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符悦冠

作品数:365 被引量:1,158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1篇期刊文章
  • 61篇专利
  • 27篇会议论文
  • 1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6篇农业科学
  • 69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3篇粉虱
  • 57篇螺旋粉虱
  • 39篇实蝇
  • 39篇蜡蚧
  • 35篇杀虫
  • 35篇橡副珠蜡蚧
  • 33篇寄生
  • 32篇瓜实蝇
  • 29篇芒果
  • 27篇叶螨
  • 26篇寄主
  • 25篇种群
  • 23篇杀虫剂
  • 23篇温度
  • 23篇发育
  • 23篇繁殖
  • 22篇植物
  • 20篇小蜂
  • 19篇心叶
  • 19篇寄生蜂

机构

  • 356篇中国热带农业...
  • 87篇海南大学
  • 29篇华南农业大学
  • 12篇华南热带农业...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华南热带作物...
  • 5篇广西大学
  • 5篇北京市农林科...
  • 4篇广东省农业科...
  • 4篇中国科学院华...
  • 3篇长江师范学院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海南省林业局
  • 3篇海南省热带作...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福建省农业科...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2篇琼台师范高等...

作者

  • 365篇符悦冠
  • 192篇张方平
  • 164篇韩冬银
  • 113篇陈俊谕
  • 108篇李磊
  • 100篇牛黎明
  • 62篇彭正强
  • 52篇金启安
  • 42篇刘奎
  • 33篇张敬宝
  • 28篇邢楚明
  • 25篇吴伟坚
  • 25篇黄武仁
  • 16篇朱俊洪
  • 15篇唐超
  • 15篇吕宝乾
  • 13篇朱文静
  • 12篇温海波
  • 11篇冯岗
  • 10篇张静

传媒

  • 74篇热带作物学报
  • 3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9篇热带农业科学
  • 12篇昆虫知识
  • 12篇昆虫学报
  • 10篇植物保护
  • 9篇生物安全学报
  • 7篇中国南方果树
  • 7篇中国生物防治...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生态学报
  • 4篇中国生物防治
  • 4篇农药
  • 4篇现代农药
  • 4篇热带作物研究
  • 4篇应用昆虫学报
  • 3篇果树学报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中国蔬菜
  • 3篇植物检疫

年份

  • 14篇2023
  • 19篇2022
  • 20篇2021
  • 13篇2020
  • 14篇2019
  • 10篇2018
  • 11篇2017
  • 30篇2016
  • 15篇2015
  • 14篇2014
  • 23篇2013
  • 16篇2012
  • 23篇2011
  • 40篇2010
  • 16篇2009
  • 14篇2008
  • 12篇2007
  • 15篇2006
  • 9篇2005
  • 9篇2004
3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境及气象因子对南瓜实蝇雄成虫数量动态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监测不同生境下南瓜实蝇雄成虫的数量动态,分析影响南瓜实蝇数量变动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表明:生境和气象因子显著影响南瓜实蝇雄虫的数量动态。混合菜地、园林区以及混合果园诱集的南瓜实蝇雄虫数量多于住宅区、农贸市场、苦瓜种植地同期诱集的雄虫数;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得出影响南瓜实蝇雄虫数量动态的气象因子有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压、月平均相对湿度、月最小相对湿度和月日照时数,其中月平均温度是影响其数量动态的最关键气象因子。基于本研究的结果,建议对南瓜实蝇的防控应不仅仅局限在具有其寄主植物的生境,而应根据监测的数据对其他生境的南瓜实蝇进行一并治理。
李磊牛黎明张方平韩冬银陈俊谕符悦冠
关键词:南瓜实蝇生境气象因子
海南果蔬重要害虫螺旋粉虱的田间药剂防治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就9种杀虫剂对新入侵害虫螺旋粉虱成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三唑磷乳油、百佳、20%敌介灵乳油、40%介达乳油、522.5g/L农地乐乳油、20%蚧霸乳油、40%丙溴磷乳油、90%万灵粉剂等药剂处理对螺旋粉虱均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其中百佳、20%敌介灵乳油和522.5g/L农地乐乳油的防效均在96.12%以上。
刘奎符悦冠张传海张方平邱海燕
关键词:杀虫剂螺旋粉虱
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螺旋粉虱的生物活性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为研究假蒟对螺旋粉虱的作用效果及对体内酶活力的影响,在实验室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螺旋粉虱成虫、若虫和蛹的生物活性,并用生化方法测定了成虫体内几种代谢酶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螺旋粉虱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活性增强,其活性大小为成虫若虫蛹。处理168 h时,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螺旋粉虱若虫的LC50值(0.932 mg.mL 1)仅为处理24 h时LC50值(2.207 mg.mL 1)的42.23%。处理72 h时,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螺旋粉虱成虫和若虫的LC50值(0.430 mg.mL 1和1.303 mg.mL 1)分别为蛹(1.894 mg.mL 1)的22.70%和68.79%。经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处理24 h后,螺旋粉虱成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等代谢酶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10 mg.mL 1的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3种酶的抑制率分别为82.53%、82.79%、52.26%,但低浓度的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螺旋粉虱成虫CarE、GSTs两种酶的活性反而有诱导现象,其中对GSTs诱导效应较为明显。由此表明,假蒟石油醚萃取物对螺旋粉虱有明显的毒杀作用。
林江符悦冠黄武仁韩冬银张方平贲庆贺
关键词:螺旋粉虱毒力测定酶活性
液体植物保护膜防治瓜实蝇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背景】瓜实蝇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广泛分布在我国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在室内和田间测定了液体植物保护膜对瓜实蝇的控制效能,并初步探索了该保护膜的作用方式,以期为瓜实蝇的绿色防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方法】测定了应用保护膜后瓜实蝇的产卵、存活以及对苦瓜的为害率。【结果】保护膜显著影响了瓜实蝇产卵、存活以及选择性。随着保护膜浓度的升高,瓜实蝇的存活率和在供试苦瓜段上的产卵量逐渐下降,但300和400倍保护膜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当浓度达到400倍时产卵量最低,为0.33粒,死亡率最高,约为50%;室内研究发现保护膜可持续影响瓜实蝇产卵5 d;此外,通过将保护膜应用在损伤的苦瓜上,发现保护膜并没有抑制瓜实蝇产卵。在田间,研究发现苦瓜的果长影响了保护膜的应用效能,2种果长的苦瓜应用保护膜后12~14 cm苦瓜的被害率显著低于6~8 cm苦瓜的被害率。【结论与意义】400倍的植物液体保护膜是防治瓜实蝇的最佳浓度,应用时间建议每4 d一次。保护膜最合适的应用时期为果长发育至12~14 cm时,即生长后期。施用保护膜时一定均匀,且在寄主果实受到损伤时不宜喷施保护膜。
李磊刘欢牛黎明张方平韩冬银符悦冠
关键词:瓜实蝇
饵剂施药的不同时段、距离及时长对红火蚁工蚁的诱集作用及觅食量研究
2023年
饵剂诱杀法是防治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主要方法之一。饵剂的施用方法及红火蚁对饵剂觅食量直接影响其防治效果。本研究以质量为1 g的0.08%茚虫威毒饵为药剂,于春、夏季观察了一天中不同时段、不同施药距离及药后时间条件下红火蚁的觅食量及诱集工蚁数量。结果表明,一天中8∶00—9∶00及17∶00—18∶00时段诱集到的红火蚁工蚁数及其觅食量均高于11∶00—12∶00及14∶00—15∶00时段;春季17∶00—18∶00觅食量最大(0.428 g),诱集到的工蚁数最多(60.0头),夏季8∶00—9∶00觅食量最大(0.976 g),诱集到的工蚁数最多(112.3头)。施药后40 min诱集到工蚁数最多(87.8头),120 min时觅食量最多(0.938 g)。在距离蚁巢800 cm处仍有红火蚁工蚁活动及觅食;除400 cm及800 cm外,气温为30.5℃及35.5℃时距蚁巢0~800 cm范围内红火蚁的觅食量均高于26℃条件,35.5℃时距离蚁巢0~300 cm觅食量在0.909 g以上,其中100 cm处觅食量最高(0.977 g)。上述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红火蚁施药技术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实现红火蚁的高效防治。
胡睿王建赟韩冬银李磊符悦冠张方平
关键词:红火蚁施药时间
一种防治粉虱类害虫的植物源热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里香酚热雾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热雾剂,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百里香酚(2-异丙基-5-甲基苯酚)5~50%,助溶剂5~10%,乳化剂5~15%,防飘移剂5~3%,防冻剂0.5~3%,增稠剂1~5%...
冯岗张静刘映前李勤奋彭正强符悦冠
文献传递
海南岛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研究
2001年
调查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田间发生消长规律,结果表明,该虫主要危害茄科、豆科及葫芦科蔬菜。在海南儋州整年发生危害,2-5月份为危害高峰期,其虫口密度与温度、天敌成负相关,即高温和天敌寄生虫可抑制美洲斑潜蝇的发生;其幼虫田间分布型符合奈蔓A(核心分布)和负二项分布;该虫主要通过成虫飞翔和随寄主植物扩散而传播;1.8%爱福丁乳油和40%辛硫磷乳油防治美洲斑潜蝇的效果较好,田间防治效果达80%以上。
陈泽坦符悦冠
关键词:美洲斑潜蝇分布型
印楝种子中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研究被引量:11
2001年
将印楝种子中杀虫活性成分分离成油溶性和水溶性2个混合物后,再用萃取分离法分别将各混合物分离为3个小组,含活性物质个数较多的小组用快速低压液相色谱法分离为124个极性不同的产物,分离产物中的活性物质个数用薄层色谱法鉴定,对有代表性的6个分离产物进行杀虫活性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中,用于提取和萃取印楝种仁中的杀虫活性成分的有机溶剂的搭配是目前较好的一种,能达到油溶性活性成分与油脂基本分离;用快速低压液相色谱法分离的印楝杀虫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杀虫选择性和广谱杀虫性。
彭黎旭冯信平吴莉宇符悦冠
关键词:杀虫活性成分杀虫效果
芒果芽瘿螨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芒果芽瘿螨,在中国为新记录,是危害我国芒果树芽部的新害螨。据1986—1987年在海南调查,嫩芽最高受害率达87.5%。室温26—32℃下饲养从卵到成螨出现历期13—17天,其中卵期平均5.5天,若螨期平均9.5天。螨的数量在2月下旬至5月上旬最少的,5月中旬开始增加,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第一发生高峰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第二高峰期。室内试验结果,用50%硫磺胶悬剂400倍液进行防治,效果良好。
林延谋符悦冠杨光融张俊宏
关键词:芒果生物学
7种杀虫剂对扁喙叶蝉的防效试验被引量:1
2015年
扁喙叶蝉是我国芒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针对生产上存在的不科学用药现象,作者选择了7种常规药剂对扁喙叶蝉进行室内及田间筛选试验,以期为生产上防治该虫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啶虫脒EC 1 500倍、70%吡虫啉WDG 1 000倍、25 g/L高效氯氰菊酯EW 1 000倍及25 g/L溴氰菊酯EC 1 000倍是防治扁喙叶蝉的良好药剂。
韩冬银邢楚明张方平张敬宝符悦冠
关键词:芒果药效评价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