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为平

作品数:245 被引量:1,104H指数:16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4篇针刺
  • 40篇癫痫
  • 27篇大脑
  • 25篇血流
  • 19篇痴呆
  • 18篇针灸
  • 18篇中医
  • 17篇血流动力学
  • 17篇健康青年
  • 16篇戊四氮
  • 16篇颅多普勒
  • 16篇经颅多普勒
  • 15篇中药
  • 14篇针刺百会
  • 14篇中动脉
  • 14篇帕金森
  • 13篇血管
  • 13篇血管性痴呆
  • 13篇致痫
  • 9篇大椎

机构

  • 196篇黑龙江中医药...
  • 184篇黑龙江中医药...
  • 15篇黑龙江中医药...
  • 7篇日本广岛大学
  • 4篇香港浸会大学
  • 4篇黑龙江中医学...
  • 4篇黑龙江省中医...
  • 4篇佳木斯市中医...
  • 2篇齐齐哈尔市第...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黑龙江省电力...
  • 2篇鸡西矿业集团...
  • 2篇安达市人民医...
  • 2篇佛罗里达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242篇程为平
  • 45篇程光宇
  • 26篇马莉
  • 17篇张洋
  • 11篇赵立刚
  • 11篇王轩
  • 9篇梅晨健
  • 9篇庞博
  • 8篇原田俊英
  • 8篇马振旺
  • 7篇董升平
  • 7篇闫禹竹
  • 7篇侯伯男
  • 6篇于致顺
  • 6篇刘鹏
  • 6篇王庆武
  • 6篇何清溪
  • 5篇张盼
  • 5篇李崖雪
  • 5篇郑祖艳

传媒

  • 61篇针灸临床杂志
  • 21篇中医药信息
  • 20篇中医药学报
  • 14篇中医临床研究
  • 10篇辽宁中医药大...
  • 6篇中国中医急症
  • 5篇中国中医药科...
  • 5篇世界中西医结...
  • 4篇黑龙江中医药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4篇中国针灸
  • 4篇上海针灸杂志
  • 4篇中西医结合心...
  • 4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山东中医杂志
  • 3篇江苏中医药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中医药导报
  • 3篇国际中医中药...
  • 2篇吉林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7篇2023
  • 12篇2022
  • 12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11篇2017
  • 8篇2016
  • 22篇2015
  • 15篇2014
  • 17篇2013
  • 20篇2012
  • 19篇2011
  • 17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2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药并用治疗癫痫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近年来针灸结合中药治疗癫痫取得较大进展,发挥了针灸与中药各自优势,方法多样,并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疗效。
袁彬郑艺程为平
关键词:中药针灸癫痫
浅谈阳溪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阳溪穴是临床常用穴,并且是特定穴中的经穴,除了可以治疗本经的常见病症及多发病症之外,尚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本文通过对涉及阳溪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的古代文献的初步整理,深入了解阳溪穴的穴性及一般主治规律,并对现代具体临床应用和导师程为平对该穴的应用经验及体会加以总结,从而更加深入完善其运用规律及方法,以便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发挥该穴的临床疗效。
万琎景伟程为平
关键词:穴性
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肝风上扰型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年
目的:通过观察透刺法结合电针对肝风上扰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风上扰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结合电针治疗,均连续针刺10 d后休息1 d,以此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随访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偏头痛发作频率和偏头痛持续时间,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偏头痛症状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28/30,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26/30,86.67%),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刺法结合电针对肝风上扰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并能缩短偏头痛症状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程为平杨圆圆周海纯周海纯闫禹竹
关键词:透刺法电针视觉模拟评分法镇痛
针刺百会和风池穴对神经性皮炎模型大鼠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针刺百会、风池穴对神经性皮炎模型大鼠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针刺百会、风池穴治疗神经性皮炎机制,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有效的针灸处方。方法:采用采用局部皮肤摩擦刺激与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方法相结合制备神经性皮炎大鼠模型,在造模成功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百会、风池穴,采用ELISA试剂盒、Western blotting方法来检测观察指标。结果: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4、IL-6和TNF-α含量明显降低,皮肤中NF-κB p65和COX-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Iκ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百会、风池穴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抑制了神经性皮炎的慢性炎症的级联放大,对神经性皮炎起到治疗作用。
马天明李然程为平
关键词:针刺百会穴风池穴炎性细胞因子
石甘散对戊四氮致痫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及Nrf2、HO-1因子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石甘散及其主要药物甘松、石菖蒲对戊四氮致痫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并根据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因子的变化研究石甘散可能的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除空白组外,将点燃成功的戊四氮致痫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丙戊酸钠灌胃治疗)、甘松组、石菖蒲组和石甘散组。所有大鼠经14 d干预后处死,取大鼠脑部海马组织,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蛋白含量,Western bloting法测定海马组织Nrf2和HO-1蛋白含量,RT-PCR法测定海马组织Nrf2 m RNA表达、HO-1 m RNA表达。结果 1)癫痫模型点燃成功后,大鼠海马组织SOD、GSH-Px含量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丙戊酸钠、甘松、石菖蒲、石甘散均可以增加致痫大鼠SOD、GSH-Px含量、降低MDA含量,丙戊酸钠、石甘散作用效果强于甘松、石菖蒲单独应用(P<0.05或P<0.01),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癫痫模型点燃后,大鼠海马组织Nrf2、HO-1蛋白含量均升高(P<0.05或P<0.01)。丙戊酸钠、甘松、石菖蒲、石甘散均能进一步增加Nrf2、HO-1蛋白含量,西药组、石甘散组Nrf2、HO-1蛋白的增加明显高于甘松、石菖蒲单独应用(P<0.05或P<0.01),且两组间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癫痫模型点燃后,大鼠海马组织Nrf2 m RNA表达、HO-1 m RNA含量升高,丙戊酸钠、甘松、石菖蒲、石甘散均可以进一步使Nrf2 m RNA表达、HO-1 m RNA表达增加(P<0.05或P<0.01),且各治疗组间提高m RNA表达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甘散及其配方组成甘松、石菖蒲均具有抗戊四氮致痫大鼠氧化应激损伤、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其作用效果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中Nrf2因子并促进下游HO-1因子表达相关,甘松、石菖蒲的合成方石甘散作用效果最显著。
庞博张韧张奇王轩程为平
关键词:氧化应激核转录因子
中药益气活血养脑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基础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建立拟老年痴呆(AD)动物模型,观察中药益气活血养脑法复方胶囊对AD大鼠的认知行为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健康Wistar雄性大鼠144只,随机分为中药保护组、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模型组、假损伤组、空白组。每组24只,采用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与喹啉酸损害联合所致AD大鼠模型,之后进行复方胶囊治疗。检测AD大鼠跳台实验成绩及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表明,中药益气活血养脑法复方胶囊能明显缩短AD大鼠跳台实验潜伏减少跳台电击次数,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减少海马神经元损伤。结论:中药益气活血养脑法能改善痴呆大鼠记忆,提高SOD活力,减少海马神经元损伤,促进AD大鼠的智能恢复。
程为平张洋马莉赵立刚梅晨健宣威张盼
关键词:AD细胞凋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针刺公孙穴对健康青年人大脑前动脉血流动力学安全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经颅多谱勒超声仪(TCD)观测针刺公孙穴对健康青年人大脑前动脉(ACA)血流动力学各参数的影响变化,探讨针刺左侧公孙穴对A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时效关系,奠定临床基础。方法:随机选取ACA血流量正常的健康青年志愿者16名,针刺左侧公孙穴,在针刺前10min、针刺得气时、留针行针后15min、出针时、出针后10min 5个时间点采用TCD检测左右侧ACA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的变化,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不同时间点针刺公孙穴,ACA血流速度均无显著变化;PI、RI的变化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左侧公孙穴对ACA血流动力学影响不显著,提示该穴具有安全性,但临床上不作为治疗ACA脑供血不全的首选穴位。
郑艺袁彬张安邦石蓬莱程为平
关键词:公孙穴经颅多谱勒超声大脑前动脉
承泣穴的针刺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运用MRI测量承泣穴的解剖结构、针刺安全角度和深度,研究承泣穴的针刺安全性,为临床安全针刺操作提供指导。方法:根据BMI选择体型适中的青年志愿者,MRI扫描眼区横轴位(水平位)、冠状位、矢状位和斜矢状位,测量针刺危险深度,以危险深度×75%作为安全深度。实验结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①承泣穴针刺的安全方向为直刺方向。②承泣穴直刺的安全深度为17.85 mm。③承泣穴的解剖结构左右眼比较无差异(P(0.05),男女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①承泣穴的针刺安全方向为直刺方向,安全深度为17.85mm。②承泣穴的血管变异较多,临床上针刺时应严格掌握针刺深度。③承泣穴针刺深度男女有差异。
许宇飞吴瑶曹丹娜李晓陵程为平
关键词:承泣穴MRI针刺
程为平教授采用抽提透刺法治疗面瘫后遗症的临床体会被引量:5
2010年
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后遗症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程为平教授从事临床多年,采用局部与循经取穴的方法治疗该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从现代面部解剖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采用抽提透刺法治疗面瘫后遗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崔友祥胡方梅程为平
关键词:面瘫后遗症
程为平教授从虚论治痫证体会被引量:6
2010年
对程为平教授从补肾填精出发治疗痫证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程为平教授认为脑功能物质基础是精髓,肾藏精,故补肾填精、益髓养脑为治疗痫证之根本,并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制补肾填精之首乌黄精汤,临证另有加减,颇有成效。
闫禹竹程为平
关键词:痫证从虚论治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