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祥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黑骨藤致药物性肝损伤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黑骨藤致肝损伤病例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诊断为黑骨藤相关性肝损伤22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采用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推荐的药物性肝损伤分型标准进行临床分型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女性(12例)多于男性10例,平均服药时间1周至2年,生物化学指标表现主要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J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及Y-谷氨酰转移酶(GGT)异常。22例ALT、AST均增高,前者平均(676.68±481.11)U/L,后者平均(527.36±361.14)U/L,19例TBil增高,平均(170.26±147.30)umol/L,ALP增高13例,平均为(135.61±59.26)U/L,GGT增高20例,平均为(195.65±138.48)U/L。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18例,胆汁淤积型0例,混合型3例,未分型1例。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康复。结论黑骨藤成分复杂,其引起的肝损伤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推测黑骨藤相关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患者对其中成分的特异质性反应有关。
- 冯剑春王华雨周安碘王定祥谢群姜海钱国民
- 关键词:肝损伤药物性黑骨藤
-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后仍发生肝癌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5例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后肝癌的发生情况及发病机制。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9月1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后发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早期肝癌9例(60.0%),中期/进展期肝癌5例(33.3%),晚期肝癌1例(6.7%)。诊断肝癌时有4例(26.7%)发生核苷(酸)类药物耐药。2例行手术治疗,12例行非手术治疗,1例未行抗肿瘤治疗。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5例、进展(PD)1例,死亡2例。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后由于病毒因素及其他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仍有进一步发展为肝癌的可能,对此应加强随访、定期监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 王定祥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核苷(酸)类药物肝癌
- 核苷类似物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76例远期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失代偿期肝硬化76例患者予拉米夫定100mg/d口服,同时给予常规护肝支持对症治疗。定期检测肝功能、HBV-DNA、HBsAg、HBeAg、YMDD变异、B超等。发生YMDD变异后加(换)用阿德福韦酯10mg/d口服。随访时间3~6年。结果:76例患者治疗1年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均得到改善,Child Pugh评分下降,治疗1、2、3年HBV-DNA阴转分别为50例(66.7%)、57例(75.0%)、64例(84.2%),HBeAg阴转分别为16例(21.1%)、20例(26.3%)、23例(30.3%),治疗1、2、3年YMDD发生变异分别为14例(18.4%)、26例(34.2%)、32例(42.1%)。多数患者发生YMDD变异后加(换)用阿德福韦酯有效,3年病死6例(7.8%)。结论: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应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治疗,可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 王华雨谢群吴小飞王宝平王定祥
- 关键词:肝硬化阿德福韦酯荧光定量PCR法ELISA检测法