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林

作品数:20 被引量:110H指数:5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栓塞
  • 8篇化疗
  • 6篇肝癌
  • 6篇肝动脉
  • 5篇动脉化疗
  • 5篇动脉化疗栓塞
  • 5篇原发性
  • 5篇细胞
  • 5篇疗效
  • 5篇化疗栓塞
  • 4篇原发性肝癌
  • 4篇介入
  • 3篇导管
  • 3篇射频
  • 3篇射频消融
  • 3篇肾上腺
  • 3篇肾上腺转移
  • 3篇肿瘤
  • 3篇细胞肺癌
  • 3篇消融

机构

  • 19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王海林
  • 13篇黄伍奎
  • 13篇杨树法
  • 12篇樊喜文
  • 10篇顾朋
  • 9篇刘墨
  • 9篇王萍菊
  • 7篇刘登尧
  • 4篇由丽娜
  • 2篇阿不拉江
  • 1篇张曦
  • 1篇朱丽娜
  • 1篇袁少华
  • 1篇聂志成
  • 1篇吕俊成

传媒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河北职工医学...
  • 1篇肿瘤多学科综...

年份

  • 5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程序性动脉造影在肾上腺转移癌介入栓塞治疗中的意义
2015年
目的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时寻找供血动脉难度大,本文拟探讨程序性动脉造影在肾上腺转移癌介入栓塞治疗中的意义。资料与方法对18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行程序性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供血动脉来源及支数情况。结果 18例患者程序性动脉造影的总成功率为95.5%。通过程序性动脉造影发现的异常供血动脉所占比例为29.0%。供血动脉以2支为主,主要来源于肾上腺下动脉及肾上腺上动脉。结论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来源丰富,变异性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中尽量采用程序性动脉造影,避免供血动脉疏漏。
黄伍奎刘墨王海林由丽娜杨树法樊喜文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数字减影栓塞
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阻塞性肺炎125I粒子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阻塞性肺炎患者单纯性125I粒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阻塞性肺炎患者,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目的病灶的剂量和布源方案,术中CT引导进行粒子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性治疗,术...
黄伍奎王海林由丽娜刘墨阿不拉江袁少华樊喜文杨树法
关键词:肺癌阻塞性肺炎疗效
肝细胞癌源性肾上腺转移瘤供血动脉研究
2016年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肝癌的发病率排在第六,在恶性肿瘤的病死率中排第三。肾上腺是HCC远处转移的常见部位。在影像学研究中,肾上腺转移瘤的发生率约4%~8%~([3])。临床上大部分患者为晚期肿瘤,失去手术机会。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常用的姑息治疗手段。
黄伍奎聂志成由丽娜王萍菊王海林杨树法樊喜文
关键词:肝细胞癌肾上腺组织供血动脉肿瘤供血肿瘤血供
高龄非小细胞肺癌^(125)I粒子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
2016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单纯性^(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性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筛选出26例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出目的病灶的剂量和布源方案,再用CT引导进行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观察并发症,术后2个月第一次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术后2个月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88.2%,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和肿瘤性发热改善明显,并发症以气胸和痰中带血为主。结论 CT引导下单纯性^(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性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黄伍奎刘墨顾朋刘登尧杨树法王海林王萍菊樊喜文
关键词:肺癌安全性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30例原发性大肝癌的疗效评价被引量:42
2012年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病灶平均长径7.9 cm)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对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的30例原发性肝细胞大肝癌的患者的41个病灶,先行TACE治疗2~3次,2~4周后行RFA 1~3次。术后随访临床症状、B超造影或CT扫描的肿瘤大小、肝功能、AFP以及生存期。结果 30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较术前缓解。术后CT复查显示:18个(43.9%)肿瘤病灶完全坏死,内部及边缘无明显强化;23个(56.1%)肿瘤病灶部分坏死。AFP下降25例(83.3%)、不变2例(6.7%),升高3例(10.0%)。并发症中1例出现表皮灼伤,2例顽固性呃逆,3例肝内出血,1例肝脓肿,4例术后出现严重低蛋白血症。所有病例随访4.1~20.1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1个月,平均生存期11.1个月。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RFA是治疗不可切除的原发性大肝癌的有效方法,确切结论仍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帕哈尔丁.白克热杨树法黄伍奎王海林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不同栓塞剂对血常规三系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不同栓塞剂对血常规三系的影响。方法 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依据接受栓塞剂的不同分为海藻酸钠组和碘化油组,每组30例。海藻酸钠组接受海藻酸钠-TACE治疗,碘化油组接受碘化油-TACE治疗。术前1周及术后第5天抽血检查,评价血常规三系的情况。结果 1海藻酸钠组:TACE后第5天血液红细胞(3.8±0.8)×10^(12)/L和血小板(121±62)×10~9/L较TACE前(4.3±0.8)×10^(12)/L、(166±86)×10~9/L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前与TACE后第5天血液白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碘化油组:TACE后第5天血液红细胞(3.8±0.8)×10^(12)/L和血小板(120±68)×10~9/L较TACE前(4.3±0.9)×10^(12)/L、(167±87)×10~9/L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前与TACE后第5天血液白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TACE后第5天血常规三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藻酸钠和碘化油作为TACE的栓塞剂,均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血液红细胞和血小板降低,但是两者的影响无差异,总体较为安全。
黄伍奎王海林刘登尧顾朋刘墨樊喜文杨树法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原发性肝癌碘化油血常规
盐酸格拉司琼三联药物对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预防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盐酸格拉司琼三联药物对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预防效果,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选择本院自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8例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在术前给予盐酸格拉司琼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使用甲氧氯普胺和甲泼尼龙,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发热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以及发热情况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格拉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和甲泼尼龙对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显著,能大大降低患者的胃肠道反应以及发热情况,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顾朋王海林王萍菊樊喜文
关键词: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盐酸格拉司琼甲氧氯普胺栓塞综合征
一种多功能胆道内外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胆道内外引流管,包括导管、卷管和接头,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所述卷管的一端一体相连且相连通,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头固定相连;所述导管靠近所述卷管的一段和所述卷管上均开设有引流孔;所述导管上固定有用于...
黄伍奎王海林朱丽娜刘登尧樊喜文阿不拉江·阿不都克里木叶儿麦克由丽娜
文献传递
脑膜瘤CT诊断(附50例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李炎威王海林
关键词:脑膜瘤CT诊断
老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纯性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性治疗的安全性分析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单纯性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性治疗老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筛选出26例老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出目的病灶的剂量和布源方案,再用CT引导进行粒...
黄伍奎刘墨顾朋刘登尧杨树法王海林王萍菊樊喜文
关键词:放射性治疗组织间插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