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新禹

作品数:73 被引量:153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9篇脊柱
  • 39篇脊柱侧
  • 30篇先天
  • 30篇先天性
  • 28篇脊柱侧凸
  • 28篇侧凸
  • 27篇儿童
  • 25篇手术
  • 25篇畸形
  • 20篇外科
  • 15篇小儿
  • 14篇先天性脊柱侧...
  • 13篇椎体
  • 12篇半椎
  • 12篇半椎体
  • 11篇脊柱侧弯
  • 11篇侧弯
  • 9篇外科学
  • 8篇手术治疗
  • 7篇神经纤维

机构

  • 71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河北省儿童医...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作者

  • 73篇祁新禹
  • 62篇张学军
  • 45篇白云松
  • 41篇郭东
  • 32篇孙保胜
  • 27篇李承鑫
  • 27篇于凤章
  • 27篇曹隽
  • 26篇潘少川
  • 20篇孙琳
  • 10篇李成鑫
  • 10篇高荣轩
  • 8篇邓京城
  • 7篇孙琳
  • 7篇李浩
  • 7篇冯磊
  • 6篇刘虎
  • 6篇李多依
  • 5篇范竟一
  • 3篇孙宝胜

传媒

  • 27篇临床小儿外科...
  • 9篇中华小儿外科...
  • 7篇中国脊柱脊髓...
  • 5篇山东医药
  • 3篇武警医学
  • 3篇中华骨与关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一届全国脊...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9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疗效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手术治疗儿童颈椎后凸畸形的术式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9例儿童颈椎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11个月~14岁(5.32±4.48岁)。颈椎后凸病因:神经纤维瘤病2例,先天性4例,医源性1例,结核性1例,成骨不全1例。8例术前有颈部疼痛,5例合并神经功能损伤(ASIA分级C级2例,D级3例)。2例伴颈椎脱位,2例伴脊柱侧凸畸形。术前采用Halo头环牵引2例,颅骨牵引1例,悬吊牵引1例,平衡悬吊牵引2例。5例单纯行前路矫形手术(神经纤维瘤病2例,先天性1例,医源性1例,成骨不全1例);4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先天性3例,结核性1例),其中一、二期(松解后牵引)各2例。记录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在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后凸节段Cobb角,计算矫形率。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及脏器损伤并发症。单纯前路手术患者后凸Cobb角度由术前45°~85°(72°±16°)矫正至术后0°~30°(12.6°±14.1°),矫正率63%~100%[(83±19)%];前后路联合手术患者后凸Cobb角由术前40°~85°(55°±20°)矫正至术后0°~30°(16.3°±12.5°),矫正率33%~100%[(64±28)%]。随访3~6年(4±1年),融合节段均在术后3个月实现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矫正率无丢失,无内固定失效。4例患儿末次随访出现邻近节段退变,3例患儿出现远端交界性后凸。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均为E级。结论:根据病因及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儿童颈椎后凸畸可取得较好的矫形效果,由于儿童生长发育的不确定性,远期发生邻近节段退变和远期交界性后凸的风险不容忽视。
李承鑫田苡任刘虎任强祁新禹张学军
关键词:儿童手术治疗疗效
应用生长棒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对椎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应用生长棒技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探讨生长棒撑开手术对撑开节段内外脊柱和椎体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08年6月~2013年12月采用生长棒技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221例,术后至少有两次脊柱CT检查且2次检查间至少有1次撑开的患儿31例,男17例,女14例,首次手术时年龄3.2~9.1岁;第一次CT检查时年龄为7.1±2.3岁;末次CT检查时年龄为10.0±2.1岁。1.0~5.9年内共进92次撑开手术,人均撑开次数为3次,年均撑开次数为1.1次。第一次CT检查平均为第2次撑开,末次CT检查平均为第5次撑开。测量并比较第一次和末次CT检查时患者生长棒撑开节段内外椎体高度、主弯Cobb角、矢状位胸后凸Cobb角、T1~T12和T1~S1高度、脊柱偏移距离。结果:第一次和末次CT检查时撑开节段内单个椎体高度为18.2±4.7mm和21.8±5.5mm,撑开节段外单个椎体高度为19.2±3.2mm和22.7±3.4mm,前后两次撑开节段内外椎体高度有统计学差异(P=0.035)。撑开节段内、外单个椎体高度增加为1.4±0.9mm/yr、1.2±0.9mm/y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撑开节段内椎体比撑开节段外椎体生长快。两次测量时冠状位主弯Cobb角分别为56.8°±15.3°和52.9°±15.4°,矢状位胸后凸Cobb角为36.6°±18.9°和43.7°±18.2°,T1~12高度为16.7±3.3cm和19.1±3.3cm,T1~S1高度为27.9±4.7cm和32.5±4.7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平移为18.6±15.2mm和20.0±21.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生长棒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时撑开节段内的正常椎体生长速率快于撑开节段外的椎体生长速率,撑开期间胸椎和脊柱高度均相应增加。
郭东曹隽张学军潘少川祁新禹白云松刘虎孙琳李成鑫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侧凸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儿童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儿童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09年2月至2017年2月于北京儿童医院行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68例腰椎结核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范围为3~12岁,平均年龄为(7.6±2.3)岁;病程范围为3~10个月,平均病程为(5.6±1.5)个月。所有患儿随访时间达36~48个月,平均(41.2±3.4)个月。分析患儿术前及术后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Cobb角、局部后凸角、脊髓神经功能变化情况,以及植骨融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ESR值为(20.2±5.8)mm/1 h,较术前[(50.2±13.3)mm/1 h]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68,P<0.01);CRP值为8(2,10)mg/L,较术前[20(4,30)mg/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42,P<0.01);Cobb角为(11.6±3.7)°,较术前[(25.2±6.7)°]明显改善(t=10.334,P<0.01);腰椎后凸角为(35.6±5.4)°,较术前[(15.2±47)°]明显改善(r=23.500,P<0.01)。术前共有54例患儿(79.4%)出现脊髓神经功能改变,术后末次随访时降至8例(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24,P<0.01)。患儿术后植骨融合均达到BridwellⅠ级标准,融合率达100%,融合时间为3~11个月,平均为(6.6±2.1)个月。至末次随访时,共有4例(5.9%)发生术后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在使用抗结核药品有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腰椎结核患儿腰椎后凸畸形及神经功能,植骨融合率高且术后并发症较少,临床疗效确切。
白云松张学军曹隽冯磊祁新禹郭东姚子明李承鑫
关键词:腰椎儿童外科手术
脊柱侧弯合并脊髓纵裂136例的临床特征及骨嵴形态学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先天性脊柱侧弯合并脊髓纵裂骨嵴在椎管内的形态、节段、位置等形态学特点,提出新的纵裂分型方法,以期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先天性脊柱侧弯合并脊髓纵裂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Ⅰ型及Ⅱ型脊髓纵裂在胸腰段的发生率最高,腰段及胸段次之,颈段较少;Ⅰ型脊髓纵裂中椎管内骨嵴的发生节段以腰段最多,其次为胸腰段及胸段,颈段罕见.骨嵴以贯通型多见,存在腹侧型及背侧型,但数量较少.结论 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常合并脊髓纵裂畸形,完善术前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脊髓纵裂及骨嵴的形态特点,根据骨嵴在椎管内背侧、腹侧或是否贯通进行分类,对脊髓纵裂的病情评估及手术方法 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曹隽孙琳孙保胜张学军李承鑫祁新禹于凤章潘少川
关键词:脊髓椎管闭合不全
10岁以内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术式探讨
2009年
目的总结10岁以内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不同手术方式及疗效,初步探讨该年龄段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的手术原则。方法选择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66例,男34例,女32例,年龄1岁1个月至9岁10个月,平均年龄3岁8个月。其中半椎体畸形22例,半椎体并楔形椎体28例,凹侧存在骨桥或同时存在半椎体l1例,椎体畸形伴多发肋骨畸形5例。行后路原位融合术3例;前路或前后路骺阻滞融合术10例;前路半椎体切除、后路Apofix内固定21例;前路半椎体切除、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19例;前路半椎体及相应肋骨切除、植骨融合术2例;前路半椎体切除融合、石膏背心矫形固定3例,其中1例半年后改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脊柱凹侧截骨撑开2例;前路半椎体切除骺阻滞、后路凹侧皮下撑开术3例.胸腔扩大成形术3例。通过术前、术后、随诊时站立位全脊拄X线片测量冠状面Cobb角,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脊柱侧凸矫形效果。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3个月。冠状面Cobb角得到较大矫正,矫正率为49%.脊柱侧凸畸形获得有效控制。结论10岁以内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复杂,不同年龄及不同类型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孙保胜于凤章张学军孙琳李承鑫祁新禹潘少川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儿童
生长棒与早期融合手术治疗早发性Ⅰ型神经纤维瘤病脊柱侧凸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背景:生长棒与早期融合手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早发性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脊柱侧凸,但两种手术方式选择尚无定论。目的:探讨早发性NF-1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71例NF-1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患儿,男38例,女33例,年龄3~10岁,平均(6.6±2.1)岁;根据手术方式将患儿分为融合组和生长棒组,对比两组患儿的初次手术年龄,手术固定节段,测量并对比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脊柱高度、胸椎高度、内固定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36~156个月,平均(61.1±22.7)个月。初次手术行生长棒治疗患儿51例,脊柱融合手术患儿20例。融合组患儿初次手术年龄显著大于生长棒组[(8.0±1.8)vs.(6.1±2.2)岁,P<0.05],平均固定节段小于生长棒组[(9.3±2.4)vs.(12.1±2.3)个,P<0.05]。两组患儿术前的主弯Cobb角无显著差异[(63.8°±22.4°)vs.(70.6°±22.7°),P>0.05],末次随访时融合组患儿主弯Cobb角小于生长棒组[(25.1°±17.4°)vs.(39.3°±18.5°),P<0.05]。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局部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患儿术前脊柱高度显著大于生长棒组[(32.9±4.7)vs.(29.0±4.5)cm,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脊柱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棒组患儿的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融合组(52.9%vs. 25.0%,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于早发性NF-1脊柱侧凸都有一定的矫形作用。与生长棒手术比较,早期融合手术有更好的矫形效果和更少的内固定并发症,选择手术方式时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内固定范围及脊柱的发育情况。
郭东姚子明高荣轩张学军祁新禹白云松孙保胜李承鑫
关键词:早发性神经纤维瘤病脊柱侧凸后路融合
U型钉方法矫治儿童下肢不等长和成角畸形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回顾总结北京儿童医院自1989年至2007年应用U型钉方法矫治儿童下肢不等长和成角畸形的体会。方法对于下肢成角畸形,以及由于肢体过度生长造成的肢体不等长,采用U型钉皮下置入方法(亦即Blount临时骺阻滞钉技术)。如果达到治疗效果,即时取出,如果暂时未达到治疗目的 ,需要在置入U型钉后1年左右暂时取出,3个月后重新置入,以避免损伤骨骺。结果共有16例患儿接受了临时骺阻滞技术的治疗。1例先天性单侧肢体过度生长,1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单侧肢体过度生长,2例K-T综合征,2例Proteus综合征,4例重度双侧膝外翻,1例内生骨软骨瘤合并膝外翻畸形,2例外伤骺早闭造成的膝外翻,1例骨骺发育不良合并膝外翻,1例Blount's病,1例佝偻病合并膝内翻。2例U型钉脱出,无断裂现象,1例出现骨骺变形,1例在置钉位置出现软骨样组织增生,本组病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结论骨骺未闭合之前的儿童存在生长发育的潜力,在这个时期的儿童如果患有肢体过度生长导致的肢体不等长,以及不同原因造成的下肢成角畸形,可以采用临时骺阻滞技术,依靠自身的生长发育能力,自动调节后予以矫治。该方法具有创伤小,近似微创,手术较为简单,效果良好的优点。但是,置入钉的数量、位置、体内维持的时间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孙琳孙保胜张学军李承鑫祁新禹白云松郭东于凤章潘少川
关键词:儿童下肢不等长
双侧生长棒技术矫治儿童脊柱侧弯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回顾性总结2004年后我院采用双侧生长棒技术治疗发育未成熟儿童脊柱侧弯的治疗体会。主要总结双侧生长棒技术在控制侧弯发展和保持脊柱生长发育两方面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从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共有12例脊柱侧弯病例接受了双侧生长棒的治疗。12例发育未成熟的脊柱侧弯患儿采用了双生长棒技术,初次手术脊柱侧弯冠状位Cobb’s角均大于50°,并表现为侧弯进行性进展。1例采用强生公司的儿童Isola产品,2例为奥斯比里克公司的产品,9例为威高公司的产品。Isola器械为强生公司的设计,其余内置人器械的生长棒系统由上下两个棒组成,两者之间用多米诺连接块连接,两棒在连接处预留延长段。生长棒系统两端支撑点2例为椎体-椎体之间撑开,10例为椎体-肋骨之间撑开。在第一次手术置钉、置钩和置棒时,手术操作尽量不剥离脊柱,以避免脊柱发生融合。术后再撑开时,只需要在多米诺连接部位做小切口,松开多米诺后,将生长棒予以延长。术后撑开延长棒的时间要求为9~12个月。结果12例患儿当中先天性脊柱侧弯10例,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弯1例,特发性脊柱侧弯1例。2例为以前采用单侧生长棒技术,后改为双侧生长棒技术,10例之前未进行其他手术治疗。12例患儿至少经过一次生长棒再撑开延长手术,随访时间最短为1年,最长4年。侧弯Cobb’s角由术前73°(52°~150°)矫正至39°(25°-76°),T1至S1的脊柱高度平均增加了47.6mm(28.2~52.3mm)。术后再撑开手术距离第一次手术的时间是9个月至1年半,每次撑开延长的长度为1.5~3.0cm。再撑开延长手术的次数最少1次,最多4次。有1例患儿最终实施了脊柱后路矫形融合术。1例发生脱钩,1例发生皮肤磨损。结论双侧生长棒技术治疗发育未成熟儿童脊柱侧弯,手术安全,并发症少�
孙琳孙保胜张学军李承鑫祁新禹白云松郭东于凤章潘少川
关键词:脊柱侧凸矫形外科器材
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高肩胛症的手术治疗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高肩胛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在我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高肩胛症患者9例,术前行脊柱正侧位片及脊柱螺旋CT检查。位于脊柱凸侧的高肩胛症一期行肩胛下移及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位于脊柱凹侧的高肩胛症由于脊柱上胸段侧凸不著而暂未行脊柱矫形手术,仅行肩胛下移术。术后间隔3个月到半年复查。结果随访检查显示脊柱侧凸进展得以控制,高肩胛症无复发,患者术后无因下移肩胛骨及矫正脊柱侧凸引起的神经症状。结论先天性脊柱侧凸可合并高肩胛症,对于脊柱凸侧合并高肩胛症行脊柱侧凸矫正手术同时行肩胛下移手术,对于脊柱凹侧合并高肩胛症行肩胛下移术,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孙保胜孙琳祁新禹于凤章张学军潘少川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侧凸高肩胛症
先天性脊柱侧凸双节段平衡型半椎体畸形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分析双节段平衡型半椎体患者脊柱畸形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28例双节段平衡型半椎体所致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平均年龄3.4岁,男16例,女12例。通过全脊柱X线测量患者节段性侧凸角、胸椎(T5~12)后凸角、胸腰段(T10~L2)后凸角、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腰椎前凸、头端及尾端代偿弯、冠/矢状面平衡等参数。通过CT及MRI判断前方半椎体和后方附件的畸形情况、患者是否合并肋骨畸形及椎管内异常。按半椎体分布位置将畸形分为4型:1型:胸椎+胸椎;2型:腰骶椎+腰椎;3型:胸椎+腰骶椎;4型:胸椎+颈椎,对比分析不同畸形患者的各项影像学指标。结果 患者各节段半椎体数量:C_(1~7):2,T_(1~5):8,T_(6~12):18,L_(1)~S_(1:28),半椎体主要分布于腰骶段(50.0%)和下胸椎(32.1%),以半分节型(51.8%)为主,胸腰段半椎体多达24个(42.9%)。两半椎体平均间隔3.5个正常椎体,前方椎体和后方附件以协调型最为常见(82.1%)。畸形分型:1型患者7例,2型9例,3型10例,4型2例。患者头端和尾端节段性侧凸角分别为(34.7±7.5)°和(34.7±9.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5,P=0.996)。不同畸形类型患者的节段性侧凸角、头端代偿弯、冠/矢状面平衡、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胸椎后凸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型患者尾端代偿弯、腰椎前凸及胸腰段后凸角明显偏小。5例合并邻近椎体畸形、肋骨畸形、中央管扩张或椎板裂。结论 双节段平衡型半椎体畸形较为复杂,半椎体主要分布于腰骶段和下胸椎,与冠状面相比畸形对患者矢状面的影响更为明显。
刘昊楠张学军李多依郭东祁新禹白云松
关键词:脊柱弯曲诊断显像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