培育抗性品种打下基础。研究还初步培育出5个具有生产应用价值的高产(或优质)抗稻褐飞虱育种品系和杂交稻组合。
李容柏秦学毅韦素美黄凤宽张向军魏源文杨新庆李维科邓智年朱汝财黄所生吕维莉李青罗善昱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稻褐飞虱抗源创新种质抗性品种水稻
稻褐飞虱不同生物型致害特性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对稻褐飞虱不同生物型致害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型 对TN1、IR26、Mudgo的致害性均达8.71级以上,对IR36、ASD7、RathuHeenati(R.H)、Babawee(B.W)、Ptb33的致害性均低于4.73级;孟加拉型对TN1、IR26、Mudgo、IR36、ASD7的致害性均达7.68级以上,对R.H、B.W、Ptb33的致害性均低于5.00级;九龙江型对TN1、IR26、Mudgo、IR36、ASD7、R.H、B.W的致害性均达7.38级以上,对Ptb33的致害性为3.68级。若虫期干扰作用控制指数,生物型 在Mudgo上与在TN1上差异不显著,在ASD7上与在TN1上差异亦不显著;孟加拉型在Mudgo、ASD7、B.W上与在TN1上差异不显著;九龙江型在B.W上与在TN1上差异不显著。稻褐飞虱3~4龄若虫取食的选择性,接虫后1~2d,生物型 、九龙江型在TN1、Mudgo、ASD7、R.H、B.W、Ptb33上差异不显著,而孟加拉型对TN1的趋性最强;接虫后3d,生物型 和孟加拉型对Ptb33的趋性最弱,而九龙江型对ASD7的趋性最弱。成虫取食的选择性,接虫后1d,生物型 偏向于TN1、B.W,孟加拉型偏向于TN1、Mudgo、ASD7、Ptb33,九龙江型则对TN1、Mudgo、ASD7、R.H、B.W、Ptb33没有选择性;接虫后2d,生物型 偏向于TN1、Mudgo、ASD7、B.W,孟加拉型偏向于TN1、ASD7,九龙江型偏向于Mudgo、R.H、B.W、Ptb33。成虫产卵选择性,生物型 和孟加拉型在R.
黄凤宽韦素美罗善昱黄所生李青
关键词:稻褐飞虱生物型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取食产卵
我国褐稻虱生物型研究被引量:28
1994年
从1979年起,调查监测广西以至我国主要稻区的褐稻虱生物型,至今除四川稻区的褐稻虱仍属生物型1以外,其他稻区多由生物型1转变为生物型2占优势,即合Bph1抗性基因的Mudgo和IR26由抗虫变为感虫,并发现在云南思茅,安徽怀宁,江西的东乡,江苏江浦和连云港的褐稻虱田间种群以及广西南宁的少数褐稻虱个体尚可使ASD7和IR(36)致害。经测定获得了一些能抗生物型2的水稻品种和材料,其中有些广西野生稻抗谱较广的编号,是选育抗虫品种的好材料,可防止新生物型的为害。
李青罗善昱师翱翔韦素美黄凤宽
关键词:褐稻虱生物型抗虫品种稻区
水稻品种RP1976-18-6-4-2对褐飞虱和稻瘿蚊的抗性评价及其遗传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对水稻品种RP1976-18-6-4-2进行褐飞虱和稻瘿蚊的抗性评价及其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抗褐飞虱生物型Ⅱ、孟加拉型及稻瘿蚊中国Ⅱ型和中国Ⅳ型,它对褐飞虱生物型Ⅱ和孟加拉型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控制;对稻瘿蚊中国Ⅱ型和中国Ⅳ型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
黄凤宽韦素美梁广文黄所生蒋显斌罗善昱李青
关键词:水稻褐飞虱稻瘿蚊抗虫性
水稻品种资源抗稻褐飞虱不同生物型和稻瘿蚊核心样品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以抗稻褐飞虱不同生物型和稻瘿蚊中国 型的水稻品种资源454份为试验材料,评价10个主要农艺性状,按不同的抗性情况和水平进行分组,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每一组进行聚类,从聚成一类的品种中随机选取1份品种构成核心样品。核心样品由53个品种组成。通过对10个性状的6个特征值、多样性指数进行比较,核心样品基本代表了总样品的遗传变异范围。
黄凤宽韦素美梁广文黄所生罗善昱李青
关键词:水稻品种资源稻褐飞虱生物型稻瘿蚊农艺性状
我国褐飞虱生物型的变异与其发生猖獗的关系初析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水稻的重要害虫,它具有迁飞性、爆发性和毁灭性。据初步研究, 上世纪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的猖獗,乃因东南亚水稻“绿色革命”初期的副作用;1985年和1987年的猖獗...
黄凤宽韦素美黄所生罗善昱李青
水稻品种抗褐飞虱和稻瘿蚊的聚类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在对水稻品种进行褐飞虱不同生物型和稻瘿蚊中国Ⅳ型抗性鉴定的基础上,应用聚类分析法对抗性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不同生物型和稻瘿蚊中国Ⅳ型的抗性可分为9 类,每一类的品种都具有不同的抗性特点。
黄凤宽韦素美梁广文黄所生罗善昱李青
关键词:褐飞虱稻瘿蚊生物型抗虫性聚类分析
25%阿克泰防治稻飞虱药效试验被引量:3
2001年
:田间小区试验每亩用 2 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 1克、2克、3克防治稻飞虱 ,三天后的防治效果均达 89.6 %以上 ,14天后 89.13%以上 ,2 8天后 95.96 %以上。大田示范每亩用药量 1克、2克、3克 ,三天后的防效均在 87.6 %以上 ,2 0天后每亩用药 1克的防效在 87.91%以上 ,用 2克和 3克的防效在 91.
黄所生黄凤宽罗善昱韦素美李青
关键词:杀虫剂稻飞虱水稻害虫药效试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