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泗 作品数:18 被引量:79 H指数:5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miR-126在人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MicroRNA-126(miR-126)在人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荧光PCR定量检测60例结肠癌患者的结肠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miR-126的表达,共60对,再测定5株结肠癌细胞(SW480、HT29、HCT116、LOVO、SW620)中的表达情况;CCK-8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进一步通过体外实验研究miR-126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细胞比较,miR-126在结肠癌细胞中表达下降(95.0%vs.55.0%,P<0.05),发生转移者与未发生转移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0%vs.75.0%,P<0.05)。miR-126可以抑制SW480细胞的生长及其侵袭转移,有基质胶Tran—swell实验中,转染组及空白对照组细胞迁移数分别为(10.0±4.3)个和(258.0±30.6)个;无基质胶的Transwell实验中,分别为(84.0±13.2)个和(335.0±27.3)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26高表达可以增强癌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结论miR-126可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发生发展,影响多种结肠癌细胞株生物学行为。 林孟波 王金泗 薛芳沁 黄若磊 李伟华关键词:MIR-126 结肠癌细胞 生物学行为 MICRO 胃肠间质瘤122例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s)的预后影响因素,为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2例手术切除且病理确诊的GIST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治疗、随访情况,用Log-rank检验/COX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GISTs好发于中年人,胃为好发部位;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数、肿瘤性坏死、肿瘤细胞显著异型、P53突变、Ki67表达、手术方式是GISTs的预后相关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细胞显著异型、手术方式3个因素是GISTs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GISTs是具有恶性潜能的消化道间叶肿瘤,肿瘤大小、肿瘤细胞显著异型、手术方式是影响GISTs预后的重要因素,采用R0切除的患者预后较好。 王金泗 陈晓耕 林孟波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预后 随访 P-gp、GST-π在胃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因子P-gp、GST-π在胃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4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ione S Transferase,GST-π),并探讨与胃癌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3年无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P-gp、GST-π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分别为48例(75.0%)、44例(68.8%)。P-gp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正相关(P<0.05);GST-π表达随着分化程度增高而增加(P<0.05)。P-gp、GST-π的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之间的预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p、GST-π是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但是不能作为评判根治性胃癌术后的预后指标。 林孟波 王金泗 黄若磊 李伟华关键词:P-GP GST-Π 胃癌 预后 三阴乳腺癌术后辅助TE和EC方案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三阴乳腺癌(TNBC)侵袭性强,预后差。本研究比较术后辅助TE(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和EC(表阿霉素,环磷酰胺)两种化疗方案的预后。方法对术后接受6周期以上的TE和EC方案辅助化疗的三阴乳腺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术后免疫组化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均阴性者定义为TNBC,分析两种化疗方案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总共TNBC患者128例,接受TE方案56例,EC方案72例。TE方案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5%、76.7%和65.3%,EC方案的分别为98.7%、75.6%、57.1%。两者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BC术后含紫杉类的化疗方案疗效好。 林孟波 薛芳沁 王金泗关键词:乳腺肿瘤 三阴乳腺癌 辅助化疗 POX方案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POX三药方案)新辅助化疗应用于进展期胃癌的近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给予POX三药方案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组),并以同期常规直接手术的36例患者做对照(常规手术组),观察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毒副作用及所有患者手术的R0切除率。结果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率为73.53%,疾病控制率为94.12%。Ⅲ/Ⅳ度毒副作用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呕吐、脱发、周围神经病变。新辅助化疗组手术R0切除率为79.41%,与常规手术组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X三药方案新辅助化疗应用于进展期胃癌,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能够提高进展期胃癌的手术R0切除率。 王金泗 林孟波 薛芳沁 陈晓耕关键词:胃肿瘤 新辅助化疗 紫杉醇脂质体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M2巨噬细胞分泌的IL-10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调节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与凋亡 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M2巨噬细胞分泌的IL-10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与凋亡的影响。方法THP-1细胞诱导为M2巨噬细胞,并对标志基因(CD206、ARG1、IL-6和IFN-β)进行检测;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0的表达;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和EdU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侵袭与迁移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细胞流式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JAK2/STAT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M2巨噬细胞在体外被成功诱导并进行了鉴定;与未经处理的THP-1细胞相比,M2巨噬细胞上清液中IL-10的明显增加;M2巨噬细胞分泌的IL-10可促进MDA-MB-231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迁移(均P<0.001),抑制MDA-MB-231细胞的凋亡(P<0.001);抑制IL-10的表达可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迁移(均P<0.05),促进MDA-MB-231细胞的凋亡(P<0.05);IL-10可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而抑制IL-10的表达可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 M2巨噬细胞分泌的IL-10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迁移,抑制乳腺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王金泗 张辉 林彩玲 林志武 林孟波关键词:IL-10 JAK2/STAT3信号通路 MDA-MB-231细胞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来源和分子机制(英文) 2014年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不仅在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而且在肿瘤的生长、进展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常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间质干细胞被认为是CAFs的主要来源。本文对CAFs的来源、分子机制和可能的潜在治疗靶作一综述。 张辉 范跃祖 王金泗 林孟波关键词: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间质干细胞 Analectic-3和CyclinD1在胃癌中表达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Galectin-3和CyclinD1在胃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2例胃癌患者的切除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标本的Galectin-3和CyclinD1表达,并探讨与胃癌的病理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3年无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Galectin-3和CyclinD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分别为48例(66.7%),42例(58.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晚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Galectin-3和CyclinD1表达显著高于中早期和淋巴结未转移者(P<0.05),Galectin-3和CyclinD1共同表达者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者。结论 Galectin-3和CyclinD1是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Galectin-3和CyclinD1对于判定胃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林孟波 王金泗 薛芳沁 黄若磊 李伟华关键词:GALECTIN-3 CYCLIND1 胃癌 水通道蛋白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取乳腺癌组织40例及癌旁组织10例,应用RT-PCR法检测AQP1 mRNA在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乳腺癌中AQP1 mRNA表达量(0.8957±0.042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AQP1 mRNA表达量(0.3401±0.0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QP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增高,提示AQP1可能与乳腺癌生长、转移有关。 王金泗 林孟波关键词:水通道蛋白-1 肿瘤转移 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头乳晕全乳切除术并一期乳房重建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r complex,NAC)并一期乳房重建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并发症和美容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初诊为乳腺癌(0~Ⅱa期)患者共58例,32例接受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nipple-areola complex-sparing mastectomy,NSM)并一期重建(观察组),26例为不保留乳头乳晕并一期乳房重建(对照组)。术中所有患者均采用假体植入,并以背阔肌肌瓣覆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情况、并发症和美容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时间48~6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52.36±3.5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局部复发;观察组发生远处转移1例,对照组远处转移1例,远处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11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7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容效果评价有26例为"优",5例为"良",1例为"一般",0例为"差",对照组美容效果评价为"优"的6例,"良"14例,"一般"6例,"差"0例,两组间美容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把握入组条件和手术流程情况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并一期乳房重建有助于保持乳房美观及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张辉 林孟波 王金泗 陈晓耕 范跃祖 郑敏辉关键词: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一期乳房重建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