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昀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舞蹈音乐中的“艺术形象”被引量:12
- 2011年
- 对舞蹈、音乐中的"艺术形象"这个关健词语,做出了词语梳理:舞蹈艺术中的"艺术形象"是指通过视觉、听觉表现手段(舞蹈以"视觉艺术形象"——人体动作、构图,辅以"听觉艺术形象"艺术——音乐,以及其它"视觉艺术形象"——灯光、舞美等)构建出来的,生动具体可感的、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抽象生活场景、人物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之后便按照这个关健词语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对大量经典舞剧(舞蹈)作品的在艺术形象塑造方面的建树,做出了解析、归纳与总结。
- 王鸿昀
- 关键词:舞蹈音乐舞蹈音乐艺术形象
- 20世纪舞蹈经典《黄河》乐舞综合研究
- 2008年
- 本文对被评选为"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的《黄河》(张羽军、姚勇创编于1988年),做出了音乐舞蹈形态的综合研究、艺术特征的理性分析、历史文化属性的宏观审视。全文由文本情况、文本解析、文本阐发3个部分组成。在"文本情况"中,作者从四个艺术层面上予以揭示;在"文本解析"中,作者针对音乐、舞蹈的艺术形态做出了深入的本体解析;在"文本阐发"中,作者对编导者运用"音乐创编法"的得失给予了深入的分析。在结论中作者指出:尽管舞蹈《黄河》对音乐编创法的运用还比较单纯、浅显,但它毕竟在我国"音乐编创法"这"万里长征"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 王鸿昀
- 唐代乐舞文化成因与艺术形态考释被引量:9
- 2004年
- 乐舞艺术是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可能脱离社会历史这个大的文化基础而独立存在。隋、唐时期的社会为乐舞艺术的存在,提供了大气磅礴的空间。不仅有规模庞大的乐舞机构,也有兼收并蓄的乐舞发展基础。其乐舞艺术繁荣的外部原因来自于当时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因素的催促,而其内部原因则是乐舞批评理论的存在与发展,上至皇帝大臣,下至诗人贤达,无不表现出对乐舞艺术的关爱,以至于形成了促其发展的内在直接推动力。
- 王鸿昀
- 关键词:唐代乐舞文化艺术形态考释文化属性
- 新时期独舞创作择析被引量:3
- 2010年
- 本文根据艺术成就、影响力、代表性等指数,从新时期以来中国独舞创作中遴选出部分代表作,对它们做出了音乐、舞蹈形态层面上的综合研究。经过艺术形态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新时期独舞创作具有如下几个艺术规律:一、创作题材由以民间传说为主,转为题材的多样化;二、创作语言由以古典戏曲为主,转为类型的综合化;三、表现对象由以女性人物为主,转为人物的抽象化;四、艺术形象由以特定人物为主,转为形象的多元化。
- 王鸿昀
- 关键词:独舞音乐舞蹈
- 天津地区民间舞蹈艺术形态考释
- 2017年
- 本文从天津民间舞蹈的文化形态、艺术特征、舞蹈形态三个方面入手,从文化的视角及舞蹈本体的层面对天津民间舞蹈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天津民间舞蹈在码头文化、妈祖文化、民俗文化三大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产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天津民间舞蹈也随之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戏剧性、程式性、技巧性三个艺术特征;在对天津民间舞蹈深入研究后,依据民间舞蹈发展中求个性、个性中寻共性的原则,总结出天津民间舞蹈所具备的"韧"、"楞"、"飒利"、"哏儿"四大动态层面的舞蹈形态。以上结论也正是站在文化的角度上对舞蹈本体进行的更全面、更深入、更立体的认知。
- 王鸿昀张洁
- 关键词:文化形态艺术特征舞蹈形态
- 天津地区民间舞蹈传承发展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天津地区民间舞蹈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传承历史。本文从天津民间舞蹈的起源、历史、现状、前瞻四个层面入手,对其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历时性的纵向梳理与归纳:总结出天津地区民间舞蹈在漕运文化、民间信仰、民俗活动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从明清至今经历了"兴盛——变革——复苏——危机"的发展历程;在当今凭借不同经济来源保存了会、队、团三种传承载体,但在现代化大潮影响下仍面临着人员、场域、受众、审美等问题,不得不对其进行组织改革和表演创新;最后以文化性和艺术性的视角进行展望,得出天津地区民间舞蹈未来的传承与发展势必要在记录传统和大胆创新的统一中实现。
- 王鸿昀韦舒馨
- 关键词:民间舞蹈民俗舞蹈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