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力新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本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伪满
  • 13篇《满洲评论》
  • 12篇伪满洲国
  • 4篇文学
  • 3篇主义
  • 2篇东亚文学
  • 2篇文坛
  • 2篇协和会
  • 2篇民主
  • 1篇代文
  • 1篇道教
  • 1篇战役报道
  • 1篇昭和
  • 1篇殖民
  • 1篇殖民文化
  • 1篇日本近代文学
  • 1篇三民主义
  • 1篇时事
  • 1篇诺门罕
  • 1篇中日文学

机构

  • 14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长春市十一高...

作者

  • 14篇祝力新
  • 2篇尚侠
  • 1篇冯雅

传媒

  • 9篇外国问题研究
  • 3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东北亚学刊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东军的机密文件与《满洲评论》
2014年
本篇将日方新史料《在满日系共产主义运动》引入《满洲评论》的文献解读,通过关东军宪兵队对《满洲评论》的记述,看待关东军眼中该刊的同人体制与编辑委员会,对照关东军宪兵队指认的"共产主义嫌疑"与该刊登载的文章内容。在合理解析《在满日系共产主义运动》的性质与史学价值的基础上,考量《满洲评论》在伪满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定位。
祝力新
关键词:伪满洲国《满洲评论》
《满洲评论》与伪满报刊史被引量:3
2011年
《满洲评论》是伪满洲国时期重要时事评论周刊。同时期,伪满洲国报纸杂志兴盛一时。本文将《满洲评论》置于伪满报刊史的时代背景中,与同时期的同类大型综合杂志进行比较分析,探寻《满洲评论》与其他伪满综合报刊的共通处与特异性,最终求证该刊的史学位置与资料价值。
祝力新
关键词:伪满洲国满铁协和会
《满洲评论》的历史分期问题
2013年
办刊14年的《满洲评论》历史长远,总文字量超过2 200万字,作为伪满洲国的文字实录,内容宽泛且思想倾向复杂。历史时期划分对于解读和研究《满洲评论》而言意义重大。对应满洲评论社编撰人员活动轨迹和期刊内部大事变迁,导入同时期的伪满重大时事作为参照谱系,明确了不同时期中《满洲评论》的舆论导向特征,就该刊的历史分期问题做出了全新阐述。
祝力新
关键词:伪满洲国《满洲评论》历史分期
《满洲评论》及其时代
《满洲评论》是在伪满洲国活跃的日本文人们所创办的时事评论周刊。1931年8月15日于大连创刊,正值九一八事变勃发前夕;于1945年7月7日正式停刊,翌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从时期上而言,几乎横亘伪满洲国的成立至灭亡的14...
祝力新
关键词:伪满洲国《满洲评论》殖民文化
文献传递
龙溪书舍事件与日本出版界风云
2015年
龙溪书舍事件是二战结束至今日本史上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民间出版社与国家直接对簿公堂的知名案例。此次事件在上世纪的日本出版界和相关学界轰动一时,其后在国家强权的压力下惨淡收场,时至今日,日本学界和出版界对此事件仍三缄其口。东京最高法院也仅仅被迫公开了前两次庭审的记录。可见国家强权对社会言证的干预一直持续,日本知识分子民主意识的觉醒,引起了日本政府对民主主义社会思潮的格外警惕。
祝力新
关键词:伪满洲国民主主义
《满洲评论》创刊前后——时事与文学的初衷被引量:3
2012年
1931年8月15日,时事评论周刊《满洲评论》创刊号发行,主编橘朴、文学专栏编辑山口慎一。本文叙述了在华日本新闻人士为《满洲评论》创刊而付诸的一系列活动,触及了《满洲评论》创刊与九一八事变的关联以及事变爆发前后该刊的舆论导向,侧重考察了《满洲评论》文学专栏中时事对文学的映射,还原了伪满洲国时期重要时事评论周刊的历史面貌与文化价值。
祝力新尚侠
关键词:伪满洲国《满洲评论》
近现代中日文学的交错空间——兼论伪满文坛日本文人的创作被引量:3
2015年
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日本"昭和文学"的际会,在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概念上构筑了伪满文坛。中日文学研究界对伪满文学的归属认定虽然不尽相同,但显而易见的是,伪满文坛上活跃的中日两国文人以及他们使用汉语和日语等多语种进行的创作,共同勾绘了近现代中日文学之间的一个交错空间。本文聚焦在伪满文坛活跃的日本文人,以汇聚中日两国作家作品的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为线索,通过解读日本文人对该大会文艺性质的理论批判,兼论日本作家在伪满洲国的小说创作,透视作家创作意图在作品中的投射,揭示伪满文坛日本文人在实质上对战争展开的抵制和对日本侵略行径的批判。
祝力新
关键词:《满洲评论》
佐藤大四郎与《满洲评论》——中国东北农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1
2012年
佐藤大四郎是伪满洲国时期时事评论周刊《满洲评论》的主要编辑之一,也是这一时期在华活跃的日本左翼知识分子的代表。在橘朴的"新重农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佐藤先后赴绥化开展了一系列的农村实地考察与调研,推出了东北农村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有些至今在日本学界仍享有广泛声誉。本文梳理了佐藤对橘朴理论的承继与发扬,结合东北农村运动的实践,勾勒了他的人生与《满洲评论》的情缘。
祝力新尚侠
关键词:《满洲评论》伪满洲国
《满洲评论》中的“满青联”与“协和会”
2012年
关于满洲青年联盟(简称"满青联")是否是"协和会"前身的问题,学术界尚未有明确定论。从时期上而言,有倾向于"协和会"前身为自治指导部的说法。本文从《满洲评论》对"满青联"与"协和会"两机构的报道为线索,追踪两者之间的潜在联系。认为从组织形式与殖民教化功能上而言,基本上可以认定"满青联"与"协和会"的先行后续关系。
祝力新冯雅
关键词:《满洲评论》伪满洲国协和会
“境外昭和文学”的困顿与《满洲评论》
2015年
战后的日本文学研究界,惯于将东北沦陷区文学划归入"昭和文学",编入日本近代文学的史册。而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目光则主要投注在汉语文学上,对同时期沦陷区其他语种文学创作显然关注较少。日刊《满洲评论》的系列报道,从一定角度反映了日伪当局的殖民文化统制策略,欲将日军侵略地的所有文学样式纳入日本文学的体系中。这也是时至今天日本学者仍主张所谓"境外昭和文学"的历史原点。本文以《满洲评论》刊载的系列文艺报道为线索,详述大东亚文学者大会始末及其文学主张,揭示殖民者所极力建设的"境外昭和文学"如何走入困顿与幻灭。
祝力新
关键词:日本近代文学《满洲评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