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敬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蚌埠学院音乐与舞蹈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民歌
  • 3篇交融
  • 3篇交融性
  • 2篇艺术特征
  • 2篇二胡
  • 2篇表演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素质
  • 1篇心态
  • 1篇行腔
  • 1篇旋律
  • 1篇演奏
  • 1篇演奏技艺
  • 1篇演奏水平
  • 1篇音乐
  • 1篇音乐元素
  • 1篇人口迁移
  • 1篇揉弦
  • 1篇审美
  • 1篇审美特征

机构

  • 11篇蚌埠学院

作者

  • 11篇王敬
  • 1篇张永芳

传媒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2篇蚌埠学院学报
  • 1篇北方音乐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滁州学院学报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 1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吉林艺术学院...
  • 1篇中小学电教(...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胡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2008年
今天,二胡已不再是过去人们心目中的"乞丐音乐"、"街头音乐",而是走进高等学府、登上舞台、面向世界的高雅音乐。
王敬
关键词:演奏水平练习时间绘画专业演奏技艺表演能力
淮河流域五河民歌过渡交融性特点成因分析
2015年
五河民歌的音乐风格呈现南北兼容的过渡性特征,其成因可从地理、历史、气候等方面去分析。地理位置上,五河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下段,属于南北过渡地带,音乐上呈现南北过渡性质;历史上,动乱、灾荒、迁徙等人口流动也促进了对五河民歌交融性特点的形成。
王敬
关键词:人口迁移
从过渡交融性看五河民歌的艺术特征被引量:3
2015年
五河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下段,位居我国东部南北的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五河民歌具有独特的地方民间艺术特征。本文通过对五河民歌的音阶调式、节奏节拍、歌词方言、音程变音等方面的分析,不难发现五河民歌过渡性的南北兼容的音乐特点。
王敬
关键词:艺术特征
论五河民歌《摘石榴》的审美特征被引量:2
2011年
《摘石榴》是五河民歌的代表作,是淮河传统音乐文化与地方民俗风情有机结合的产物。多年来,它饱含五河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感情,以清新优美、朴素欢快的艺术风格流传于世。文章从美学视角对民歌《摘石榴》的音乐旋律的形态美、歌词语言的情态美以及歌曲风格的意态美作一粗浅的剖析,旨在对五河民歌的审美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
张永芳王敬
关键词:审美特征
五河民歌的民俗文化内涵阐释
2012年
五河民歌从歌词的文学表达上可以窥见五河的传统民俗文化,它直观反映了人们在不同地域因地理、人文环境的改变而在艺术创作、审美情趣上一种内心情感的过渡与融合。本文主要对五河民歌的情爱文化、劳动文化、饮食文化、时令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文化内涵阐释。
王敬
关键词:民俗文化
五河民歌中的外来音乐元素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由于五河地处淮河中游,属南北过渡地带,以及战乱、灾害等产生的人口迁移,历史上五河出现了大量的移民,他们为五河民歌注入了新的音乐元素,拟从五河民歌词曲的大同小异、词同曲异、曲同词异三种情况对其中的外来音乐进行分析,凸显五河民歌南北兼容的过渡性音乐特点。
王敬
关键词:音乐元素变体
从过渡交融性看五河民歌的艺术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五河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下段,位居我国东部南北的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五河民歌具有独特的民间地方艺术特征,通过对五河民歌的音阶调式、节奏节拍、歌词方言、音程变音等方面的分析,发现五河民歌具有过渡性的南北兼容的音乐特点。
王敬
浅析表演者怯场的几个因素
2007年
本文结合了笔者的亲身体会,浅谈了作为一个表演者怎么才能在登台的时候,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
王敬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态
初探二胡揉弦——兼论滚揉“腕发力”观点的错误性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论述了揉弦技法中滚揉技法的学习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首先是学生一般学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学习揉弦;其次进入揉弦学习后,一定要在技法正确和练习方法正确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练习才会出效果,在滚揉技法上对轴和发力点的位置不能弄混淆;最后在技法运用到乐曲中时,不能千篇一律,要会变化运用,但不能滥用。总之,技法的运用要从对音乐的理解出发,揉弦更是如此。
王敬
关键词:滚揉
五河民歌的传承与创新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基于五河民歌在成功申遗后的传承创新保护措施比较单一,大多是传统五河民歌的舞台表演和采风整理收集,主要从两方面提出了传承创新意见:对五河民歌进行创编,可以将其改编成迎合大众口味的有新时代文化元素的新民歌和学术性专业性更强的多声部合唱、交响乐等形式;将五河民歌融入中小学及高校音乐教育中,并编写与之相符的本土音乐教材,有效地做到这两点,五河民歌才能更好传承下去。
王敬
关键词:传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