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缪怡

作品数:16 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蛋白
  • 3篇性关节炎
  • 3篇免疫
  • 3篇抗体
  • 3篇类风湿
  • 3篇类风湿性
  • 3篇类风湿性关节...
  • 3篇关节炎
  • 3篇风湿
  • 3篇风湿性
  • 3篇风湿性关节炎
  • 2篇球蛋白
  • 2篇细胞
  • 2篇瓜氨酸
  • 2篇肝损伤
  • 1篇代谢动力学
  • 1篇电化学发光
  • 1篇电化学发光免...
  • 1篇电化学发光免...
  • 1篇凋亡

机构

  • 13篇上海市徐汇区...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作者

  • 15篇缪怡
  • 3篇李水军
  • 3篇胡朝英
  • 2篇刘罡一
  • 2篇郭玮
  • 2篇徐雪亮
  • 2篇钱柳
  • 2篇胡强
  • 2篇贾晶莹
  • 1篇余奇文
  • 1篇张梦琪
  • 1篇张继英
  • 1篇朱建民
  • 1篇葛春林
  • 1篇殷佩浩
  • 1篇王伟铭
  • 1篇沈玉根
  • 1篇陆优丽
  • 1篇陆品相
  • 1篇黄秋愉

传媒

  • 2篇上海医学检验...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检验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科研...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异烟肼、利福平及其在健康男性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建立可靠的测定人血浆中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用于研究健康男性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以稳定同位素作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质处理后检测。INH采用Atlantis HILIC(50 mm×2.1 mm,3μm)色谱柱,以水和5 mmol/L甲酸铵90%乙腈水溶液(均含0.01%甲酸)为流动相;RFP采用Syncronis C18(50 mm×2.1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和50%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二者均为梯度洗脱。使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检测。结果INH、RFP分别在5~5000 ng/mL、10~10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方法专一性强,精密度以变异系数表示,均小于7%,无明显基质效应。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高,可用于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治疗药物监测等研究。
张美微陆优丽忻亮李水军刘罡一董春霞张梦琪梁立宇缪怡贾晶莹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利福平异烟肼药物代谢动力学肝毒性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原瓜氨酸化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2012年
为探讨蛋白瓜氨酸化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致病作用,观察环瓜氨酸肽(CCP)抗原对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激活效应,我们选用CCP抗原刺激特异性T淋巴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的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分别检测64例RA患者、32例非RA患者及32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IFN-γ的斑点形成细胞(SFC)的阳性率及阳性SFC的斑点数,分析3组个体间SFC阳性率、阳性SFC斑点数的差异;另外在64例RA患者中,分析SFC阳性率、阳性SFC斑点数与抗CCP抗体、关节肿痛数、关节破坏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64例RA患者中,SFC阳性率为79.7%,阳性SFC斑点数为189±45,而在16例骨关节炎(OA)患者、16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及32例健康对照者中SFC阳性率、阳性SFC斑点数分别为6.3%、18;12.5%、23.5;0%、<6,RA组与非RA组和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此外在抗CCP抗体阳性的RA患者中,上述2项指标也明显高于抗CCP抗体阴性的RA患者(92.86%、224±54;54.55%、84±25),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RA组患者CCP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与病情活动性指标(关节肿痛数、关节破坏数、ESR、CRP)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以上结果提示在RA患者的外周血内存在针对CCP抗原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提示瓜氨酸化蛋白可能作为RA发病的起动抗原发挥致病作用,并在一定易感基因下参与和介导了RA的发病。
徐雪亮徐剑沈瑜胡朝英缪怡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瓜氨酸化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抗胶原蛋白Ⅱ抗体及其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检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及抗胶原蛋白Ⅱ(CⅡ)抗体的异常表现。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22例RA及6例骨关节炎(O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膜液(SF)中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和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选用HSP-65和胶原蛋白Ⅱ(CⅡ)抗原诱导和分析患者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克隆频率,采用经典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和SF中抗CⅡ抗体以及IFN-γ、IL-10、IL-4和IL-12的含量。结果:RA患者关节SF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为1.09,显著低于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2.02);SF中CD3+/CD25+双阳性的活化T淋巴细胞占(15.9±9.6)%。SF中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5表达较低,与外周血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趋化因子受体CD25+/CXCR3+表达量较高,为(16.0±4.0)%,远远高于外周血T淋巴细胞[仅为(0.5±0.3)%](P<0.01)。ELISA检测结果表明RA患者关节SF中抗CⅡ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血清以及OA患者SF和血清;RA患者SF中IFN-γ、IL-12的含量高于外周血。来自RA患者病灶关节SF单个核细胞(SFMC)较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HSP-65抗原和CⅡ的诱导具有更高的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应答频率(分别为8.5×10-6和11.5×10-6)。结论:RA患者关节SF中存在高活化状态的T淋巴细胞,其对CⅡ的高克隆反应频率以及SF中高表达抗CⅡ抗体,均提示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浸润是造成患者病灶区组织损伤的关键因素。
缪怡徐雪亮黄秋愉胡朝英钱柳余奇文张继英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液
诊断和监测肝损伤的检验项目检测要求(II)——介绍美国临床生化学院和美国肝病研究学会的建议被引量:12
2001年
郭玮缪怡徐雪亮
关键词:肝损伤
血浆Gd-IgA1浓度与IgA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产生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明确IgA肾病(IgAN)患者血浆Gd-IgA1(低半乳糖基化IgA1)浓度与其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并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IgA1糖基化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纳入原发性IgAN患者59例和对照者30例。ELISA法检测血浆IgA1和Gd-IgA1浓度,将IgAN患者血浆Gd-IgA1浓度与其蛋白尿水平、肾小球滤过率(eGFR)进行相关性分析。Real-time PCR法检测糖基化酶mRNA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法(CHIP)检测糖基化酶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程度。结果(1)IgAN组IgA1和Gd-IgA1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IgAN患者Gd-IgA1浓度与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0.479,P<0.01)。(2)IgAN组C1GALT1及ST6GALNAC2的mRNA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0.28±0.60)倍和(2.88±1.21)倍(均P<0.01)。(3)IgAN组C1GALT1及ST6GALNAC2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0.43±0.20)倍和(3.42±1.32)倍(均P<0.05);H4乙酰化程度则分别为(0.62±0.11)倍和(2.07±0.29)倍(均P<0.01)。结论IgAN患者尿蛋白量越多,血浆Gd-IgA1浓度越高;IgAN患者Gd-IgA1浓度增高可能与C1GALT1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程度降低,ST6GALNAC2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程度升高有关。
戴芹缪怡王伟铭
关键词:IGA肾病组蛋白乙酰化
变异血红蛋白对2种基于HPLC原理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比较亲和层析-高效液相色谱(AC—HPLC)系统和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IE—HPLC)系统测定血红蛋白(Hb)结构不同的血液样本中HbAlc的结果,评价变异Hb对2种检测系统的影响。方法分别用2种HPLC系统同时检测HbAlC含量在5%-11%、Hb结构正常的血液样本和含有不同浓度胎儿Hb(HbF)的血液样本以及α-地中海贫血(α-MA)和β-地中海贫血(β—MA)患者血液样本中的HbAlC浓度。结果对于Hb结构正常、HbAlC含量在5%~11%的血液样本,2种HPLC检测系统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HPLC法不受血液样本中HbF的干扰;若血液样本中HbF的含量超过8.8%,IE—HPLC法测定结果存在-定的偏倚,当HbF含量达70%时甚至无法测出结果。对于α-MA和轻型β-MA患者的血液样本,IE—HPLC法的结果明显高于AC—HPLC法(P〈0.01、P〈0.05),而重型β—MA患者的样本用IE-HPLC法甚至无法测得结果。结论用IE—HPLC法检测含变异Hb、HbF的样本中的HbAlc,结果可能受干扰;而用AC—HPLC法则不受干扰。
缪怡徐雪亮金洁美李水军沈博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
时间控制模式在血液分离机运行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构建血流分离机时间控制管理模型,探讨其在血液分离机运行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成分血采集血液分离时间延迟原因,采用数据挖掘算法分析其影响因素与时间控制水平的关联性,在时间评估预测等多维度构建血液分离时间控制管理模型,制定时间控制管理对策。选取2019-2022年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的600名献血者和采血期间临床在用的17台血液分离机,根据管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00名献血者,14台血液分离机)和观察组(300名献血者,15台血液分离机,含对照组12台和新增加的3台),对照组血液分离机采用质量控制模式,观察组采用时间控制模式,对比两组成分血采集过程中的问题数、延迟比例、满意人数和参与采集成分血工作的相关医务人员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成分血采集过程中发生设备、医用耗材、医务人员及献血者相关问题的献血者人数分别为11名(占3.7%)、17名(占5.7%)、7名(占2.3%)和18名(占6.0%),均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92、6.822、8.153、11.405,P<0.05);观察组成分血采集过程中血液分离机运行正常、明显延迟和显著延迟的献血者人数分别为236名(占78.7%)、46名(占15.3%)和18名(占6.0%),运行正常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明显延迟和显著延迟占比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821、7.131、8.549,P<0.05);观察组献血者满意人数为284名(占94.7%),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171,P<0.05);参与观察组献血者成分血采集工作的医务人员考核成绩为(91.14±4.86)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7,P<0.05)。结论:时间控制模式能够控制血液分离机运行问题发生概率,缩短血液分离机运行延迟时间,改善献血者献血体验和采血服务质量,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吴亚利程捷陈丽霞缪怡
关键词:时间控制血液分离数据挖掘
蟾毒灵介导JNK信号通路诱导人胰腺癌细胞的凋亡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研究蟾毒灵诱导人胰腺癌细胞凋亡以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JNK信号转导通路,揭示其抗胰腺癌的部分机制.方法:MTT法观察蟾毒灵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0.16、0.32、0.64mg/L蟾毒灵分别作用人胰腺癌BxPC-3细胞48h后,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检测蟾毒灵作用BxPC-3细胞后SAPK/JNK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并比较阻断JNK信号通路后丹参酮ⅡA对胰腺癌细胞凋亡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MTT法测得蟾毒灵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效果与剂量和作用时间成正相关;0.16、0.32、0.64mg/L浓度蟾毒灵作用人胰腺癌细胞后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36%±0.39%、40.69%±0.44%、59.63%±1.14%,与对照组2.24%±0.37%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蟾毒灵作用人胰腺癌细胞1h后JNK信号通路被激活,2h达峰值;阻断JNK信号通路后,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0.32mg/L蟾毒灵作用人胰腺癌细胞48h后Survivin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阻断JNK信号通路后,蟾毒灵作用人胰腺癌细胞的Survivin mRNA的表达明显上升.结论:蟾毒灵通过JNK信号转导通路下调人胰腺癌BxPC-3细胞Survivin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胡强殷佩浩陆品相沈玉根余琛李水军贾晶莹刘罡一缪怡范耀祖
关键词:蟾毒灵胰腺癌凋亡信号转导
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色杯中反应残留物对酶法测定肌酐的干扰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对引起肌酐(Cr)酶法测定结果假性增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在日立7060C生化仪上,分别使用新、旧的2套比色杯,并使用2种Cr酶法试剂测定Cr。结果日立7060C比色杯使用较长时间后,发现测定过总蛋白(TP,双缩脲法)的比色杯,经过仪器清洗后,若该比色杯紧接着用A品牌的Cr试剂进行测定,可引起测定结果的假性增高;改用B品牌的Cr试剂,则未见测定结果的假性增高。更换新的比色杯后,测定过TP的比色杯对这2种品牌的Cr试剂都不产生比色杯携带污染,测定结果都不假性增高。结论日立7060C比色杯使用较长时间后,有些项目的反应产物可一定程度的吸附在比色杯上,引起比色杯携带污染,从而对一些抗干扰能力较差的试剂和项目产生干扰。
缪怡徐雪亮
关键词:携带污染比色杯肌酐
28976例不规则抗体筛查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2023年
了解人群中不规则抗体筛查(IAD)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这两个检测项目阳性率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检测的28976例样本的IAD和DAT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对数据进行性别和年龄分组统计。结果 研究人群中IAD的总体阳性率为0.63%,DAT的总体阳性率为4.89%;女性人群IAD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0.88% vs 0.41%,P<0.05),男性人群的DAT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5.38% vs 4.33%,P<0.05);≧30岁人群中,女性各年龄组的IAD阳性率均高于同年龄组男性(P<0.05);60-89岁年龄组的男性DAT阳性率显著高于同年龄组女性(P<0.05);随年龄的增长,男性IAD阳性率增高不显著(P<0.05),而≥90岁年龄组女性IAD阳性率显著高于30-59岁年龄组女性(P<0.05);≧30岁的男性和女性人群的DAT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均显著增高。结论 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IAD和DAT阳性率分布特点不同,DAT阳性率较IAD阳性率高很多,应引起临床更多的重视和研究。
殷正云缪怡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筛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