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颖君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叶绿
  • 3篇叶绿体
  • 2篇电子传递
  • 2篇延迟发光
  • 2篇毫秒延迟发光
  • 2篇菠菜
  • 2篇菠菜叶绿体
  • 2篇菜叶
  • 1篇对光
  • 1篇循环电子传递
  • 1篇氧化碳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片
  • 1篇荧光
  • 1篇振荡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色素
  • 1篇小麦
  • 1篇小麦叶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6篇王颖君
  • 4篇叶济宇
  • 4篇沈允钢
  • 3篇李德耀
  • 2篇米华玲
  • 1篇魏家绵

传媒

  • 3篇植物生理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年份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脓青素对光抑制条件下菠菜叶绿体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1996年
在有氧条件下,脓青素可以缓解强光对菠菜叶绿体电子传递的抑制作用。加入解联剂尼日利亚菌素消除跨膜质子梯度会加剧叶绿体的光抑制,但脓青素的保护作用并不消失。脓青素对光系统Ⅰ与光系统Ⅱ均表现出保护作用,但对PSⅡ的保护在光抑制初期较明显;在厌氧条件下,脓青素加剧叶绿体的光抑制,引起DCIP光还原与水到p-BQ电子传递活力的降低。推测脓青素可能通过促进细胞色素b559介导的PSⅡ循环电子传递,减轻了叶绿体的光抑制。
王颖君叶济宇
关键词:叶绿体光抑制菠菜
温度影响集胞蓝藻PCC 6803叶绿素荧光在作用光关闭后短期上升的机制探讨被引量:3
1997年
许多研究认为光系统I(PSI)循环电子传递的功能是提供ATP和产生质子动力势保护反应中心免受多余光能的破坏等,然而由于测定其反应较困难,人们对PSⅠ循环电子传递在活体内运转的机理尚欠了解.近年来,在C_4植物、C_3植物以及蓝藻中发现了作用光关闭后荧光短期上升现象(Post-illumination transient increase in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认为这是由于NADPH等光下积累的还原产物还原质醌(PQ)所致,因而可以间接地反映PSⅠ循环电子传递,这就为活体内研究PSⅠ循环电子传递提供了简捷的研究手段.过去的工作已表明,单细胞集胞蓝藻(Synechocystis)PCC 6803在作用光关闭后荧光短期上升现象与类囊体膜上的NAD(P)H脱氢酶介导的PSⅠ循环电子传递有关,其显著程度受温度影响,但是温度影响的机制尚不清楚.Murata等的研究表明,光合放氧等光合电子传递等的Arrhenius图的活化能改变折点可以作为膜脂物理相变温度的指示.本文测定集胞蓝藻PCC 6803中反映PSⅠ循环电子传递速度的作用光关闭后荧光上升速度的Arrhenius图,比较和分析它与光合放氧的关系以及能增加膜脂流动性的乙醇的影响,我们的结果表明,PSⅠ循环电子传递与类囊体膜脂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米华玲叶济宇王颖君李德耀沈允钢
关键词:蓝藻循环电子传递叶绿素
高浓度CO_2诱导的小麦叶片毫秒延迟发光的振荡被引量:1
1997年
当空气中CO_2浓度增至较高水平(5%)时,小麦叶片毫秒延迟发光(ms-DLE)显示出强烈的振荡。若再通入正常空气,DLE仍恢复到原有水平。当将空气中的CO2含量从无增加亚空气水平时,DLE下降但不伴随明显振荡,而继续增高CO2浓度会诱导振荡出现,该振荡随CO2浓度增高而加强。解联剂尼日利亚菌素可以消除CO2诱导的DLE振荡。
叶济宁王颖君李德耀沈允钢
关键词:小麦叶片二氧化碳毫秒延迟发光振荡
叶绿体中细胞色素的氧化还原光谱变化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通过不同的氧化还原试剂处理,可以使叶绿体中的细胞色素b-559、细胞色素f和细胞色素b6的光谱信号分别显示出来。TritonX-100处理及长时间放置可使叶绿体中的细胞色素b-559由高电位型式转变为低电位型式。解联剂的存在有助于观测细胞色素f的光氧化信号。预先加入铁氰化钾氧化的叶绿体中,可看到细胞色素b-559的光还原,这种还原被DCMU所抑制。
王颖君叶济宇
关键词:细胞色素叶绿体
叶绿体ATP合成酶ε亚基对菠菜叶绿体毫秒延迟发光的影响被引量:4
1998年
在1℃低温条件下,经叶绿体ATP合成酶ε亚基处理的菠菜叶绿体毫秒延迟发光的快相显著高于对照,增加的快相不仅是由膜两侧的电位差所引起的,并且为光系统Ⅱ水氧化释放的质子所促进。当温度升至25℃时,ε亚基对叶绿体毫秒延迟发光快相的影响几乎消失。牛血清白蛋白处理对此快相也有轻微的增强效应。
史谨魏家绵李德耀王颖君沈允钢
关键词:叶绿体Ε亚基毫秒延迟发光ATP合成酶
菠菜类囊体中的作用光关闭后荧光短时上升被引量:11
1997年
循环光合电子传递不仅可偶联形成ATP,而且在调节ATP和NADPH形成的比例,防止多余光能对光合机构的破坏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围绕PSI的循环电子传递,有哪些电子递体参与以及通过怎样的传递途径,至今仍不甚清楚.由于循环电子传递是一个闭合回路,难以直接测量,因此探索各种观测研究手段是很重要的问题.最近有报道,利用调制荧光测量方法,在叶片、完整叶绿体或蓝藻中观察到当作用光停止以后,会出现照光后荧光短时间上升(transient post-illumination increase in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的现象.此现象被认为反映了围绕PSI的循环电子传递,并且可能在植物中普遍存在.如果在离体类囊体膜系统中观测并研究这种现象,将有利于对它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在提取的菠菜类囊体膜中,作用光关闭后的荧光上升现象消失,但是如果将铁氧还蛋白和NADP^+加入到类囊体膜系统中,就可以再现出叶片中观测到的荧光上升现象.我们对这一现象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叶济宇米华玲王颖君沈允钢
关键词:光合电子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