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靖琦
- 作品数:31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rK39免疫层析试条在新疆黑热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07年
- 目的观察rK39免疫层析试条对新疆不同类型黑热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rK39试条检查不同地区确诊的黑热病患者;用rK39-ELISA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查不同流行地区居民血清标本与利什曼素皮内反应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来自新疆不同地区的黑热病患者共1204例,用rK39试条检测抗体阳性者1169例,阳性率97.09%。其中人源型黑热病患者1052例中1031例阳性,阳性率98.0%;荒漠型黑热病患者158例中阳性143例,阳性率90.5%。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1),荒漠型患者阳性率较低。人源型黑热病流行区居民中rK39抗体阳性率在既往有黑热病史者中为42.7%~59.3%,在无既往史的居民中仅为2.2%~5.8%。在随访的rK39阳性,皮内反应阴性的18人中有4人在4和6个月后出现症状,确诊为黑热病。在黑热病治愈后2年内94.6%的患者rK39抗体仍为阳性。9年后仍有82.5%保持阳性。结论rK39层析试条对新疆黑热病患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其保存、携带方便,操作简单适于在基层现场使用。由于其可在潜伏期中发现黑热病患者。故可用于在流行地区皮内反应阴性的居民中进行免疫学检测,早期发现病人。由于黑热病患者治愈后血清中rK39抗体长期存在,故不适用于预后判定和疗效评价。
- 左新平伊马木开赛尔张松焦伟瞿靖琦Kwang Poo Chang柴君杰
- 关键词:黑热病内脏利什曼病
- 双抗体夹心Dot-ELISA诊断新疆地区皮肤利什曼病被引量:2
- 1996年
- 应用双抗体夹心Dot-ELISA法诊断新疆皮肤利什曼病患者的循环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物获得较好的结果。实验证明,经皮肤组织病理切片,原虫确诊的30例患者,25例为阳性反应(83.3%)。同时对麻风病、结核病以及疟疾患者进行交叉试验,均为阴性。
- 瞿靖琦
- 关键词:皮肤利什曼病DOT-ELISA双抗夹心法
- 新疆北部荒漠地区继续检获都兰利什曼原虫被引量:1
- 1996年
- 在新疆克拉玛依地区,从大沙鼠体内查见都兰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turanica)后[1],我们又先后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缘的奇台县和阜康县进行调查,共捕大沙鼠24只,从其耳组织分离获得9株利什曼原虫,又在鼠洞口安装捕蛉器,从蒙古白蛉(Phle...
- 许永湘管立人包意芳瞿靖琦
- 恶性疟原虫单表位单抗的建立及鉴定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研制恶性疟原虫单表位单抗。方法: 根据蛋白质结构理论, 选取能代表恶性疟原虫蛋白质抗原性的HRP-II肽段, 长度为6~9 个氨基酸, 经人工合成, 通过毛细管电泳, 确定其纯度后, 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结果: 应用脾脏埋植法和杂交瘤技术, 获得4 株针对恶性疟原虫HRP-II单一表位的杂交瘤细胞。结论: 首次报告直接用合成HRP-II肽段制备针对该蛋白质的单表位单抗的方法获得成功。
- 瞿靖琦杨柏林包意芳杨玥涛许永湘许学年范培昌任一萍
- 关键词:合成肽恶性疟原虫
- 克拉玛依地区的利什曼病XIV.硕大白蛉吴氏亚种自然感染前鞭毛体的鉴定被引量:12
- 1994年
- 硕大白蛉吴氏亚种是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主要蛉种之一,具有强的亲人性,在野外和居民点内常能查见该蛉有前鞭毛体的自然感染。本文结果表明,白蛉自然感染的前鞭毛体能使仓鼠及BALB/c小鼠发生内脏利什曼病;在感染仓鼠内脏涂片上的无鞭毛体,由蛉体而来的明显较由大沙鼠而来的都兰利什曼原虫为小;白蛉自然感染的前鞭毛体在NNN培养基内生长不良;用 ̄(32)P标记的gp ̄(63)基因为探针,与婴儿利什曼原虫、都兰利什曼原虫及白蛉自然感染的前鞭毛体的DNA进行杂交,证实蚌体自然感染的原虫与婴儿利什曼原虫同源。克拉玛依无内脏利什曼病人,但人群中有皮肤利什曼病流行。关于硕大白蛉吴氏亚种自然感染的来源以及当地的皮肤利什曼病究竟是由都兰利什曼原虫抑或婴儿利什曼原虫所致,尚待阐明。
- 管立人杨元清许永湘瞿靖琦左新平王革吕洪刚钟力
- 关键词:白蛉自然感染利什曼原虫
- 墨西哥利什曼原虫环形DNA1含有编码核苷酸结合蛋白基因(英文)
- 2001年
- 目的 对扩增的墨西哥利什曼原虫环形 DNA1(CD1)部分片段进行测序 ,确定具有蛋白编码功能的开放阅读框。 方法 通过脉冲电泳方法分离并使用琼脂糖酶方法回收 CD1,酶切的 CD1片段克隆于 p Zero载体 ,用 M13通用引物自动测序决定核苷酸序列 ,用 GCG- PCGENE程序分析序列。 结果 测出 4385个核苷酸序列 ,通过分析发现两个开放阅读框具有蛋白质编码功能 (编码核苷酸结合蛋白 )。 结论 墨西哥利什曼原虫
- 汪俊云杨玥涛包意芳瞿靖琦
- 关键词:利什曼原虫开放阅读框结合蛋白基因
- 抗杜氏和什曼原虫单克隆抗体的应用——Ⅱ.内脏利什曼病治疗前后循环抗原的检测被引量:4
- 1991年
- 以抗杜庆利什曼单克隆抗体L_(12)F_7检测黑热病病人的循环抗原。文中对1986~1989年收集并低温保存的118份血清加以检测,阳性率为88.9%;另检测经锑剂治疗后的患者血清57份,结果均为阴性。同时又以IFA检测体内抗体,阳性率为68.4%。这57例治愈者经追踪观察并未出现复发及抗锑现象。因而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循环抗原的另一优越性,可以作为疗效考核的新方法。
- 瞿靖琦许永湘包意芳杨玥涛汪俊云
- 关键词:循环抗原单克隆抗体
- 快速诊断疟疾的免疫层析试条的研制被引量:4
- 2000年
- 开发成功了一种能快速、灵敏、高特异性检测疟疾的免疫层析试条。选自恶性疟原虫富组蛋白 一级结构中的九肽 ( AHHAHHAAD) ,经人工合成后作为免疫原 ,生产了一些单表位单抗 ;完成了一些单抗的纯化与鉴定 ;制取了金标单抗并对其吸收光谱进行了分析 ;选取了包被单抗和金标单抗间的配对 ;比较了影响检测的各种因子。当用此试条检测 62名已用常规血膜镜检法确证患有疟疾个体的全血 ,准确率达 93.54%。
- 范培昌张伟石锋瞿靖琦杨柏林包意芳杨钥涛宗英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免疫层析试条疟疾
- 克拉玛依地区的利什曼病Ⅻ.利什曼原虫单克隆抗体对大沙鼠及白蛉体内利什曼原虫的检测
- 1993年
- 本文报道建立的抗杜氏利什曼L.donovani,抗硕大利什曼L.major,抗热带利什曼L.tropica及抗新疆克拉玛依大沙鼠体内的利什曼原虫的4种单克隆抗体(McAb),以免疫荧光法的交叉反应显示出有较强的特异性,应用McAb的dot-ELISA试验,对新疆大沙鼠体内分离的利什曼原虫及白蛉自然感染的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进行检测,证实新疆克拉玛依鼠体、蛉体的利什曼原虫仅与当地大沙鼠体内利什曼原虫制备的McAb呈阳性反应。
- 许永湘瞿靖琦管立人包意芳杨玥涛
- 关键词:利什曼原虫单克隆抗体白蛉
- 快速免疫色谱测试法诊断恶性疟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5
- 1998年
- 目的:评价快速免疫色谱测试法(ICT)在我国疟区门诊疟疾的适用性。方法:以镜检结果为对照,用ICT方法检测门诊“四热”病人中的恶性疟。结果:ICT检测恶性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7%和90.3%,与间日疟无交叉,检测不同性别和民族人群阳性率间的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ICT较镜检诊断恶性疟更为快速且简便,更适于在疟区门诊应用。
- 祝卫东汤林华郑香罗曼珍顾政诚钱会霖瞿靖琦
- 关键词: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