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承文

作品数:47 被引量:15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历史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哲学宗教
  • 21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8篇古灵宝经
  • 16篇道教
  • 8篇敦煌本
  • 8篇岭南
  • 7篇唐代
  • 5篇考释
  • 4篇唐朝
  • 4篇佛教
  • 4篇出世
  • 3篇斋戒
  • 3篇天师
  • 3篇天师道
  • 3篇经书
  • 3篇家族
  • 3篇汉晋
  • 3篇豪族
  • 2篇东晋
  • 2篇信仰
  • 2篇宰相
  • 2篇中古

机构

  • 47篇中山大学
  • 1篇贵阳学院

作者

  • 47篇王承文
  • 1篇贺忠
  • 1篇吴晓蔓
  • 1篇罗亮

传媒

  • 10篇中山大学学报...
  • 8篇敦煌学辑刊
  • 7篇学术研究
  • 5篇宗教学研究
  • 3篇敦煌研究
  • 2篇中国史研究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四川戏剧
  • 1篇体育文化导刊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岭南文史
  • 1篇广东史志
  • 1篇中山大学研究...
  • 1篇佛学研究
  • 1篇暨南史学
  • 1篇广州文博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斋戒规范论古代国家祭祀对汉晋道教的影响——兼对吕鹏志博士一系列论著的商榷被引量:5
2016年
斋戒制度是道教仪式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是道教仪式史研究的起点。由于古代国家祭祀制度和早期道教经典对其斋戒规范的记载都非常分散,尤其是早期道经对其斋戒规范具体来源的记载很不明确,致使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早期道教斋戒制度来源等问题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近年来更有一种影响颇大的学术观点,认为早期道教斋戒制度的确立开始于东晋末年至刘宋初年的"古灵宝经",并且主要是源于早期印度佛教"布萨"制度的影响。文章在对古代国家祭祀制度和早期道经材料进行广泛搜集和考证的基础上,从斋戒类型和斋戒各种具体规范等方面,证明了古代国家祭祀礼制对早期道教斋戒制度及其相关戒律条文所形成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对古代国家祭祀斋戒和道教斋戒的性质及其与佛教"布萨"制度的根本性差异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其斋法的构建对本土传统祭祀斋戒和道教斋戒也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依据翔实的资料,从斋戒制度这一特定视角,对中古早期儒道佛三教关系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富有新意的论述。
王承文
关键词:国家祭祀
敦煌古灵宝经与道教“三洞经书”和“三乘”考论被引量:4
2003年
中古道教“三洞”学说的起源 ,长期以来是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重大问题 ,然一直难以形成一致的认识。本文作者在对道教早期“三洞”资料进行系统清理的基础上 ,从较新的角度 ,讨论了道教“三洞经书”和“三乘”在东晋末年江南古灵宝经中的最初形态 ,以及在南北朝隋唐道教中的具体演变和发展 ,揭示了“三洞”
王承文
关键词:古灵宝经上清派判教
敦煌本《灵宝经目》与古灵宝经出世论考(下篇)——兼对古灵宝经出世时间下限的考定被引量:1
2016年
敦煌本《灵宝经目》究竟是陆修静编撰于元嘉十四年的经目,还是属于其《三洞经书目录》中洞玄部灵宝经的目录,国际学术界一直都有很大的分歧和争议。我们通过对敦煌本《灵宝经目》形成过程及其内在结构的考察,认为这部经目与古灵宝经最核心的教义思想具有高度的连贯性。现存《灵宝经目序》和敦煌本《灵宝经目》则属于两种具有内在关联而且相互高度倚存的文本。因此,陆修静《灵宝经目序》所说的《灵宝经目》,其实就是指现存敦煌本《灵宝经目》。而敦煌本《灵宝经目》亦证明,在公元437年陆修静整理古灵宝经之前,所有古灵宝经均已出世。至于陆修静本人及其"身边的道士们"则均属于古灵宝经的尊奉者,并未参与过古灵宝经的创作。
王承文
关键词:古灵宝经出世
中古道教“步虚”仪的起源与古灵宝经分类论考——以《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3
2014年
中古道教"步虚"仪的起源与东晋末年"古灵宝经"《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直接相关。而该经也是一部近数十年来备受国际道教学界关注的经典。论文详细地考察了灵宝"步虚"仪形成的背景及其宗教神学意义,讨论了这部经典的文本结构及其与其他"古灵宝经"的关系。灵宝"步虚"仪的最初形成贯穿了《灵宝赤书五篇真文》的核心信仰,并且与"元始旧经"所确立的"灵宝斋法"具有不能分割的关系,该经最尊崇的经典是《灵宝赤书五篇真文》,最尊崇的主神是元始天尊。《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作为一部"元始旧经",其文本结构也不存在后人根据较后出世的"仙公新经"重新续写的可能。敦煌本陆修静《灵宝经目》有关"元始旧经"和"新经"的分类,保持的就是古灵宝经问世之初的面貌。陆修静对此并未作任何改动。所有"古灵宝经"均为江南"葛氏道派"在不同时期所创作。学术界除了关注古灵宝经之间某些个体差异之外,应该更加重视"古灵宝经"经典系列在根本教义思想上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王承文
关键词:古灵宝经
敦煌道教古灵宝经研究
王承文
关键词:敦煌学道教
再论“元始旧经”和“新经”出世先后问题--兼评刘屹博士《六朝道教古灵宝经的历史学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国内外学术界一般都认为古灵宝经"元始旧经"要比"新经"更早出世。近年有研究者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见解。而"新经"《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在这一讨论中具有最基础也最关键的意义。将该经的神灵系统、主神观念、《灵宝五篇真文》的版本以及文本结构等问题,置于整个古灵宝经系列以及东晋南朝道教发展演变的背景中进行通盘性的考察和研究,证明该经是在多部"元始旧经"的基础上形成的。针对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分歧和争议越来越大的状况,也讨论了古灵宝经研究的基本认知和基本方法问题。
王承文
关键词:道教古灵宝经
论古灵宝经几种“天文玉字”之间的关系
2024年
古灵宝经构建了以《灵宝五篇真文》为核心的具有统一性的经教体系。但是近年来有研究者提出,古灵宝经中《灵宝五篇真文》与其他几种“天文玉字”之间都属于一种非此即彼或相互取代的关系,并以此否定《灵宝五篇真文》的核心地位,也否定古灵宝经内部存在具有统一性的经教体系。本文证明《度人经》等经典其实自始至终都把《灵宝五篇真文》尊奉为最重要的经典。至于《灵宝五篇真文》与“诸天内音自然玉字”等其他“天文玉字”的关系,恰恰是对《灵宝五篇真文》核心地位的肯定。因此,本文的研究既关系到对《度人经》等一批重要道经文本的解读方式问题,也关系到应该如何理解古灵宝经经教体系等问题,在当前古灵宝经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王承文
关键词:古灵宝经非此即彼天文
唐后期岭南科举进士与文化发展论考被引量:4
2018年
唐后期有相当一批岭南籍士人得以进士及第,并成为唐朝政坛和文坛上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论文在尽可能搜集史料的基础上,对唐后期岭南科举进士群体的出身和事迹等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认为唐代北方家族大量南迁以及岭南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习俗风尚改善等,是唐后期岭南进士大量出现的根本原因。
王承文
关键词:岭南
古灵宝经与道教早期礼灯科仪和斋坛法式──以敦煌本《洞玄灵宝三元威仪自然真经》为中心被引量:2
2001年
礼灯科仪和斋坛法式都是中古道教斋醮活动中一种普 遍而又非常重要的科仪。本文以敦煌本佚经《洞玄灵宝三元威仪自然真经》为中心,探讨了 东晋末年古灵宝经中系统而完整的礼灯科仪和斋坛法式及其所体现的教义思想。并从南北朝 到唐宋大量道教科仪书对该经的沿袭证明了古灵宝经对中古道教科仪发展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王承文
关键词:敦煌文书道教古灵宝经科仪
越南新出隋朝《舍利塔铭》及相关问题考释被引量:6
2014年
越南现存3万多件汉文碑铭拓片,一直是国际汉学和国际东南亚史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近年在越南出土的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舍利塔铭》,是越南目前所知最早的汉文碑铭。隋文帝在仁寿年间(601—604年)分三次向各州颁赐舍利并建塔供养,是隋朝乃至整个中古佛教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而越南新出隋朝《舍利塔铭》等遗物,既为这一重要历史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珍贵实物材料,同时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古时期岭南交州的历史以及隋中央王朝在环南海的开发和经略,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王承文
关键词:隋朝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