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宝亮

作品数:265 被引量:1,255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3篇期刊文章
  • 35篇专利
  • 2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5篇农业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04篇葡萄
  • 99篇栽培
  • 54篇果实
  • 50篇设施葡萄
  • 43篇早栽
  • 43篇促早栽培
  • 39篇果实品质
  • 32篇设施栽培
  • 20篇休眠
  • 20篇鲜食
  • 19篇栽培技术
  • 19篇鲜食葡萄
  • 17篇巨峰
  • 14篇果树
  • 13篇巨峰葡萄
  • 12篇叶幕
  • 12篇设施栽培技术
  • 12篇葡萄生产
  • 10篇新梢
  • 8篇树形

机构

  • 26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5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君顶酒庄有限...
  • 1篇绥中县果蚕局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 1篇国家农产品保...
  • 1篇高密市益丰机...

作者

  • 265篇王宝亮
  • 235篇王海波
  • 234篇刘凤之
  • 211篇王孝娣
  • 138篇史祥宾
  • 111篇魏长存
  • 92篇郑晓翠
  • 76篇王志强
  • 70篇何锦兴
  • 70篇冀晓昊
  • 68篇刘万春
  • 17篇聂继云
  • 15篇程存刚
  • 9篇谢计蒙
  • 8篇王志华
  • 8篇郝志强
  • 8篇韩晓
  • 6篇张克坤
  • 6篇王文辉
  • 5篇冯晓宇

传媒

  • 40篇果树实用技术...
  • 38篇中国果树
  • 21篇中外葡萄与葡...
  • 18篇园艺学报
  • 12篇果树学报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果农之友
  • 8篇中国南方果树
  • 7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中国果业信息
  • 5篇农业工程技术...
  • 4篇华北农学报
  • 4篇辽宁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土壤与肥...
  • 3篇北方果树
  • 3篇河北林业科技
  • 3篇首届干旱半干...
  • 2篇北方园艺
  • 2篇落叶果树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10篇2023
  • 9篇2022
  • 17篇2021
  • 7篇2020
  • 17篇2019
  • 15篇2018
  • 17篇2017
  • 17篇2016
  • 16篇2015
  • 18篇2014
  • 21篇2013
  • 9篇2012
  • 27篇2011
  • 23篇2010
  • 18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2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设施葡萄高光效、省力化树形和叶幕形
目前,在设施葡萄生产中,树形普遍采用多主蔓扇形和直立龙干形,叶幕形普遍采用直立叶幕形。但是上述树形和叶幕形存在如下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设施葡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通风透光性差,光能利用率低;顶端优势强,易造成上强下弱:副梢...
王海波王宝亮魏长存王孝娣刘凤之
关键词:设施葡萄葡萄生产光能利用率
文献传递
我国东北区鲜食葡萄优质高效标准化栽培关键技术
本文从适宜本区域发展的主要优良品种、园地选择与建园技术、简化修剪技术、肥水高效利用技术、花果管理技术等5个方面总结论述了我国东北区鲜食葡萄优质高效标准化栽培关键技术。
刘凤之王海波王孝娣王宝亮史祥宾王志强魏长存
关键词:鲜食葡萄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8
2013年
以5年生避雨栽培的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和5 mg/L吡效隆(CPPU)对其果实膨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盛花期和花后12 d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和吡效隆处理夏黑葡萄,显著促进了果实膨大,提高了果实硬度,但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可滴定酸含量,对果品的内在品质和口感有一定影响。综合来看,夏黑葡萄在盛花期用25 mg/L GA3,花后12 d用50 mg/L GA3加5 mg/L CPPU进行蘸穗处理,效果较好。
王宝亮王海波王孝娣郑晓翠史祥宾魏长存何锦兴刘万春刘凤之
关键词:葡萄赤霉素吡效隆
GA3对巨峰葡萄着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2016年
在花期出现连续阴雨天等恶劣天气的情况下,采用GA3处理巨峰葡萄的花序和果穗,研究其对着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谢花终期用GA3 25mg/L浸蘸花序,花后12d用GA3 25mg/L浸蘸果穗,综合表现最好,着果率高,无核果率可达95%,果粒大小均匀,果穗大小适宜,果实品质较好,
王宝亮
关键词:GA3处理果实品质巨峰葡萄着果率果粒大小
设施葡萄不同新梢间距处理对冠层光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8
2018年
选用6年生‘贝达’砧木嫁接的‘京蜜’葡萄为试材,在控制果实负载量相同的前提下,设置10、15和20 cm新梢间距处理,连续两年研究其3种新梢间距处理条件下葡萄冠层光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树体冠层总孔隙度和开度为新梢间距20 cm处理>15 cm处理>10 cm处理,叶面积指数和光能截获率表现相反,新梢间距10 cm处理>15 cm处理>20 cm处理。20 cm间距处理光能利用率低,10 cm处理叶面积指数过高,树体郁闭,15 cm处理叶面积指数合理,光能利用率高。果实单粒质量在新梢间距15和20 cm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10 cm处理;果皮色泽以15 cm间距处理最佳,其次为20 cm处理,10 cm处理最差。果实内在品质,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以新梢间距15 cm处理>20 cm处理>10 cm处理,可滴定酸含量表现相反趋势,10 cm间距处理最高,15和20 cm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特征香气组分中具有玫瑰香味的芳樟醇与绿叶清香和果香的正己醛含量均以15 cm间距处理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清香和果香味的橙花醇、花香味的香叶醇、甜玫瑰香味的香茅醇及绿叶清香和果香味的2–己烯醛含量均以15和20 cm新梢间距处理显著高于10 cm处理。15 cm间距处理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含量较高,表现更浓的品种香气。综合认为,设施栽培中水平龙干树形配合高光效V形叶幕的‘京蜜’葡萄以新梢间距15 cm处理表现最佳。
史祥宾刘凤之程存刚王孝娣冀晓昊王宝亮郑晓翠王海波
关键词:葡萄光环境果实品质
基于5416配方施肥的‘赤霞珠’葡萄品质分析与施肥建议
2023年
以河北定州栽培的‘赤霞珠’为试材,通过实施5416配方施肥方案,研究该方案对葡萄果实性状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以筛选出N、P、K、Ca、Mg元素合适的施用比例。结果表明,T8处理对百粒质量和籽粒数的提升作用明显;T4处理对籽总酚和籽单宁含量有明显的提升作用;T5处理对皮黄烷醇和皮总黄酮有提升作用;T6处理对皮总酚和花色苷提升作用明显。主成分分析表明,T4是5416配方施肥中综合评价最佳的处理,可使‘赤霞珠’葡萄籽中的总酚和单宁含量分别达到43.61、26.70 mg·g^(-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继续获得‘赤霞珠’葡萄的最佳综合品质,施用P2O523.3 kg·hm^(-2)、K2O 56.3 kg·hm^(-2)、CaO 168.8 kg·hm^(-2)、MgO 69.8 kg·hm^(-2)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理论施肥量。
王小龙王志强刘畅张艺灿王宝亮冀晓昊史祥宾王海波
关键词:赤霞珠配方施肥基本性状酚类物质
设施葡萄促早栽培系列关键技术——花果管理
2011年
1坐果率调控 1.1摘心 对生长势强的结果梢,在花前7~10天对花序上部进行扭梢,同时留5-6片大叶摘心可显著提高坐果率(巨峰等)。花期浇水、坐果后摘心可显著降低坐果率(红地球等)。
王海波刘凤之王宝亮王孝娣魏长存何锦兴刘万春聂继云
关键词:花果管理促早栽培设施葡萄摘心生长势红地球
副梢简化修剪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与香气成分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以5年生‘贝达’砧‘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副梢简化修剪技术对其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副梢留1片叶绝后摘心处理果实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副梢全部去除、副梢留2片叶绝后摘心、副梢不摘心3个处理,可滴定酸含量则呈相反趋势;副梢简化修剪不同处理之间香气物质组成和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巨峰’葡萄的特征香气物质——酯类物质的含量,以副梢留1片叶绝后摘心处理最高,其次是副梢留2片叶绝后摘心处理,以副梢全部去除处理最低,同时副梢留1片叶绝后摘心处理未检测出呈令人不愉快风味的香气物质。综上,副梢留1片叶绝后摘心处理显著提升了‘巨峰’葡萄果实的品质和风味,因此,建议‘巨峰’葡萄在副梢管理上采取留1片叶绝后摘心的简化修剪技术。
郑晓翠刘凤之王志强王孝娣王宝亮史祥宾王海波
关键词:葡萄副梢果实品质香气成分
葡萄和桃设施栽培技术——高标准建园
2011年
1园地选择与改良 1.1园地选择 园地的好坏与温室或塑料大棚的结构性能、环境调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关系很大。选择园地需遵循如下原则。
王孝娣刘凤之王海波王宝亮魏长存刘万春何锦兴
关键词:设施栽培技术高标准建园葡萄结构性能塑料大棚环境调控
‘瑞都香玉’葡萄果实挥发性成分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早熟、具有玫瑰香味的鲜食葡萄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了解各类香气组分及相关代谢途径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把握香气组分形成的关键时期,为早熟葡萄品种品质调控技术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贝达’嫁接的4年生早熟葡萄品种‘瑞都香玉’为试材,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在幼果发育期(花后第3周)至过熟期(花后第12周)果实中挥发性组分的变化。根据各组分的变化探究相关代谢途径的更替,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发育阶段与各类香气组分间的关系。【结果】根据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可以确定‘瑞都香玉’葡萄在花后第5周即可进入果实转色/软化期,花后第9周进入果实成熟期。里那醇、橙花醇、香叶醇、香茅醇、萜品醇等主要呈香型萜烯类组分峰值出现的时期不同,橙花醇、香叶醇含量在成熟初期达到最大值,里那醇、萜品醇含量在成熟中期达到峰值,香茅醇含量在成熟期具有波动性。E-2-己烯醛、己醛为成熟期主要的C6化合物,其含量在转色期以后即可达到峰值,成熟期时含量降低;Z-3-己烯醛主要出现在幼果发育期,转色期时含量处于较低水平。β-紫罗兰酮、大马士酮等降异戊二烯衍生物及苯甲醛等芳香族化合物在成熟期时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或消失。综合各挥发性组分的含量变化可得,萜烯类组分在各发育期均有积累,过熟期含量降低;酯类物质集中出现在幼果发育期,成熟初期含量有所升高;醛酮类物质集中出现在转色初期;C6化合物在转色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成熟期后含量有减少趋势;醇类物质在转为成熟期后含量开始减少;芳香族化合物集中在转色期以前;酸类物质在转为成熟期后有所增加。转色期以前为酯类物质、芳香族化合物变化的关键时期,转色期为醛酮类物质变�
张克坤王海波王孝娣史祥宾王宝亮郑晓翠刘凤之
关键词:葡萄早熟品种香气成分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