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平
- 作品数:21 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2015当代外国文学研究国际论坛与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
- 2016年
- 文学批评理论的兴起是过去一个多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的显著特征。20世纪堪称文学批评理论的繁盛期,见证了各种文学理论的诞生与发展。从20世纪初的新批评、形式主义研究,及至20世纪中期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理论的肇始,展现了外国文学研究的盎然生机与蓬勃发展之势。
- 王育平
- 关键词:文学批评理论解构主义理论族裔德莱塞麦尔维尔
- 和合实践论——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研究
- "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当代和谐文化之根,对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一直具有"学以致用"的品格,在把认识转化为实践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用一源"的特征。该研究深入...
- 吴志杰王育平
- 关键词:实践论伦理性
- 文献传递
- 和合认识论——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研究系列之二
- "和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当代和谐文化之根,对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文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生存哲学。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在本体论的框架内探讨认识论,在人的生存中定位知识...
- 吴志杰王育平
- 关键词:认识论整体性
- 文献传递
- 框架语义理论探索被引量:29
- 2006年
- 框架语义理论首先由F illmore提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概念结构的两大原则之一。该理论认为,传统的语义理论对指称意义的强调、对概念结构的组织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通过引入概念显像与框架这一组关系,框架语义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概念的认识与分类方法,解决了传统理论无法解释或很难解释的一系列的语言现象。
- 吴志杰王育平
- 关键词:框架语义学显像
- 文化、身份与意识形态——论德莱塞小说《珍妮姑娘》中女性的身份建构被引量:1
- 2015年
- 《珍妮姑娘》是美国经典作家德莱塞的第二部小说,作品塑造了一位美丽无私但命运可悲的社会下层女性形象。本文拟从小说中珍妮这一女性形象切入,在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之下,运用维多利亚式"真女性"意识形态分析珍妮的身份建构努力及其文化含义,揭示珍妮身份建构迷梦的虚幻性及由此反映出的美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式微。
- 王育平张宇
- 关键词:《珍妮姑娘》女性主义身份建构
- 超越“自然选择”、促进“文化多元”——试与胡庚申教授商榷被引量:15
- 2009年
- 对胡庚申教授的论文《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提出一些商榷意见,主要探讨翻译生态环境、翻译过程、翻译基本法则等核心概念,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在翻译研究中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呼吁在翻译活动中超越"自然选择"、促进"文化多元"。
- 王育平吴志杰
- 关键词:翻译生态环境翻译过程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文化多元
- 一曲虚无主义的悲歌——评约翰·巴思的哲理小说《路的尽头》
- 2009年
- 从小说《路的尽头》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入手,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神话疗法"、主人公霍纳的虚无主义信念、以及小说的核心情节——一段荒诞的"三角恋"故事,展示了巴思作品的哲学内涵,再现了小说的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韵味。
- 王育平
- 关键词:哲理小说约翰·巴思虚无主义存在主义《路的尽头》
- 新中国60年霍桑研究考察与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霍桑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批评始于20世纪早期,迄今已有逾百年的历史。本文拟梳理霍桑研究在中国的百年传播史,重点关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霍桑研究的特征、方法、发展趋势及其与社会历史环境之间互动关系,评述我国学者在霍桑研究方面的贡献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该领域存在的研究空间。
- 杨金才王育平
- 关键词:霍桑
- 论胡赛尼小说《追风筝的人》的认同政治被引量:5
- 2016年
- 卡勒德·胡赛尼是21世纪美国的文坛新秀。其成名作《追风筝的人》一经出版即引起轰动,激起读者和文评家的强烈反响。小说以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历程为主线,围绕阿米尔和哈桑的童年往事及其对阿米尔的影响展开,叙述了阿米尔犯错、悔过、赎罪的经历,同时再现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阿富汗社会经历的政治动荡与变迁。作品中呈现了多种身份认同的错综纠葛,主人公阿米尔在各种文化身份之间挣扎、斡旋,历尽艰辛,从自我怀疑到自我肯定,逐步完成了自我认同。阿米尔的自我认同之旅体现了作为阿富汗裔美国作家的胡赛尼的认同政治。
- 王育平
-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认同政治世界主义
- 互文性与反讽:论麦克尤恩小说《阿姆斯特丹》的叙事策略被引量:3
- 2015年
- 伊恩·麦克尤恩可谓当代英国文坛的常青树,他的诸多作品已经从评论家的最爱变成了普通读者的宠儿。本文着眼于1998年为麦克尤恩夺取布克奖的小说《阿姆斯特丹》,聚焦作品的叙事策略,从互文性和反讽两个方面展示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
- 王育平
- 关键词:互文性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