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洪学

作品数:41 被引量:164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细胞
  • 11篇腺癌
  • 10篇乳腺
  • 9篇乳腺癌
  • 8篇多态
  • 8篇多态性
  • 7篇化疗
  • 7篇基因
  • 5篇受体
  • 5篇肺癌
  • 5篇肝癌
  • 4篇单核
  • 4篇单核苷酸
  • 4篇单核苷酸多态
  • 4篇单核苷酸多态...
  • 4篇血管
  • 4篇血管内皮
  • 4篇肿瘤
  • 4篇内皮
  • 4篇铂类

机构

  • 38篇广西医科大学...
  • 20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北京蛋白质组...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柳州市工人医...
  • 1篇钦州市第一人...
  • 1篇常德市第一人...
  • 1篇南宁市第二人...
  • 1篇广西百色市人...

作者

  • 40篇王洪学
  • 27篇谢伟敏
  • 24篇陆永奎
  • 24篇周文献
  • 10篇农丽
  • 9篇谭爱花
  • 9篇覃芳卉
  • 9篇贾昱娴
  • 8篇刘燕
  • 8篇廖小莉
  • 8篇谢裕安
  • 7篇胡晓桦
  • 6篇唐静
  • 5篇刘志辉
  • 5篇李永强
  • 4篇王涵
  • 4篇黄文锋
  • 4篇赵瑞强
  • 4篇廖燕
  • 3篇周钢桥

传媒

  • 9篇中国癌症防治...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医学
  • 3篇重庆医学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 1篇时代人物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束微波加热逆转MCF-7/ADM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耐药性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克服耐药性的方法之一是使用逆转剂。目前尚无一理想的、可应用于临床的阿霉素(ADM)耐药逆转剂。本研究探讨聚束微波加热对ADM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利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ADM耐药模型MCF-7/ADM,采用MTT法检测聚束微波加热对MCF-7/ADM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用Real-Time PCR测定细胞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relatedprotein,MRP)的表达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细胞内ADM浓度。结果MCF-7/ADM细胞对ADM的耐药指数为45.5。经聚束微波加热后,ADM对MCF-7/ADM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由(60.56±2.38)ug/ml下降至(22.86±2.76)ug/ml,逆转倍数为2.64倍。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MCF-7/ADM细胞的MRP与P-gp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MCF-7细胞,经聚束微波加热后,MCF-7/ADM细胞胞内的MRP与P-gp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HPLC法测定细胞内ADM含量的结果显示,经聚束微波加热处理后,MCF-7/ADM细胞内ADM的含量明显增加。结论聚束微波加热能逆转MCF-7/ADM对ADM的耐药性,聚束微波加热逆转ADM耐药性的机制可能是减少MCF-7/ADM细胞内MRP与P-gp 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增加了MCF-7/ADM细胞内ADM的蓄积。
陆永奎胡晓桦周文献谭晓虹柯晴谭莉萍王洪学李永强廖小莉刘志辉谢伟敏
关键词:乳腺肿瘤ADM耐药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肝癌H22腹水瘤小鼠腹水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抑制素腹腔内给药对H22小鼠腹水瘤生长及腹水的抑制作用。方法取110只昆明小鼠腹腔内接种H22细胞(2×106细胞/只),建立小鼠腹水瘤模型,接种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0.9%NS);低剂量血管内皮抑制素组(4mg/kg);中剂量血管内皮抑制素组(8mg/kg);高剂量血管内皮抑制素组(12mg/kg);阳性对照组(顺铂0.6mg/kg)。接种24h后连续10d给予各药物腹腔内注射,停药24h后处死各组小鼠,测量腹水量并取腹水行相关检测;解剖小鼠,观察腹腔脏器及肺脏的转移情况;通过Evan蓝的吸光度值反映小鼠的腹膜渗透性;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时间。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血管内皮抑制素组可显著抑制荷H22腹水瘤小鼠腹水的生成,并减少腹腔内及肺脏转移,延长生存时间。结论血管内皮抑制素腹腔内用药治疗荷H22腹水瘤小鼠腹水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曹倩倩谢伟敏唐静吴洁陆永奎周文献王洪学义维丽郑泽斌
关键词:血管内皮抑制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小鼠腹水
人间充质干细胞对人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人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干扰素γ(IFNγ)预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IFNγ)]的培养上清处理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观察PC-3细胞形态的变化,并以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PC-3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联反应(qRT-PCR)法检测EMT相关的基因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PBS预处理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PC-3细胞有从上皮的类圆形细胞向间质的梭形细胞转化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E-cadherin mRNA表达下调,而Vimentin及N-cadherin mRNA表达上调(P均<0.05);实验组PC-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 IFNγ预处理的MSCs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发生EMT,并使得前列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增强。
周文献刘燕王洪学农丽贾昱娴谭爱花陆永奎谢伟敏程继文
关键词:前列腺癌间充质干细胞干扰素-Γ上皮-间质转化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乳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6例,通过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充分引流胸腔积液后,胸腔内依次注入生理盐水+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生理盐水+顺铂,生理盐水+地塞米松注射液;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每周给药2次,共3周;顺铂及地塞米松注射液仅第1周给药2次。结果36例患者中,胸腔积液完全缓解26例(72.2%),部分缓解5例(13.9%),稳定4例(11.1%),进展1例(2.8%),总有效31例(86.1%);出现轻度胸膜粘连、肥厚、分隔6例(16.7%);生活质量改善29例(80.6%),生活质量稳定6例(16.7%),生活质量下降1例(2.8%);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胸痛、发热、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较低,均为1~2级。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
周文献谢伟敏陆永奎刘燕谭爱花王洪学农丽贾昱娴
关键词: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顺铂
去甲基化酶FTO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肥胖是女性乳腺癌高危因素之一。研究报道肥胖相关基因一脂肪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 gene,FTO)的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多种肿瘤的患病相关,包括乳腺癌。此外,...
王洪学
关键词:乳腺癌蛋白表达病理机制
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 Lys751Gln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型及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2013年
目的探讨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Lys751Gln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临床表型及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7例广西NHL患者的外周血样本,检测XPD Lys751Gln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各基因型与NHL临床表型及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①XPD Lys751Gln(T>G)多态性位点在87例NHL患者中的基因型频数分布为:T/T基因型71例(81.6%),T/G基因型16例(18.4%),未发现G/G基因型;②T/T及T/G基因型的频率在不同NHL细胞来源组、不同肿瘤恶性程度组、有无B症状组、不同国际预后指数组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T/T及T/G基因型的频率在化疗有效与无效患者之间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中国广西NHL患者中,XPD基因Lys751Gln多态性与NHL不同临床表型(细胞来源、肿瘤恶性程度、有无B症状、危险程度)及化疗疗效均无统计学相关性。
廖小莉谢伟敏胡晓桦李永强刘志辉陆永奎王洪学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基因着色性干皮病单核苷酸多态性
激肽释放酶相关肽6对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组织表达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激肽释放酶相关肽6(KLK6)对体外乳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作用,并探讨其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划痕试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试验,评价人重组KLK6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迁移及侵袭运动的影响,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激肽释放酶相关肽6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统计学方法分析其高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 KLK6明显增强MDA-MB-231细胞的体外迁移及侵袭能力,KLK6与淋巴转移相关。结论 KLK6是一个潜在的预测乳腺癌肿瘤转移的分子诊断标志物及肿瘤治疗的基因靶点。
黄福生黎汉忠刘志辉王洪学李永强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侵袭
加味八珍汤联合维生素C、E治疗乳腺癌化疗相关皮肤色素沉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加味八珍汤联合维生素C、E治疗乳腺癌化疗相关皮肤色素沉着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化疗后皮肤色素沉着患者共48例,将其分为治疗组(23例,加味八珍汤联合维生素C、E)及对照组(25例,维生素C、E),连续服药3个月后观察疗效,疗效评价根据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4.0版对皮肤色素过度沉着进行分级。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皮肤色素沉着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皮肤色素沉着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伴随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八珍汤联合维生素C、E可改善乳腺癌化疗后色素沉着。
贾昱娴刘燕谭爱花农丽王洪学符丹卉
关键词:加味八珍汤化学治疗维生素C色素沉着乳腺癌
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起源和表达谱被引量:1
2009年
在肿瘤所导致的死亡中,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该病难以早期发现且预后不佳。随着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预测肺癌发生风险、判断预后、选择个体化的最佳预防和治疗模式成为可能。本文对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分子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王洪学岑洪胡晓桦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
“雨课堂”+LBL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索"雨课堂"+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模式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该研究纳入我校进入诊断学学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54名,将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26)与实验组(n=28),实验组采用"雨课堂"+LBL联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质量评估分为成绩考核和问卷调查两个部分,分别评估教学效果及学生对教学方式的反馈情况。结果与LBL教学组相比,"雨课堂"+LBL联合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实验组考核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学生反馈联合教学方式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与LBL教学法相比,"雨课堂"+LBL联合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方面,也较LBL模式更优。"雨课堂"+LBL联合教学为诊断学教学提供了新形式。
覃芳卉唐静王洪学贾昱娴农丽钟武宁
关键词:LBL诊断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