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英

作品数:88 被引量:374H指数:10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兰花
  • 15篇组培
  • 13篇杂交
  • 13篇基因
  • 10篇诱变
  • 10篇育种
  • 10篇植物
  • 10篇培苗
  • 10篇种子
  • 10篇组培苗
  • 9篇快繁
  • 9篇大花
  • 8篇原球茎
  • 8篇球茎
  • 8篇蕙兰
  • 8篇快繁技术
  • 7篇种子无菌萌发
  • 7篇无菌萌发
  • 7篇萌发
  • 7篇辐射诱变

机构

  • 79篇云南农业大学
  • 14篇云南农业职业...
  • 6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海南大学
  • 3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商丘职业技术...
  • 1篇即墨市林业局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88篇王玉英
  • 69篇李枝林
  • 15篇余朝秀
  • 8篇王卜琼
  • 7篇黄丽萍
  • 5篇李昆志
  • 5篇王亚沉
  • 5篇陈丽梅
  • 5篇徐慧妮
  • 5篇苏畅
  • 4篇许邦丽
  • 4篇李志敏
  • 4篇李光宏
  • 3篇刘丹
  • 3篇程利霞
  • 3篇凌青
  • 3篇李叶芳
  • 3篇徐诗涛
  • 2篇陈志远
  • 2篇李海燕

传媒

  • 9篇北方园艺
  • 8篇西部林业科学
  • 6篇江苏农业科学
  • 5篇热带农业科学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湖南农业科学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广西植物
  • 2篇园艺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西南园艺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果树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7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9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1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蝉兰与素花虎头兰正反交育种及其种子无菌萌发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选择黄蝉兰和素花虎头兰作为亲本,采用正反交杂交法进行此两种兰花的杂交育种试验,并在无菌条件下对其所获得的杂交种子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此两种兰花的花粉亲和力较强,其杂交蒴果的结果率为79%~86%,无明显差异,且正反交对两种杂交种子的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1/2MS+6-BA2.5mg/L+NAA0.5mg/L适合于此两种兰花杂交种子的初代培养以及原球茎的扩繁。
余朝秀程丽霞王卜琼王玉英李枝林
关键词:种子无菌萌发
一种能稳定改变兰花叶色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能稳定改变兰花叶色性状的方法,具体该方法为,将叶斑艺兰花CcR2R3‑MYB基因应用在植物叶色性状改良中,所述CcR2R3‑MYB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
王玉英李枝林姚红旭
大花蕙兰‘大凤’×豆瓣兰‘太极圣梅’F_(1)代试管开花诱导
2023年
以大花蕙兰‘大凤’×豆瓣兰‘太极圣梅’(Cymbidium hybridium‘Dafeng’×C.serratum var.goeringii‘Taijishengmei’)F1代试管苗为试材,采用PP333或CCC预处理,添加不同浓度的6-BA,测定植株形态和生理指标,建立试管开花诱导体系,缩短兰花植株生长的童期,以期为兰花高效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P333或CCC预处理抑制了植株株高、根数和鲜质量的增加,但促进叶片分裂;试管苗预处理培养于1/2MS+PP3331.0mg·L^(-1)+香蕉泥120g·L^(-1)+蔗糖30g·L^(-1)+琼脂8g·L^(-1)+活性炭0.5g·L^(-1)的培养基中30d,再转接到1/2MS+NAA0.2 mg·L^(-1)+香蕉泥120g·L^(-1)+蔗糖30g·L^(-1)+琼脂8g·L^(-1)+活性炭0.5g·L^(-1)的培养基可诱导试管开花,花芽诱导率为6.67%,但花芽后期未顺利开放;PP333或CCC预处理下试管苗植株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CK,并促进C/N值的提高以及植株全氮含量的降低。
张子琛李枝林和凤美瞿素萍李叶芳王玉英
关键词:试管苗试管开花
蝴蝶兰离体快繁技术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通过对蝴蝶兰花梗的诱导,形成了再生植株,经成功的增殖和生根培养,建立了蝴蝶兰的快繁技术体系。实验结果表明:低盐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激素组合有利于蝴蝶兰的离体培养,KT能降低培养基的褐化程度,而1/2MS+BA2.0mg/L+NAA0.2mg/L+8%香蕉泥最有利于蝴蝶兰丛芽的增生,增殖率达3—3.5倍,且叶片健壮;1/2MS+NAAl.0mg/L+8%香蕉泥有利于促进生根 。
王玉英李枝林余朝秀彭绿春
关键词:离体培养快繁技术
辐射诱变的兰花叶斑突变体的转录组分析
兰花叶片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叶艺"在园艺学上称为叶部彩斑(variegation)现象,日本学者将叶斑分为5大类共41种。叶艺兰(线艺兰)是指兰科(Orchidaceae)兰属(Cymbidium)植株叶片上镶嵌金黄色...
陈璐李枝林苏畅刘丹王玉英
关键词:兰花
文献传递
云南野生兰花遗传资源研究及利用
李枝林何月秋王玉英郑思乡关文灵等
该成果是2001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60074)及云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2002C0003P)项目联合资助,历时九年围绕野生兰花资源引种驯化、探索遗传背景、组培快繁、复合育种、植株培育等重要关键因素,突破多种技...
关键词:
关键词:野生兰花繁殖方法品种选育
兰花远缘杂交育种技术研究被引量:20
2007年
选择了兰科六个属的兰花为试材,并以兰属的六个种为重点进行远缘杂交育种技术研究,培育出了四个杂交种试管苗。结果表明:建立兰花资源圃是杂交育种的基础,种间杂交结实较易而属间杂交较难,种子萌发是杂交育种的技术关键,选用适当培养基是种子无菌萌发的有效途径。
李枝林王玉英王卜琼余朝秀程利霞
关键词:兰花远缘杂交
叶斑艺兰花F3′5′H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叶斑艺兰花类黄酮3',5'‑羟化酶基因(F3'5'H)且能提高植物花青素含量的专用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35S‑F3'5'H。本发明是利用RACE的方法从叶斑艺兰花中克隆出F3'5'H基...
王玉英李枝林凌青李国昌苏俊马伟荣黄新龙刘丹李茹
文献传递
栽培基质及配方施肥对虎雪兰‘霞光’的生长影响试验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盆栽方式,采用不同体积混合配比的泥炭、椰糠、陶粒、树皮基质试验,以N、P、K 3元素3水平设置了正交施肥试验,测定植株的生长状况、叶片养分及发病情况,分析了不同栽培基质和施肥处理对‘霞光’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栽培基质对虎雪兰‘霞光’的生长较单一的基质效果好,以1/4树皮+1/4泥炭+1/4椰糠+1/4陶粒混合基质植株的株高、假鳞茎、叶面积和根系生长效果最佳;外施氮、磷、钾肥最佳组合为N1P2K3,即NH4NO3、NaH2PO4和KCl含量分别为1.25 mmol/L、0.456 mmol/L和2.62 mmol/L,有利于虎雪兰‘霞光’植株的营养生长,且设施栽培中发病率较低。
王玉英凌青苏俊唐世凯许邦丽李枝林
关键词:基质施肥栽培营养水平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初探
产学合作教育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顶岗实习管理对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就企业和学院对学生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同时对高职教育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许邦丽王玉英罗瑞芳陈志远褚素贞施碧强
关键词:高职园艺技术顶岗实习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