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窦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委资助项目广东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儿科
  • 2篇凋亡
  • 2篇婴儿
  • 2篇婴儿肝炎
  • 2篇婴儿肝炎综合...
  • 2篇综合征
  • 2篇巨核
  • 2篇巨细胞
  • 2篇教学
  • 2篇合并症
  • 2篇肝炎
  • 2篇肝炎综合征
  • 2篇病毒
  • 2篇病因
  • 2篇并症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性
  • 1篇当归
  • 1篇当归多糖

机构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作者

  • 10篇窦娟
  • 7篇蔡耘
  • 7篇王清文
  • 5篇李晓峰
  • 5篇张萍萍
  • 5篇陈惠芹
  • 3篇何政贤
  • 2篇陈健良
  • 2篇邹小兵
  • 1篇袁忠民
  • 1篇唐宗玲
  • 1篇李建英
  • 1篇肖峰
  • 1篇蔡芸
  • 1篇陈虹
  • 1篇黎明涛
  • 1篇杨默
  • 1篇肖作源

传媒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新医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医学信息(西...
  • 1篇第九次全国小...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归多糖在体外抑制HCMV感染所致巨核系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本研究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APS)在体外抑制HCMV感染致人巨核系细胞凋亡中的作用。HCMV AD169体外感染巨核系细胞CHRF-288-11,在病毒感染后第3天向试验体系中加入APS。用PCR扩增检测HCMV DNA,用形态学、DNA片段化、细胞表面标志检测APS对HCMV感染所致巨核系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APS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HCMV体外感染诱导的巨核系细胞CHRF-288-11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感染的巨核系细胞CHRF-288-11中有hCMV IEA的表达,形态学和DNA片段化分析证实了细胞凋亡的存在,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受感染的CHRF细胞中随着加入APS剂量的减少,凋亡率呈上升趋势。结论:HC-MV AD169株在体外可直接感染巨核系细胞并降低其存活率;HCMV AD169株在体外感染巨核系细胞后可诱导其加重凋亡,凋亡率与时间呈正相关。在HCMV AD169株体外感染巨核系细胞后,向培养细胞中加入APS,可以提高受染细胞的存活率,表明APS对HCMV感染的巨核系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APS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HCMV体外感染诱导的巨核系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
张萍萍王清文陈惠芹李晓峰窦娟陈健良何政贤杨默
关键词:当归多糖巨核系细胞细胞凋亡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在儿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模式作为传统见习方式的补充,通过学生间互相协作、互相督促,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带教水平,为见习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手段。
蔡耘窦娟
关键词:儿科见习
妊娠合并梅毒对新生儿的影响——附46例报告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46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所产的新生儿,入院后均予床旁隔离,采集母婴双份血标本,行血常规、生化、梅毒血清学、四肢长骨及颅骨和胸部X线片检查,确诊先天性梅毒患儿予常规行脑脊液检查,分析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46例受检新生儿中,先天性梅毒18例(39%),其中母亲未治疗组先天性梅毒的患病率63%明显高于治疗组27%(P<0.05)。18例先天性梅毒患儿出现新生儿窒息2例,皮疹、脱屑14例,肝、脾肿大6例,鼻塞5例,双眼分泌物增多7例,腹胀3例。血小板减少2例,贫血5例。高胆红素血症11例。CK-MB增高9例。神经梅毒1例。X线片示长骨改变4例,肺纹理增粗1例。均予青霉素治疗。随访12个月时,获随访的15例血清学复查全部转阴,4例X线片骨骼异常患儿的骨质改变均已恢复正常。结论:及时、正规治疗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是减少先天性梅毒发病率的最有效措施,新生儿期的先天性梅毒症状不典型,诊断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X线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张萍萍肖峰蔡耘窦娟陈惠芹王清文
关键词:梅毒新生儿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抑制原巨核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 AD169株)感染对CHRF原巨核细胞成活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HRF细胞培养技术,利用HCMV原液直接感染CHRF细胞株;用RT-PCR观察鉴定HCMV是否能直接感染CHRF细胞株;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分析HCMV感染后诱导细胞凋亡发生率;免疫印迹分析caspase-3活性。结果①HCMV. AD169能直接感染CHRF细胞;②HCMV AD169感染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降低CHRF细胞成活率;③HCMV AD169诱导CHRF细胞发生凋亡及caspase-3的激活。结论体外感染HCMV通过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降低CHRF细胞的成活率。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HCMV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病理机制。
窦娟王清文袁忠民邹小兵何政贤李建英陈健良肖作源黎明涛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凋亡CASPASE-3
儿科门诊实习教学方法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提高儿科门诊实习教学质量的方法与经验。方法将临床医学系五年制本科生65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门诊岗前培训,普通门诊与专科门诊相结合的实习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比较2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普遍支持新的教学方法,其体格检查、治疗与疾病宣教及电子处方操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新的门诊实习教学方法可:敫发实习生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拓宽知识面,促进教学相长。
蔡耘窦娟陈惠芹陈虹
关键词:儿科门诊实习教学方法
留学生儿科学结缔组织病全英语教学体会
2010年
分析医科留学生学习特点,总结留学生儿科学结缔组织病全英语教学经验,提出注重实用性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知识的积累,编写适合的教材、制作CAI课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等,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蔡耘陈惠芹窦娟唐宗玲邹小兵
关键词:留学生儿科学结缔组织病全英语教学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合并症及治疗分析——附238例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的病因、合并症及治疗。方法:对238例IHS患儿进行病因学调查,及总结其合并症、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与结论:IHS病因复杂,明确病因215例(90.3%),其中属感染因素(血清病原体检查阳性)192例,非感染因素(血清病原体检查阴性)23例;病因未明23例(9.7%)。感染性因素以病毒感染居多,占85.4%,包括巨细胞病毒感染(96例)、EB病毒感染(42例);非感染因素以遗传代谢性疾病居多,占57%。IHS合并症多种多样,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41%),其次是支气管肺炎(17.5%)和肠炎(14.8%)。巨细胞病毒和EBV是IHS的主要病原体。所有患儿均接受包括对症治疗,针对病因及合并症的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治愈201例(84.5%),病情无明显好转或加重者32例(13.4%),死亡5例(2.1%)。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是IHS的主要病原体,IHS中由遗传代谢性疾病引起的病例数较多,病因未明者亦较多。IHS合并症多种多样。IHS经综合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
李晓峰蔡耘窦娟张萍萍王清文
关键词:婴儿肝炎综合征病因合并症遗传代谢性疾病巨细胞病毒EB病毒
婴儿肝炎综合征238例病因及合并症分析
目的: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IHS)的病因及合并症。 方法:对238例IHS患儿的病因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IHS合并症多种多样,感染性疾病中以呼吸道感染多见,其次是肠道感染和皮肤粘膜感染。...
李晓峰王清文张萍萍窦娟蔡芸
关键词:婴儿肝炎综合征发病机制合并症回顾性分析
文献传递
111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与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表型与临床表现及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111例初治儿童ALL进行免疫分型,比较不同免疫表型ALL的临床表现、强的松反应、首次诱导缓解率、达到完全缓解(CR)的治疗时间和预后情况。结果本组ALL中B细胞型81例(73.0%),T细胞型16例(14.4%),B/T系混合表达14例(12.6%),My+-ALL25例(22.5%),FAB分型与免疫分型无明显相关性;T-ALL患儿淋巴结、肝、脾明显肿大,纵隔肿块发生率及外周血WBC计数高于其它两型(P<0.05),强的松反应敏感率、首次诱导CR率较低,达到CR的治疗时间长;B、T细胞型和B/T混合表达型ALL3年生存率分别为76.9%、75.0%和83.3%,三者无明显差异;My+-ALL与My--ALL的CR率、三年生存率、复发率亦无显著差异。结论单纯免疫分型对白血病疗效及预后所提供的信息有限,应结合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临床治疗反应等特点进行综合判断。
蔡耘陈惠芹李晓峰窦娟王清文何政贤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免疫表型儿童
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3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0月~2009年12月本院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 39例患儿男23例,女16例,发病年龄4~26个月,病程3天内发生惊厥,呈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一次病程中发作1~4次,持续时间短,易控制。发作间期脑电图无明显异常,血生化、脑脊液及颅脑影像学检查正常。惊厥停止后未予抗癫痫治疗。随访3~66月,2例复发,病程〈1年。所有患儿预后良好,生长发育如正常儿童。结论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多为良性过程,预后好,不必长期抗癫痫治疗,但须注意复发可能。
蔡耘窦娟李晓峰张萍萍王清文
关键词:轮状病毒婴幼儿惊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