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露璐

作品数:18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宿迁学院科研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哲学宗教
  • 4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主题

  • 9篇乡村
  • 7篇道德
  • 3篇体育
  • 3篇乡村治理
  • 3篇伦理
  • 3篇村治
  • 2篇道德观
  • 2篇道德知识
  • 2篇德治
  • 2篇正义
  • 2篇知识
  • 2篇生态体育
  • 2篇生态体育旅游
  • 2篇体育旅游
  • 2篇自治
  • 2篇文化
  • 2篇旅游
  • 2篇公共道德
  • 2篇法治
  • 1篇道德观念

机构

  • 16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宿迁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8篇王露璐
  • 6篇王露璐
  • 3篇马大慧
  • 2篇李文辉
  • 2篇刘昂
  • 1篇王大利
  • 1篇于华
  • 1篇刘昂

传媒

  • 2篇南京师大学报...
  • 2篇道德与文明
  • 1篇哲学动态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体育文化导刊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理论视野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体育成人教育...
  • 1篇河北体育学院...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农村农业农民...
  • 1篇文化发展论丛
  • 1篇伦理学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被引量:13
2018年
在新时代乡村治理实践中,村民自治能够以村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充分调动村民的主体性、积极性,发挥"地方性知识"的作用,成为法治和德治的前提与基础;法治则凭借法律的优良性和强制性为自治提供制度保障、为德治框定有效边界;德治可以通过提升村民思想道德素质为自治和法治提供价值支撑与指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才能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王露璐刘昂
关键词:自治法治德治乡村治理
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道德建设的历史演进与内在逻辑被引量:6
2021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道德建设结合不同时期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具体任务而展开,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921年至1949年,通过土地改革进行乡村伦理秩序重建的革命性探索;1949年至1978年,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强化国家政治权威的建构,产生乡村道德生活同质化的倾向;1978年至2012年,在农村改革和乡村社会转型中推进伦理变革与道德建设;2012年以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重构乡村发展伦理,全面推进乡村道德建设。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从乡村实际出发,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道德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宝贵经验。
王露璐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演进内在逻辑
体育产业与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对接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阐述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入手,剖析体育产业与运河文化旅游产业所具备的对接物质基础。认为:体验需求、资源共享、关联互补、产业链延伸是体育产业与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对接的物质基础,并提出了体育产业与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对接协同发展的市场拓展路径、品牌引领路径、创意提升路径和项目带动路径,指出政府是体育产业与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对接机制的有力保障。建议建立设施完善、布局合理、政策激励、优化管理的政府推动机制和品牌塑造、产品创新、竞合互动、知识共享的企业运作机制。
马大慧李文辉王露璐
关键词:体育产业生态体育旅游
十年:一个中国村庄的道德图景——基于江苏省华宏村的田野调查被引量:1
2023年
中国乡村的每一个村庄都有其独特的伦理文化传统和道德生活样式,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地方性道德知识”,是理解中国乡村道德发展规律和加强乡村道德建设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2007年和2017年对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华宏村的两次田野调查,还原和呈现村庄的道德状况及发展变化。十年来,华宏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村民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升,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辩证统一的基本规律。传统乡土伦理与现代理性意识交织共融,“半熟人社会”的人际信任关系更为复杂。华宏村重视党员干部的道德示范,充分彰显村庄领袖作为“新乡贤”的引领作用,始终体现共同富裕的伦理目标和实践诉求,凸显农民的主体性和实践智慧,不断巩固和加强村庄伦理共同体建设,实现了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地方性道德知识”的传承与发展,为加强乡村道德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路径参考。
王露璐史文娟
关键词:中国村庄田野调查
苏北运河水域生态体育旅游研究被引量:21
2013年
苏北运河水域生态体育旅游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利的政策支持及优越的生态区位条件等发展优势,但是同样也面对项目开展的不连续性、单一性、重复性、定价不合理及省内外同类旅游的竞争等劣势和挑战。深挖文化内涵,加强项目、纪念品的开发,加大媒体宣传,依靠节事、赛事做足旅游企业促销,灵活定价机制,抓住地区发展机遇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建立体育产业与运河文化旅游产业的长效对接机制是苏北运河水域生态体育旅游获取更大发展空间的有效措施。
马大慧王露璐李文辉于华
关键词:体育旅游生态体育旅游苏北运河SWOT矩阵分析法
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被引量:2
2019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方向。新时代乡村治理必须将自治作为法治和德治的前提与基础,将法治作为自治和德治的保障与边界,将德治作为自治和法治的支撑与引领,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相互融合。
王露璐刘昂
关键词:乡村治理自治
儒家身体观语境下的举鼎文化解读被引量:2
2012年
作为炊器的鼎,统治者给予它神圣的意义,成为贵重的礼器,变成了权利的象征。举鼎是现代举重运动的雏形,盛行于汉代。儒家身体观语境下的举鼎文化承载了社会道德伦理价值,强调举鼎文化的社会作用,同时展现了身体阶级差等性的社会伦理色彩,更加关注身体的"仁"、"乐"、礼"的社会道德伦理和人在社会秩序中的和谐、平衡、安处,举鼎文化活动淡化现代体育的竞技性,向大众娱乐方向发展。
王大利马大慧王露璐
关键词:儒家身体观体育文化
乡村治理目标的伦理缺失与理性重建被引量:7
2018年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理性的治理目标指引。然而,在当前乡村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长目标的宰制性地位导致乡村治理目标中经济指标的决定性、经济评价的优先性及人际关系的功利化等问题。在乡村治理的目标建构及实践中,应当以保障农民生存要求的"安全第一"原则作为底线伦理,以公平正义作为当前乡村治理最为迫切的现实要求,并以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乡村治理的价值旨归。
刘昂王露璐
关键词:乡村公平正义
交易的道德性与我国法律规制研究
2021年
我国经济生活中交易道德的失范,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冲击了社会成员的道德信念,破坏了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而且在国际贸易中降低了我国的公信力,破坏了中国形象。因此,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谋求人民的美好生活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亟须加强交易道德建设。富有成效的交易道德建设,需要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内规与外治的有机结合,尤其需要发挥好法律的惩恶扬善作用,为交易伦理秩序的形成提供法律保障。
李欣隆王露璐
关键词:交易道德法律
理想·现实·外来——《白鹿原》中的乡土伦理及其人物具象被引量:3
2020年
《白鹿原》通过鲜活的乡村道德秩序描写和人物道德心理刻画,呈现了既具白鹿原之"个性禀赋",又具乡土中国之共性特征的道德生活图景。在《白鹿原》的情节和人物刻画中,乡土伦理的两个重要特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是以父系权威和宗祧意识为特征的家庭(族)伦理,二是以村规民约为基础的管理伦理。乡土伦理及其在当时历史背景中所遭遇的冲击,被具象到《白鹿原》中诸多鲜活的人物身上。"朱先生""白嘉轩"和"田小娥",最为典型地反映了那一时期中国农民的道德心理及其面对动荡所产生的矛盾与冲突。
王露璐
关键词:《白鹿原》道德心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