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小板
  • 2篇肾上腺
  • 2篇肾上腺素
  • 2篇癫痫
  • 2篇交感
  • 2篇交感神经
  • 2篇Β肾上腺素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抑制剂
  • 1篇低灌注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脏
  • 1篇心脏交感神经
  • 1篇血管

机构

  • 8篇西安医学院附...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白婧
  • 7篇李亚军
  • 6篇张蓓
  • 6篇王敏娟
  • 6篇石少亭
  • 5篇郭长江
  • 4篇折潇
  • 1篇何英利
  • 1篇宋春霞
  • 1篇田成林
  • 1篇谢鹏
  • 1篇牟军
  • 1篇刘勇

传媒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张蓓李亚军任会云王敏娟石少亭郭长江白婧折潇
关键词: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依达拉奉纳洛酮急危重症颅内高压特效疗法
生化阿司匹林抵抗与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中生化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探讨其与脑梗死以及与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75例脑梗死患者以及46例对照组人群,均服用阿司匹林100mg,1次/d。10d后采用比浊法以及尿11-脱氢-血栓素B2的检测,确定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结果阿司匹林抵抗者共7例,均出现于脑梗死组,对照组未见。阿司匹林半抵抗者病例组22例,对照组6例,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对而言,女性中阿司匹林抵抗者更多见。结论阿司匹林抵抗是脑梗死的一个危险因素,而且在女性中更常见。如果脑梗死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应该改换其他药物治疗及预防脑梗死。
石少亭李亚军张蓓王敏娟郭长江白婧
关键词:阿司匹林抵抗脑梗死血小板聚集
复发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浆Hcy及胱抑素-c的关系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复发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胱抑素-c(CysC)的关系。方法:复发组为急性复发脑梗死患者44例,初发组为初发脑梗死患者63例,分析复发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硬化、Hcy、CysC的关系。结果:复发组的年龄及糖尿病、冠心病、房颤、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均高于初发组,且复发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较初发组严重,日常生活能力较初发组低下;复发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较初发组增厚,其斑块检出率亦明显高于初发组;与初发组相比,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及高胱抑素-c比率均增高。结论: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高水平的Hcy、CysC。
王敏娟李亚军石少亭郭长江张蓓白婧折潇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临床特点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7例PACN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ACNS好发于中青年,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以头痛、大脑皮质功能减退、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疒间样发作为主;头颅MRI示病灶处呈长T1、长T2改变,多有强化;脑组织病理检查示软脑膜血管炎性改变。经糖皮质激素以及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降低颅内压、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病情明显改善。结论PACNS临床表现多样,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脑组织活检可作出诊断;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
张蓓李亚军任会云郭长江石少亭王敏娟白婧
关键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糖皮质激素
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合并全身性低灌注后的结局被引量:1
2011年
1病例简介 例1,患者,男,58岁,汉族。主因“右上肢无力37d,加重伴意识障碍27d”于2010年明5日入我院。患者于入院前37d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上肢无力,伴言语不清,尚能行走,发病当日就诊于当地医院,发病初右侧上肢血压为200/100mmHg,行颅脑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示左侧半卵圆中心腔隙性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等治疗,具体用药方法和剂量不详,症状基本缓解。
白婧田成林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再灌注
汉族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临床筛选121例实验病例,分为两组:脑梗死组75例,对照组46例。均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将扩增产物送生物公司测序,确定有无Ⅱb/Ⅲa基因多态性存在。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所有入选人群中仅发现1例脑梗死患者存在基因多态性,无临床及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汉族人群中,Ⅱb/Ⅲa基因多态性出现频率太低,与脑梗死发病无关。
石少亭李亚军何英利刘勇宋春霞张蓓王敏娟折潇白婧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脑梗死
难治性癫痫患者交感神经-β肾上腺素能受体测定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患者发作间期交感神经β肾上腺素能系统的特征及美托洛尔对其的影响。方法对33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放射性配基(3H-DHA)结合分析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βmax);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内环核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含量;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NE)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对难治性癫痫患者用美托洛尔治疗8周后再次测定上述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癫痫患者中病史<5年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cAMP、血浆NE浓度含量比较分别为:(271±96)fmol/107cell、(1.87±0.21)pmol/mg pro、(1.82±0.18)pmol/L(P<0.05);病史>5年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cAMP、血浆NE浓度含量比较分别为:(208±96)fmol/107cell、(1.73±0.19)pmol/mg pro、(1.93±0.15)pmol/L(P<0.01)。美托洛尔治疗8周后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cAMP含量上调,血浆NE浓度明显降低。结论交感神经β肾上腺素能系统参与了癫痫发作致心脏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美托洛尔干预处理能改善心肌细胞的信息传导,有助于损伤的心肌细胞生物学功能恢复。
白婧李亚军张蓓王敏娟郭长江石少亭折潇
关键词:癫痫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受体Β受体阻滞剂
大鼠反复癫痫发作后心脏交感神经-β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大鼠反复癫痫发作后心室肌β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将2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周组、2周组和4周组。对照组大鼠只在头部植入电极,不给电刺激,其余各组用电休克诱发癫痫发作。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取左心室组织,用RT-PCR方法测定β1、β2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大鼠反复癫痫发作后β1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β2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β2受体在β受体中所占比例由对照组的15%上升到癫痫反复诱发4周后的40%。结论大鼠反复癫痫发作后心脏β2受体在β受体中所占比例逐渐升高。
白婧李亚军谢鹏牟军
关键词:心脏癫痫发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