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葵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地震
  • 3篇灾害
  • 2篇地震灾害
  • 2篇震灾
  • 2篇民俗
  • 2篇记忆
  • 1篇地域社会
  • 1篇地震台
  • 1篇东方之星
  • 1篇信仰
  • 1篇叙事
  • 1篇遗产
  • 1篇遗产价值
  • 1篇仪式
  • 1篇彝族
  • 1篇灾害学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改革
  • 1篇秩序
  • 1篇中国民俗

机构

  • 7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王晓葵
  • 1篇吴薇
  • 1篇雷天来
  • 1篇游红霞

传媒

  • 1篇河北学刊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民俗研究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民族学刊
  • 1篇灾害人类学及...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祭祀”与“纪念”之间——对“东方之星”事件“头七”公祭的考察被引量:3
2017年
灾害公祭作为一种公共社会活动和仪式象征体系的一部分,可以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传统的关系。"东方之星"游轮翻沉事件发生后,政府采用民间俗信"头七"的时间举行公祭,而公祭之仪式、内涵、主体却与传统俗信差异极大。在此背后,隐含着世俗性事件处理与信仰性阴阳沟通仪式之间的矛盾,也体现出世俗权力借公祭将死亡意义价值化、意义化的一贯逻辑,更进一步表明国家权力所型构的公共"纪念"仪式与民间俗信所支撑的个体祭祀之间的生死观存在差异。而透过对当代社会"祭祀"与"纪念"之间复杂关系的分析,可以透视唯物主义生死观和传统信仰正呈现一种既交汇又对峙的微妙关系。
王晓葵雷天来
关键词:灾害民间俗信公祭仪式
康熙十八年北京大地震
通过关于康熙十八年大地震的记录,可以得到中国古代地震的被害程度、政府(皇帝、大臣)的反应,灾害与政治的关系,救灾措施等各方面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了解当时的政治构造、灾害观、生死观、灾害政策等,对今天的防灾救...
王晓葵
关键词:清朝政府地震灾害救灾工作政治改革
文献传递
中国“民俗学”的发现——一个概念史的探求被引量:4
2016年
作为民族主义建构过程的"乡土性"承载物,"民俗"与"民俗学"成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话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民族国家建构的文化理论,对这两个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进一步反思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的问题所在。从国际民俗学发展的实例中可以看出,民族国家的知识精英从自身的文化传统中发现维系民族国族认同的民间文化资源,并以此寻求民族国家振兴的力量源泉;而从中国的民俗学建构过程来看,作为"新国学"的"民俗"也是一种人为的建构,它并非是什么先验的存在物,并且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民俗"也正在被重构。
王晓葵
关键词:中国民俗学乡土民族主义共同体
灾害叙事与民俗应对路径研究——以旱灾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3
2015年
民俗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灾害研究以灾害文化为对象,旨在通过传承灾害记忆达到防灾减灾、灾后恢复的目的,即实现灾害的"文化化"。以旱灾为例,论述灾害是一个包含语言、民俗行为、物象景观等多元叙事形态的综合叙事体系,既是对灾害文化记忆的构建,又蕴含着基于灾害"文化化"逻辑的民俗应对路径。
游红霞王晓葵
关键词:旱灾
“灾后重建”过程的国家权力与地域社会——以灾害记忆为中心被引量:14
2016年
一、前言通常意义的"灾后重建",系指在灾害发生后灾民和灾区的生产生活恢复到接近灾前的状态。比如在中国,这个过程通常是三年到五年后灾民搬入新建的安置房,生产和生活秩序基本确定之后,就宣告完成。但是,本文讨论的是一个"长时段"的灾后,这个时间可能持续几十年,甚至更长。因为大量调查和研究都表明,巨大灾难发生后,在生活、工作秩序以及社会组织的重建完成之后,遗留下来的心理的和文化的创伤往往会变成一种文化记忆沉淀于地域社会的基层。
王晓葵
关键词:地域社会灾害学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地震台口头传承
“文化”场域的博弈与“遗产”价值的重构——基于彝族禳灾记忆遗产化案例的思考被引量:11
2017年
彝族禳灾仪式及节日是特定人群在特定生存环境中的生活经验与集体记忆,是适应其生产生活的有效地方性知识,是彝族人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意义表达。但在当下社会场域中,不同主体从自身所属利益共同体出发,赋予其形态各异的价值取向。在此过程中,禳灾记忆主体的传统地位被改变,原有"价值"在新的评判标准下被重新评价和书写。因此,本文将通过不同主体在申遗"在场"中的话语、行动和博弈,呈现申遗作为一种公共行为如何被行政权力、商业资本、地方精英、当地民众等主体进行价值重构并符号化;分析概念化的非遗保护在实践语境中的差异性及原因。在此基础上,从禳灾仪式之一的彝族儿童节"阿依蒙格"反思申遗与文化认同之间的矛盾及可能的解决路径。
吴薇王晓葵
关键词:彝族民间信仰
灾害文化的中日比较——以地震灾害记忆空间构建为例被引量:25
2013年
灾害文化,是灾害多发地地域共同体所保有的文化意义上的安全保障策略,它在灾害的前兆、受灾、灾后重建的全过程中,对地域共同体、住民的行为模式和应对措施产生作用和影响。和其他文化一样,灾害文化是由地域共同体共有的价值、规范、信念、知识、技术、传承等诸要素所构成的,本文比较中日两国在建构地震灾害记忆空间过程中的差异,分析了各自灾害记忆的特点,揭示了其内在的原因。
王晓葵
关键词:地震灾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