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梅 作品数:34 被引量:151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复方血竭灌肠液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观察复方血竭灌肠液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以血竭、白芨为原料制备复方血竭灌肠液,对47例UC患者(治疗组)进行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锡类散和云南白药溶液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的差值。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竭液灌肠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而改善UC的临床症状。 李楠 王雪明 吴凯 石玉玲 李娜 翟俊山 王艳梅 朱超慧关键词:血竭 血液黏度 胃癌组织中p16、c-myc和cox-2基因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16,c-myc和cox-2表达情况、相互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04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中p16,c-myc和cox-2的表达。结果胃癌中p16,c-myc和cox-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9.4%(41/104)、57.7%(60/104)、63.5%(66/104)。p16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有无转移,TNM分期,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c-myc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有无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不同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cox-2表达与淋巴结有无转移,TNM分期,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而与不同的浸润深度无关(P>0.05)。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16与c-myc和cox-2表达呈负相关(P<0.05),c-myc与cox-2表达呈正相关(P<0.05)。生存曲线研究显示P16,c-myc和cox-2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显著相关(P<0.05)。结论p16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及c-myc和cox-2高表达能客观反映胃癌组织分化程度和侵袭转移能力,且与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检测三种指标可有助于判断胃癌预后,指导治疗。 翟俊山 李楠 张林 王艳梅 朱超慧 吴凯关键词:P16 COX-2 预后 基因表达 返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症状特征及埃索美拉唑治疗的疗效评估 返流性食管炎(RE)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是由于胃与食管交界处抗返流屏障功能障碍而导致的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组织黏膜损害,临床上常表现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流行病学... 王艳梅 李楠 吴凯 王雅文 翟俊山关键词:返流性食管炎 埃索美拉唑 疗效评估 文献传递 经内镜注射组织粘合剂联合经皮肝门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histoacryl)与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联合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对57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分别进行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单纯组38例)与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联合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联合组19例)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术后随访止血率、再出血发生率、曲张静脉曲张消失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联合组急诊治疗11例,择期治疗8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2.2个月;近期再发出血1例,>6个月再发出血2例,分别为5.3%和10.5%;术后死亡1例,死于术后近期肝、肾功能衰竭;术后3~6个月行食管钡餐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13例(68.4%),明显好转6例。单纯组急诊注射16例,择期治疗22例,随访2~16个月,平均11.8个月;近期再出血7例,>6个月再发出血12例,分别占18.4%和31.6%;术后死亡3例,1例死于术后近期肝、肾功能衰竭,1例于术后4个月死于肝癌,1例手术后8个月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术后3~6个月行食管钡餐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16例(42.1%),明显好转22例。结论联合治疗组比单纯内镜下治疗有效率高、重复性少、安全性好、近期复发再出血发生率低,是一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李楠 敖国昆 朱建华 吴凯 黄沁 陈伟 张林 王欣 王艳梅关键词:食管胃静脉曲张 组织粘合剂 栓塞 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门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评价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联合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将57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分为2组,分别进行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单纯组,38例)和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联合组,19例)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联合组近期再发出血1例,6个月后再发出血2例,分别占5.3%和10.5%;术后3~6个月行食管钡餐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13例(68.4%),明显好转6例。单纯组近期再出血7例,6个月后再发出血12例,分别占18.4%、31.6%;术后3~6个月行食管钡餐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16例(42.1%),明显好转22例。结论相对于单纯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联合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方法。 李楠 敖国昆 朱建华 吴凯 黄沁 陈伟 张林 王欣 王艳梅关键词: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介入性 组织粘合剂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症状特征及埃索美拉唑治疗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反流性食管炎(RE)的反流症状特点和埃索美拉唑8周治疗的疗效。方法:75例经内镜确诊的RE患者,口服埃索美拉唑40mg,每天1次,共8周。观察不同程度RE患者的反流症状特征以及埃索美拉唑治疗后症状变化和4周、8周后RE治愈率。结果:71例RE患者完成8周疗程。90.6%患者有烧心和反酸,59.2%有胸骨后疼痛。反酸、烧心和胸骨后疼痛发作程度和频率并不随RE程度或频度加重而增加。内镜下RE分为A、B、C、D4级,A+B组和C+D组RE患者的反酸和烧心程度和频度均以中、重度为著,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骨后疼痛在不同程度RE患者中发作程度和频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第1天,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症状的消失率和缓解率分别为23.1%、45.3%、39.8%和52.6%、69.1%、71.2%,用药1周后各反流症状消失率和缓解率可高达50%以上和80%以上。8周治疗后复查RE愈合率为96.1%(68/71)。结论:RE患者的症状不因RE程度加重而增加,埃索美拉唑对RE患者的反流症状和RE显示有效和疗效迅速。 王艳梅 李楠 吴凯 王雅文 翟俊山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 埃索美拉唑 药物治疗 两种治疗方法对军事训练伤致非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疗效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放射式体外冲击波疗法(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RESWT)和封闭注射技术两种局部治疗手段对军事训练伤致非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就诊的非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将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分别进行局部体外冲击波和封闭注射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3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外展肌力评定及肩关节功能评价。结果纳入患者6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样本无脱落。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肩关节外展肌力和活动功能评分显著增加(均P<0.05);治疗后3个月,与对照组[(4.2±0.9)分,(59.8±12.2)N,(66.25±11.46)分]相比较,观察组VAS评分[(3.7±0.7)分]明显降低,肩关节外展肌力[(66.6±11.7)N]和Constant-Murley评分[(73.66±13.80)分]均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放射式体外冲击波疗法和封闭注射治疗军事训练伤致非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均具有显著疗效,但前者疗效更为持久和稳定。 张立俭 黄振俊 祁昌杰 王艳梅 王慧珍关键词:体外冲击波 冈上肌腱炎 肩袖损伤 组织黏合剂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研究目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ogastricvaricealbleeding,EGVB)是消化科的重危急症,如何控制其出血并防止再发出血,降低死亡率,是救治肝硬化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内镜下硬... 王艳梅关键词: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组织黏合剂 门脉高压 肝硬化 组织病理学 文献传递 组织黏合剂闭合血管影响因素的血液流变学研究 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通过血液流变学研究组织黏合剂 N-丁基-2-氰丙烯酸盐在模拟血管中的实际行为,分析影响其闭合血管的主要因素,找到发挥作用的最佳条件。方法利用聚四氟乙烯管建立血流模拟装置,分别研究血管直径、血流速度以及组织黏合剂配比浓度这三个因素对组织黏合剂闭合血管的影响。结果组织黏合剂与碘油1:1配比混合物1.0 ml 快速注射至聚四氟乙烯管内可以完全阻塞血流速度15 cm/s、直径0.4 cm 的以及血流速度10 cm/s 且直径0.6 cm 的血流。当管腔直径增加至0.8 cm 或血流速度加快为20 cm/s 时,血流只是部分闭塞。改变组织黏合剂与碘油配比为0.5:0.8以及0.5:1.0,则注射后聚合体断裂成碎片状。结论实验验证了随着血管直径增大、血流速度加快及配比浓度降低,组织黏合剂闭合血管的效应下降,以供临床定量参考。 王艳梅 程留芳 李楠关键词: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组织黏合剂 血液流变学 肝性糖尿病临床特点浅析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42例肝硬化患者,详细记录病史并随访,实验室检查评价肝功能、血糖和糖尿病并发症。比较肝功能损害程度与血糖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中有32%有糖尿病表现,12%有糖耐量异常,56%糖耐量正常,大部分无临床症状。肝性糖尿病患者中1例(9%)有糖尿病家族史,1例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肝功能C级患者的血糖比B级明显升高,其中白蛋白水平差异更显著(P<0.05)。在诊断肝硬化5年内,23%肝性糖尿病患者因肝硬化并发症而死亡。结论肝性糖尿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其降糖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发生心血管和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较低,预后受肝病并发症影响更大。 王艳梅 李楠关键词:糖尿病 肝性糖尿病 肝硬化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